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阅读是少年儿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文化教育机构,如何秉承其公益育人的优良传统,开展卓有成效的阅读推广活动,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
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根基,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工作,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祖国的未来,是一项十分崇高的事业。所以,我们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及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少儿阅读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我们的责任感。
一、国内少儿阅读现状及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一)少儿阅读现状
2013年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12年,0—8周岁儿童图书馆阅读率为64.5%,较2011年下降了4.5%;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6.5%,较2011年增长了3.0%;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0.5%,较2011年下降了0.5%。综合来看,2012年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下降了1.6%。
调查还显示,2012年未成年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未成年人群的图书馆阅读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7.96本,比2011年减少了2.72本;9—13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6.04本,比2011年减少了1.20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3.85本,比2011年减少了1.55本。综合来看,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5.49本。
(二)少儿阅读率与阅读量下降原因分析
1.缺乏少儿阅读环境
少儿阅读的主要群体是在幼儿园和各级学校的学生,幼儿园和学校是影响少儿阅读的重要环境。由于目前社会环境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导向,幼儿园和学校没有把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而是把阅读成为满足应试的工具。为了应试的阅读不仅难以促进少儿阅读,反而会使得少儿对阅读产生反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市场上教辅类读物多,课外兴趣阅读读物少。不少教师与家长对少儿课外读物的认识和了解片面、缺乏,无法正确引导、培养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少儿阅读动力不足
少儿初始的阅读与成年人阅读一个根本不同是形式的学习与内容的学习同步,即识字与字句包含的内容同步学习。少儿首先要认识字,然后要学习字与字构成的句子所包含的内容,这给少儿初始阅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少儿初始阅读的难度阻碍少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也导致了现在少儿阅读重图轻文的浅层次阅读、快餐阅读和娱乐性阅读。娱乐消遣类读物、休闲期刊等“轻阅读”读物成为少儿阅读出版物的主流,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深层阅读,启迪思想、关注人文的经典名著渐受冷落。
3.少儿阅读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
我国图书馆非常重视少儿阅读推广。中国图书馆学会提出将2009年4月23日至2010年4月23日指定为“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这个以“少年强则国强”为口号,“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得到了全国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积极响应。这个活动对少儿阅读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各图书馆还在不断探索少儿阅读推广的各种形式。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少儿阅读推广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三)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1.少儿阅读关系国家未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儿童知识、精神、思想的富有、独立和自由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剥去功利性阅读和浅阅读的外衣,如何使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学习、独立、自主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整个社会、国家的长远立足和未来发展,正确的少儿阅读引导——少儿阅读推广势在必行。
2.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
通过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提高少儿阅读积极性,增加少儿阅读量,能够有效增进整个社会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和共鸣,从而提高民众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根据民众较强烈的从众心理,图书馆可通过举办广范围、大规模、高频率的阅读推广活动,鼓励民众进入图书馆,了解阅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少年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无疑是最容易吸引和发展的读者群体。通过他们在社会民众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引导更多的民众关注并开始阅读。
二、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公共图书馆开始重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制度约束才能使其规范发展。阅读推广工作也是如此,要想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从制度、法规等宏观理论层面和具体量化指标的微观层面上进行规范,使其得以长久可持续发展。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经验开展少儿阅读推广,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其模式,要根据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制定少儿阅读推广模式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
(一)制定政策和立法保障
阅读推广只有在法律政策保障和政府政策指导下进行,才能得到政府层面的支持,才能形成规范。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学会出台了一些有关阅读推广的指导性意见,但大都不具有强制拘束力。阅读推广活动主要靠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自觉行动,造成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不均衡,不同地区少儿从小就面对知识不均等待遇,知识鸿沟不断加大。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因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法律保障,阅读推广活动是由各级公共图书馆主导下多部门联合开展的立体推广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国要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要树立国家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消除少儿阅读推广死角,形成图书馆、学校、家庭联动机制,使少儿在图书馆、学校和家庭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少儿阅读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做好阅读推广的基础。阅读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阅读氛围建设。目前,随着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投入,阅读场所及阅读资源等硬件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少儿阅读非常重要的环节,家长、老师的阅读习惯及其对阅读的了解与重视对少儿的阅读影响巨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庭阅读氛围还不够浓厚,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阅读氛围欠佳,亲子阅读、班级阅读尚未形成风气,儿童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今后,在加大公共图书馆少儿部及少儿图书馆建设力度的同时,要给少儿读者打造浓郁、温馨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不仅要从文献类型、读者对象的角度细分服务功能,还要与家庭、学校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十分重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协调,以开放的事业寻求多种合作方式,共同推广少儿阅读。
