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其规划设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设计的好坏。本文就江门市礼乐文昌花园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对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因此,在新时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住宅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努力建设和谐、温馨住宅小区。本文将从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住宅设计方面,如何建造出舒适温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进行探讨。
1.工程概况
文昌花园地块位于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办事处,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面积为52672m2。该地块呈不规则多边形,地块以北为100m宽规划路(五邑路),整体地块平整。在设计中要合理布置功能区和道路,处理好小区环境的形式与审美,同时在植物配置方面还要注意地下停车场结构的承重。
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在小区规划中,突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注重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处理好人与住宅及环境的关系,坚持体现为居民着想,为居民服务的精神。以环境为现,营造绿色的自然生活空间,力图从室内到室外、从个体到群体、从建筑到绿化、从整体构思到细部处理,各方面创造出多样统一、独具异彩的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要在南新区创造出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高品质居住环境,使居住者充分享受到舒适良好的现代生活。
2.1“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
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居住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居住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除解困型、安置型居住和廉租居住的套型面积较小、房室较少之外,舒适型居住应是面积较大,房室较多,部分还可设书房、健身室等,使居住及住区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健康(运动、保健)需求、安全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舒适需求、交往需求、休闲需求。当然,这一切都应在经济上可负担的条件下取得。
2.2 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
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而設置,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居住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除特大型住区外,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而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和组团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也要防止对住区的干扰。
2.3 居住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
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居住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有的住区设计了三面连体居住楼,在围合空间的第二层设露天绿化、活动平台(首层架空),也颇受居民欢迎。在山坡地段,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但这种布局也应注意提高居住群落功能,布置好居住行列间的园林绿地和交往空间。
3. 规划设计要点
3.1 动静态交通组织
小区规划首先要合理组织路网。道路规划形成曲线型,顺而不穿,以限制机动车的速度,减少机动车对居民的心理压力,并收到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效果。本规划道路网结合城市干道的位置及基地自然情况,确定小区的主要入口及道路骨架系统。具体设计如下:沿北面设置小区主出入口,东西设两个副入口,整个空间序列沿道路系统由北向南展开。道路系统为小区干道——组团干道二级设置。小区干道宽5米,呈十字形结构,从小区各个入口引进,汇集于小区中心绿化景观区,沿小区中心区呈环湖形布置,对无关闲人和过境车辆有一定限制的作用,减少了穿行交通,使引入小区的车流人流始终顺畅便捷。由规整的小区干道衍生出组团级道路,连接宅前小路,形成主次分明、有层次的道路系统。来访车辆经车库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组团道路采用不同的铺地、绿化间隔与小区道路区分,保持整个小区路面的畅通与行人方便。小区道路网络清晰、整合有序、导向明确。干道及小路旁布置绿化小品,增添了景色,交织成富有景观表现力的动感视廊。
3.2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高品位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1)住区园林化应力求创新,各具特色
绿化的层次是本小区规划的重点。由中心花园之宅前小庭院,再至复式天台花园一级,将景色随空间而变接着形态,通过首层架空,将各庭院的绿色连成一片。中心花园中花木与孤植或三、四株丛植为主,各有相背,辅以草坪与灌木,在组合柱廊、座凳、花坛及凉亭,勾勒出几何形态,令居民享有稳定平和、洁净高雅的交往氛围。自然的园林景观与流畅的曲线回应了自然排布的住宅和路网,叠落有序的绿化将人流由社区各面引入中心绿地,绿地上设圆形广场、弧形柱廊和玻璃廊架,同时在广场与儿童乐园周围开辟一个由喷泉、人工溪流、假山瀑布联为一体的水体,渲染着小区欢乐的气氛。独立式的高层住宅,散置在绿地之中,享受着周围美好的景观环境。高层上有流线的屋顶花园,是高一层次的园林绿化,与中心绿地遥相呼应。
(2)住区园林应与方便人际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文化娱乐场所外,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器具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
(3)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小区立体绿化有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将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其绿色效果更为显著。
(4)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除建硬地运动场外,兴建了一些草地运动场,既增大绿化了面积,又增加了居民体育活动的场所。
4. 住宅小区选型设计
小区住宅共设A、B、C、D、E五种户型。A、B、C、D均为一梯两户,九至十层住宅,顶部带有复式单元。E型为两梯四户高层住宅。住宅设计完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意识,结合南方气候炎热多雨的特点,着重考虑解决以下问题:
·动静分区明确,依照现代生活模式,采用大厅型。
·厅房四正,实用率高。高层部分结构上采用短肢剪力墙,尽量避免房中结构梁外露。
·所有厨厕自然采光通风,外敞式设计,宽敞合理。
·每个卧室均考虑衣橱位置。
·住宅立面造型采用屋顶与墙面对比,色调与体形力求与整个小区清新自然的风格相协调。
5.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求优美的居住环境,喜欢亲近自然,寻求安全与舒适的居所,以及具有时代特色的高品质的居住形象。在文昌花园地块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力求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造就有领域感的社区环境,创造一种完美的家居感受。
参考文献:
[1] 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 沈晓鸣,施海,白智平.杭州风雅钱塘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浙江建筑,2006,02
