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中的合理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ony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理念不断改善,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核心、不断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而且重视对每一门学科教学手段的创新。在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中,将多元文化融合在音乐鉴赏中,从而使音乐的风俗习惯、人文情操感越来越浓厚,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多元文化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中的合理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一年级;音乐教学;音乐鉴赏;融合运用
  多元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能够使音乐更富地方风土人情,让音乐的情感色彩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高中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阶段,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案进行改革,正确认识到多元文化在音乐鉴赏中的重要性,并掌握多元文化的运用技巧,将其合理融入,从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一、 将多元文化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意义
  将多元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就是要将地方风土人情及民俗特色的元素与内涵结合到音乐鉴赏当中。目前,我国在音乐教育方面,也正在不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正面教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音乐,开拓审美观,并结合音乐鉴赏学习感受多元文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的形势下,多元文化教学对各地传统文化的发扬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逐渐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在多元文化的音乐鉴赏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结合对当地或者其他地区的文化水平、风俗习性、民族音乐等进行交流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化认识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多元文化的运用下,音乐鉴赏教学可从更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音乐素养,增强学生对音乐、对民族风情的热爱。
  二、 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合理应用措施
  1. 遵循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原则
  (1)审美原则
  审美原则是学生对所有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不同情境的民族音乐共同遵循的原则,在音乐中要将“美”元素尽情释放出来,深深感受音乐的内外在之美感。比如:在高一年级音乐教材中有这样一节课题《俄罗斯民族风情》,在课堂上学生对俄罗斯的民族文化了解较少,要想充分的体会出《俄罗斯民族风情》中的美感,就要先利用相关的音乐知识《荒山之夜》等,来加强学生对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了解,再由教师对俄罗斯民族风情、地域与文化等进行简单讲解,挑选经典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知名资源,来突出民族文化之美,让学生深深被美所吸引,进而在学习《俄罗斯民族风情》时,才能够依托美的情操来感受与理解新课题的内容,使学生从音乐的美感领会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2)文化原则
  音乐是文化产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特殊的背景下带有特殊的意义在艺术领域中被创作出来,具有某种象征、代表、体现的含义,是某一文化的压缩与承载。这也就意味着音乐的教学也不应该远离这些文化。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要懂得遵循文化的原则,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深入挖掘潜藏在旋律和歌词背后的文化元素,从音乐中再加深对于文化的感悟,体会和学习。
  2. 明确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作用
  近年来,多元文化在各领域中的渗透越来越多,同样,它也被应用在音乐的教学中,并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对于多元文化的渗透,人们观点不一,有些人认为多元文化的渗透能够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的学业,不仅能让高中生的音乐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而且还能拓展音乐学习的内容和领域;还有人认为多元文化的过度渗透,很可能会导致传统音乐的丢失,让我国传统音乐的知识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实践出真知”,面对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并让实践的效果说话,叫停错误的看法和说法。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正确理解多元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作用,明白将多元文化融入到音乐鉴赏当中并不是为了消解我国的传统音乐,反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其他文化与自身传统文化之间的对比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保护意识与重视程度,这才是真正做到合理运用多元文化。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以人為本”是新课改中提出的核心理念,要求在教学中改革师生之间的主客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的“高分机器”,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高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提高积极性,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广泛的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并主动进行对比和思考。只有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才能真正更加体会到音乐中的多元文化内涵,也才能够更加意识到保护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分组让学生鉴赏音乐,并根据组内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鉴赏题目和鉴赏要求,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派出代表进行总结演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多元音乐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徐洁玉,胡建.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探析[J].音乐时空,2014(8).
  [2]刘清清.在鉴赏中体验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J].中外交流,2017(15).
  作者简介:王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隨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疲软、出口波动变大,消费开始超过投资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2020年1、2月份因受疫情影响,消费马车遭遇前所未有的急刹车,进一步提振内需、激发市场活力,消费升级刻不容缓。对消费升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消费升级的因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从现实情况看中国的消费结构在波动中不断升级且逐渐趋于理性,但城乡消费差距仍较大,消费潜力仍需进一步挖掘。  关
科学素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是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
根据身边同学对物理学习的反馈,可发现身边有一部分同学物理学习的内容上课能听懂,但是在考试中难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成绩。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发现,很多同学还
演示实验在中学化学课堂中所起的非语言传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从本质上把握化学规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助于
在高中各个学科中,核心概念是非常关键的,对核心概念的研究是国际上理科教育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一些中学课程标准引入了学科核心概念。众所周知,高中物理中有关力学的核心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打破只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的问题,在做事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采用何种方法,才能够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最大化地发挥探究教学的优势,有效地实现高效课堂,这正是我们今
摘 要:在过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影响下,美术高考素描图像教学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甚至一些培训机构片面追求短期收益,在素描图像的实际教学中淡化了艺术教学的内涵,仍旧采用的是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创造的作品缺乏个性,从而走入误区。而形神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美术高考素描头像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及观察能力的快速发展,能推动学生美术学习创造性、趣味性
民间工艺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浸润了传统本土艺术文化,富有当地文化特色。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民间工艺传统技艺逐渐被人所遗忘。围绕民间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