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效语文课堂的质疑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仅仅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强化学生的质疑是不够的,在我们的预习阶段、课堂讨论阶段、课后反思阶段,学生们都应该学会大胆质疑,积极思考,相信如此一来必将把语文教学引入一个高远廓大的境界。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效率;质疑;策略
  21世纪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而提倡质疑则无疑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萌芽获得发展的前提,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手段。从实际教学看,善于质疑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各方面能力较强。
  目前,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关注语文教学课堂质疑这一问题,但大家关注的领域大都放在如何让课堂上的质疑行之有效的实施起来。笔者陋以为,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上强化学生的质疑是不够的。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得好:“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现在可以将这个理论做一下创新的诠释,引导学生质疑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在我们的预习阶段、课堂讨论阶段、课后反思阶段,学生们都应该学会大胆质疑,积极思考。
  一、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预习阶段,就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从人的思维发展与知识获取的规律来讲,能提出问题,则说明学生对学习的对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进行过相应的思考,质疑则是深入考虑的具体体现。相对于语文学习,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至少表明,该学生已对阅读材料进行了较为认真的阅读,对阅读材料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质疑,既表明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作进一步正确的深入研究。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把这一环节做好呢?笔者的经验就是“激趣”,语文教师要在授课之前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充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心态投入到课前预习准备中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主动学习的机会,譬如:下放导语权,下放教学字词权,下放作者及创作背景权,下放提问权等等。特别是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质疑,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课堂讨论阶段
  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过“思起于问,源于疑”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师生问答一统天下,就要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敢疑、想疑、能疑、善疑。
  (一)营造氛围、创设情景。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要创设这样一种气氛,使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疑就怎么问。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克服学生那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理障碍,从而消除学生不敢质疑问难的顾虑。
  (二)交流沟通,求同存异。交流学生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疑惑的地方,根据学生“质疑”问题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做科学的分类处理,从中筛选出有“探究”价值、切合教学目标的问题,准备下一步在课堂上作重点的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让学生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见解。
  (三)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将筛选后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小组合作探究,从而寻找解决途径。在质疑交流过程中始终坚持批判的求证精神,学生便可以发现彼此的优势与不足,不断的扬弃,不断的改进,对于共同的疑难问题,能够相互启发,共同思考把各自的智慧结合在一块,就攻克了难关。
  (四)教师点评,拓展延伸。当学生的质疑探究出现偏差或停滞不前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交给正确的探究方法,必要时提供相关资料,以实现最终的难点突破。对于经过小组讨论后的问题答案,教师应予以鼓励性的点评,完善探究问题答案,让全体学生体会到质疑解惑后的快乐。
  三、课后反思阶段
  课后反思质疑实际上就是一种拓展教学,简言之,就是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它实质上是一种迁移教学,适度的课下拓展能够完美的达到一节语文课要实现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巧与精”。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应该属于反刍时间,系统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课小结,课课反思”。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设计一些“巧而精”的问题质疑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质疑,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第二,“新与趣”。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实际,设计重点突出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质疑题目,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质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三,课后质疑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同学生进行交流。反馈过程中既有知识的反馈,也有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反思质疑,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不断从学习和生活中质疑反思的习惯,完善自我。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我将继续在质疑教学的课题上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积极的去探索和尝试课堂教学的艺术和奥妙!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首先应从教材出发挖掘有利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从中一步一步地渗透。我们语文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文化的培养,为学生今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语境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境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语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成功创设
摘 要: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向各个学科领域渗透,在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同时线性代数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线性代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很多学生感到线性代数的一些概念难以理解,从而丧失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因此,积极开展线性代数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建立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
孤云:我知道你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江西的乡村中度过的.能否谈谈这一段经历对你日后写作的影响?rn张闳:我的家庭是医学世家.祖父、父亲、母亲都是医生,还有一位姐姐是护士.我的
在外语的学习中,几乎无一例外的开设听力课,但是听力课的效果却往往不甚显著。为了使听力课堂发挥更好的效果,应以教授给学生掌握听力的方法要领为主要教学任务。 In foreig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这项制度是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教育管理是普通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正常运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本文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高校教学管理体
1.“一带一路”是实现全球化的必经之路rn“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