[3] 郭智.浅析目前住宅设计中的问题[J].吉林建筑设计,2005,01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对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因此,在新时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住宅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努力建设和谐、温馨住宅小区。本文将从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住宅设计方面,如何建造出舒适温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进行探讨。
1.工程概况
文昌花园地块位于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办事处,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面积为52672m2。该地块呈不规则多边形,地块以北为100m宽规划路(五邑路),整体地块平整。在设计中要合理布置功能区和道路,处理好小区环境的形式与审美,同时在植物配置方面还要注意地下停车场结构的承重。
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在小区规划中,突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注重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处理好人与住宅及环境的关系,坚持体现为居民着想,为居民服务的精神。以环境为现,营造绿色的自然生活空间,力图从室内到室外、从个体到群体、从建筑到绿化、从整体构思到细部处理,各方面创造出多样统一、独具异彩的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要在南新区创造出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高品质居住环境,使居住者充分享受到舒适良好的现代生活。
2.1“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
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居住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居住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除解困型、安置型居住和廉租居住的套型面积较小、房室较少之外,舒适型居住应是面积较大,房室较多,部分还可设书房、健身室等,使居住及住区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健康(运动、保健)需求、安全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舒适需求、交往需求、休闲需求。当然,这一切都应在经济上可负担的条件下取得。
2.2 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
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而設置,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居住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除特大型住区外,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而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和组团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也要防止对住区的干扰。
2.3 居住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
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居住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有的住区设计了三面连体居住楼,在围合空间的第二层设露天绿化、活动平台(首层架空),也颇受居民欢迎。在山坡地段,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但这种布局也应注意提高居住群落功能,布置好居住行列间的园林绿地和交往空间。
3. 规划设计要点
3.1 动静态交通组织
小区规划首先要合理组织路网。道路规划形成曲线型,顺而不穿,以限制机动车的速度,减少机动车对居民的心理压力,并收到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效果。本规划道路网结合城市干道的位置及基地自然情况,确定小区的主要入口及道路骨架系统。具体设计如下:沿北面设置小区主出入口,东西设两个副入口,整个空间序列沿道路系统由北向南展开。道路系统为小区干道——组团干道二级设置。小区干道宽5米,呈十字形结构,从小区各个入口引进,汇集于小区中心绿化景观区,沿小区中心区呈环湖形布置,对无关闲人和过境车辆有一定限制的作用,减少了穿行交通,使引入小区的车流人流始终顺畅便捷。由规整的小区干道衍生出组团级道路,连接宅前小路,形成主次分明、有层次的道路系统。来访车辆经车库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组团道路采用不同的铺地、绿化间隔与小区道路区分,保持整个小区路面的畅通与行人方便。小区道路网络清晰、整合有序、导向明确。干道及小路旁布置绿化小品,增添了景色,交织成富有景观表现力的动感视廊。
3.2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高品位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1)住区园林化应力求创新,各具特色
绿化的层次是本小区规划的重点。由中心花园之宅前小庭院,再至复式天台花园一级,将景色随空间而变接着形态,通过首层架空,将各庭院的绿色连成一片。中心花园中花木与孤植或三、四株丛植为主,各有相背,辅以草坪与灌木,在组合柱廊、座凳、花坛及凉亭,勾勒出几何形态,令居民享有稳定平和、洁净高雅的交往氛围。自然的园林景观与流畅的曲线回应了自然排布的住宅和路网,叠落有序的绿化将人流由社区各面引入中心绿地,绿地上设圆形广场、弧形柱廊和玻璃廊架,同时在广场与儿童乐园周围开辟一个由喷泉、人工溪流、假山瀑布联为一体的水体,渲染着小区欢乐的气氛。独立式的高层住宅,散置在绿地之中,享受着周围美好的景观环境。高层上有流线的屋顶花园,是高一层次的园林绿化,与中心绿地遥相呼应。
(2)住区园林应与方便人际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文化娱乐场所外,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器具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
(3)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小区立体绿化有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将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其绿色效果更为显著。
(4)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除建硬地运动场外,兴建了一些草地运动场,既增大绿化了面积,又增加了居民体育活动的场所。
4. 住宅小区选型设计
小区住宅共设A、B、C、D、E五种户型。A、B、C、D均为一梯两户,九至十层住宅,顶部带有复式单元。E型为两梯四户高层住宅。住宅设计完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意识,结合南方气候炎热多雨的特点,着重考虑解决以下问题:
·动静分区明确,依照现代生活模式,采用大厅型。
·厅房四正,实用率高。高层部分结构上采用短肢剪力墙,尽量避免房中结构梁外露。
·所有厨厕自然采光通风,外敞式设计,宽敞合理。
·每个卧室均考虑衣橱位置。
·住宅立面造型采用屋顶与墙面对比,色调与体形力求与整个小区清新自然的风格相协调。
5.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求优美的居住环境,喜欢亲近自然,寻求安全与舒适的居所,以及具有时代特色的高品质的居住形象。在文昌花园地块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力求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造就有领域感的社区环境,创造一种完美的家居感受。
参考文献:
[1] 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 沈晓鸣,施海,白智平.杭州风雅钱塘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浙江建筑,2006,02
[3] 郭智.浅析目前住宅设计中的问题[J].吉林建筑设计,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