(三)拓宽思路,更新观念
阅读推广工作要体现改革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少儿读者服务工作应顺应潮流,逐步改变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服务模式。在信息社会,对少儿读者应从信息素养教育入手,培养其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指导少儿阅读时,应摒弃以往“守株待兔”式的服务方法,代之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同时,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引导家庭教育走出误区,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扭转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倾向。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仅要给小读者教会阅读的方法,回馈阅读心得,更要让小读者了解书本的结构,明白写作的体例,帮助他们接受阅读教育。公共图书馆要通过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开展阅读指导
阅读指导是根据少儿的年龄不同、兴趣特长、爱好的不同,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所阅读的书籍,引导他们系统的由浅入深的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扩大他们的视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针对学龄中期小读者在思想上开始形成道德观和世界观的萌芽,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图书。这时期的孩子常常把书中某些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但往往不能全部掌握和评价书中人物的优点和缺点。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物常忽略其缺点,而进行盲目模仿。对于文艺作品中人物行为的内心世界,不易理解,分不清比较复杂的人物行为。例如,在让孩子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同时,要指导他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启蒙他们成就大事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图书馆应通过一系列阅读指导工作,使少儿读者悟出书中的真谛,确立人生的基石。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断的把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工作做好,并且创造出新的模式来,以充分发挥出图书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崔芳,温凌云.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多元合作模式探讨[J].图书馆研究, 2014(04):61-64.
[2]张静茹,徐红昌.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及其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 2015(02):54-57.
[3]张弢,黄嘉红.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探讨[J].图书馆论丛,2009(01):52-5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
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根基,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工作,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祖国的未来,是一项十分崇高的事业。所以,我们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及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少儿阅读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我们的责任感。
一、国内少儿阅读现状及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一)少儿阅读现状
2013年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12年,0—8周岁儿童图书馆阅读率为64.5%,较2011年下降了4.5%;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6.5%,较2011年增长了3.0%;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0.5%,较2011年下降了0.5%。综合来看,2012年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下降了1.6%。
调查还显示,2012年未成年图书阅读率有所下降,未成年人群的图书馆阅读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7.96本,比2011年减少了2.72本;9—13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6.04本,比2011年减少了1.20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3.85本,比2011年减少了1.55本。综合来看,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5.49本。
(二)少儿阅读率与阅读量下降原因分析
1.缺乏少儿阅读环境
少儿阅读的主要群体是在幼儿园和各级学校的学生,幼儿园和学校是影响少儿阅读的重要环境。由于目前社会环境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导向,幼儿园和学校没有把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而是把阅读成为满足应试的工具。为了应试的阅读不仅难以促进少儿阅读,反而会使得少儿对阅读产生反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市场上教辅类读物多,课外兴趣阅读读物少。不少教师与家长对少儿课外读物的认识和了解片面、缺乏,无法正确引导、培养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少儿阅读动力不足
少儿初始的阅读与成年人阅读一个根本不同是形式的学习与内容的学习同步,即识字与字句包含的内容同步学习。少儿首先要认识字,然后要学习字与字构成的句子所包含的内容,这给少儿初始阅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少儿初始阅读的难度阻碍少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也导致了现在少儿阅读重图轻文的浅层次阅读、快餐阅读和娱乐性阅读。娱乐消遣类读物、休闲期刊等“轻阅读”读物成为少儿阅读出版物的主流,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深层阅读,启迪思想、关注人文的经典名著渐受冷落。
3.少儿阅读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
