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许多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经常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的具体的情景中,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在一些新课程的展示中也发现有的数学老师在创设情景中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一味地为了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一些情景的设计牵强附会;有的数学老师一提起“情景”,马上就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情景”是多媒体的代名词,是脱离实际的卡通形象,童话故事,好多情景创设显得画蛇添足,有些多媒体课件看上去绚丽多彩,但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反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呢?
  一、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而非迫于外界压力)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
  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以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因此,真实情景的创设,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促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三、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儿童的数学是现实数学,因此,儿童的数学学习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这是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完全相同之处,这也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的原因。
  四、创设有冲突的质疑情境
  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学习的天地就多么广阔。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
  五、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
  当今学校的数学课程,可能越来越将重心放在人类关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上,问题和探究已经开始占据学校数学课程的中心位置。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和各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有效方法,它造成学生心理和知识内容之间的不平衡。而学生要解决这种不平衡状态,就要通过认知活动,通过思考。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六、创设有诱惑力的悬念情境悬念设置于课的开头,可以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悬念设置于课的结尾,则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动好奇又好胜,教师用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
  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美文。课文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浏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加深体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梅花山梅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的贯彻教学领域的改革,首先对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改善基础教育课堂的教学,于是将游戏教学引入到了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去,这是一种改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与必要方法。本论文主要针对游戏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了游戏教学在基础教育的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原因所在,探讨如何将游戏教学更好地引入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去,以便达到优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能源消耗日益加剧,出现了能源危机。在这种在日益紧张的能源形势下,我国要想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降耗势在必行,节能服务产业作为一种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益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服务产业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体制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每个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由于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因此我有意识地领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去观察千变万化的事物,并要求学生及时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脑中就会装满了五彩缤纷的故事,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环境,细
期刊
教学目标:①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景色优美和海边生活的美好。②渗透看图识字、听读识字、随文识字、偏旁识字的方法,认识15个生字。③会写5个生字,掌握提和横折钩的名称及写法。  重点: 1、识记1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3、会写5个生字。  难点:1、区别“弯”与“湾”;2、练习文中句式;3、掌握提和横折钩的笔画。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 问题驱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英语的教学有很多方法,每个学校每个老师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情感激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实践一下就可以知道它的好处。本文针对如何对初中英语的教学进行情感激发展开了讨论。  关键字:情感激发 初中英语 教学  初中英语的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成长。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程受学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多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三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