我国图书馆非常重视少儿阅读推广。中国图书馆学会提出将2009年4月23日至2010年4月23日指定为“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这个以“少年强则国强”为口号,“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得到了全国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积极响应。这个活动对少儿阅读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各图书馆还在不断探索少儿阅读推广的各种形式。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少儿阅读推广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三)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1.少儿阅读关系国家未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儿童知识、精神、思想的富有、独立和自由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剥去功利性阅读和浅阅读的外衣,如何使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学习、独立、自主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整个社会、国家的长远立足和未来发展,正确的少儿阅读引导——少儿阅读推广势在必行。
2.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
通过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提高少儿阅读积极性,增加少儿阅读量,能够有效增进整个社会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和共鸣,从而提高民众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根据民众较强烈的从众心理,图书馆可通过举办广范围、大规模、高频率的阅读推广活动,鼓励民众进入图书馆,了解阅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少年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无疑是最容易吸引和发展的读者群体。通过他们在社会民众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引导更多的民众关注并开始阅读。
二、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公共图书馆开始重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制度约束才能使其规范发展。阅读推广工作也是如此,要想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从制度、法规等宏观理论层面和具体量化指标的微观层面上进行规范,使其得以长久可持续发展。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经验开展少儿阅读推广,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其模式,要根据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制定少儿阅读推广模式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
(一)制定政策和立法保障
阅读推广只有在法律政策保障和政府政策指导下进行,才能得到政府层面的支持,才能形成规范。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学会出台了一些有关阅读推广的指导性意见,但大都不具有强制拘束力。阅读推广活动主要靠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自觉行动,造成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不均衡,不同地区少儿从小就面对知识不均等待遇,知识鸿沟不断加大。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因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法律保障,阅读推广活动是由各级公共图书馆主导下多部门联合开展的立体推广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国要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约束和规范,要树立国家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消除少儿阅读推广死角,形成图书馆、学校、家庭联动机制,使少儿在图书馆、学校和家庭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少儿阅读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做好阅读推广的基础。阅读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阅读氛围建设。目前,随着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投入,阅读场所及阅读资源等硬件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少儿阅读非常重要的环节,家长、老师的阅读习惯及其对阅读的了解与重视对少儿的阅读影响巨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庭阅读氛围还不够浓厚,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的阅读氛围欠佳,亲子阅读、班级阅读尚未形成风气,儿童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今后,在加大公共图书馆少儿部及少儿图书馆建设力度的同时,要给少儿读者打造浓郁、温馨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不仅要从文献类型、读者对象的角度细分服务功能,还要与家庭、学校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十分重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协调,以开放的事业寻求多种合作方式,共同推广少儿阅读。
(三)拓宽思路,更新观念
阅读推广工作要体现改革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少儿读者服务工作应顺应潮流,逐步改变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服务模式。在信息社会,对少儿读者应从信息素养教育入手,培养其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指导少儿阅读时,应摒弃以往“守株待兔”式的服务方法,代之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同时,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引导家庭教育走出误区,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扭转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倾向。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仅要给小读者教会阅读的方法,回馈阅读心得,更要让小读者了解书本的结构,明白写作的体例,帮助他们接受阅读教育。公共图书馆要通过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开展阅读指导
阅读指导是根据少儿的年龄不同、兴趣特长、爱好的不同,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所阅读的书籍,引导他们系统的由浅入深的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扩大他们的视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针对学龄中期小读者在思想上开始形成道德观和世界观的萌芽,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图书。这时期的孩子常常把书中某些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但往往不能全部掌握和评价书中人物的优点和缺点。对于自己喜欢的人物常忽略其缺点,而进行盲目模仿。对于文艺作品中人物行为的内心世界,不易理解,分不清比较复杂的人物行为。例如,在让孩子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同时,要指导他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启蒙他们成就大事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图书馆应通过一系列阅读指导工作,使少儿读者悟出书中的真谛,确立人生的基石。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断的把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工作做好,并且创造出新的模式来,以充分发挥出图书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崔芳,温凌云.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多元合作模式探讨[J].图书馆研究, 2014(04):61-64.
[2]张静茹,徐红昌.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及其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 2015(02):54-57.
[3]张弢,黄嘉红.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探讨[J].图书馆论丛,2009(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