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的智慧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时期,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久不见效。有一天因事外出,弟子见老师开的药方中,一味主药用量偏小,以为是老师疏忽,就加到足量,病人服药后,即刻好转。
  淳于意很奇怪,弟子便如实相告。淳于意恍然大悟,因慈父病重,此药药性猛烈,自己开处方时总是思忖再三,本该用足的剂量打了折扣。
  此所谓旁观者清。面对病中的亲人,名医也会犯糊涂,一般家属如我们,表现更甚。
  我们往往惊慌失措,准备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不惜倾家荡产。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倚仗的决心和爱心,让我们用力过度、作出误判,甚至让我们痛失亲人。
  是不是可以像名医的弟子一样,抱持一种旁观者的平常心态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肿瘤病专家何裕民把病人分为三种:粗线条型、理智型、患得患失型。前两种易治,第三种难治。作为家属的我们,也有三种。
  第一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说他不明白,其实他想得很明白;说他真的想明白了,其实并没明白。他们把自己等同于病中的亲人,完全受病人情绪左右,比病人更紧张无助。这种情绪与病人的情绪共振、放大,不利于治疗康复。
  第二种大大咧咧,粗线条型。他们可能是真糊涂,也可能是装糊涂,看上去什么都不往心里去。他们不愿时时把亲人看作病人,陪亲人上医院好像是串门或度假一般,给病房带来轻松,为家庭增添开朗。
  第三种是理智型,一旦想明白,就不再怀疑医生的方案,也不越俎代庖替病人作决定,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尽责不越位,尽力也用心,义无反顾地陪着病人往前走。
  显然,后两种才值得我们效仿。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婚后一直多病缠身。尽管妻子病体虚弱,马克思却“没心没肺”地让她担负起颇为繁重的秘书工作。马克思的手稿混乱潦草,必得由她誊写清楚。燕妮一生以为马克思工作而自豪。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共产党宣言》,在至今仅存的《共产党宣言》一页草稿上,头两行文字即是燕妮親笔所书。
  病人家属马克思疼惜爱妻,表现出德国人的冷静和智慧。他没有手足无措,自乱阵脚。在战略上,他对妻子的病情“视而不见”;战术上,却营造出充实、积极的氛围,让其在工作中获得健康、自信和尊严。
  对至爱亲人,要我们付出全部的情感,不难。难就难在:能否克制我们的情感,因为关心太过则成压力;若能举重若轻,为病人营造轻松的环境,则会增添战胜疾病的动力;而保持旁观者般的冷静,给患者带去的是宝贵的平和。
  201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郎永淳的妻子吴萍罹患乳腺癌。前期治疗结束后,郎永淳没有成天守着妻子,他照常上班,却把妻子送到国外休养,儿子陪伴妈妈在当地读书。在那里,没有人把吴萍当病人供着,她享受着陪读生活,都忘了自己生过病。
  病人往往自卑,害怕被视为累赘。2014年,郎永淳拉着还在恢复中的妻子写了一本书,记录他们的坎坷和幸福。他希望妻子通过写作找到价值,获得认可、鼓励和支持。
  妻子生病,郎永淳的工作不仅没受影响,还更上一层楼。郎永淳的成功暗示妻子:你的病没给亲人带来任何拖累,不过是家庭生活中的小插曲。吴萍看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也体察到丈夫的苦心,觉得没有理由再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心的人读懂它,会擦掉泪水,拥有智慧。请坚信:天塌不下来,生命之树常青,生活继续。
其他文献
1949年以后,父亲一人到了海峡那一边,把母亲和年龄最小的三个子女一起留在南京武夷路22号那栋空空洞洞的大楼房里。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后,一夜之间,母亲由一位受人尊敬的夫人变成了反动官僚的家属,成了人人都以怀疑甚至敌视的眼光望着的“不可接触的人”。这是历史巨变必然带来的个人命运和地位的变化。  母亲以惊人的决断与毅力迅速地适应了这种变化。她主动上缴了留在身边的父亲的“反动证件”,以及一切可以让人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部队,我们的文化干事因为长得黑,大家都叫他杜黑子。杜黑子能干,那个时候的文化干事,实际上是部队一切大型活动的组织者。部队的每一项集会井井有条,繁复有序,和杜干事的调度当然分不开。人们调笑他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迎来送往,布置会场;首长讲话,带头鼓掌”。偏偏杜黑子的老婆是农村妇女,两人没话说。杜黑子很快结识了唐山市的一个女大学生,两人书来信往,不久成了相好。文化人交好,免不了
1977年10月的一个下午,工友沈找到我,很激动地问我有没有看过当天的《文汇报》。我说没有,反问他是否说要涨工资了。工友沈批评我目光短浅,然后宣布说可以考大学了。工友沈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激动,可是他却发现我反应平淡。他并没有气馁,只是一个劲地怂恿我,他说已经动员了好几个人,人多热闹,考不上也不丢脸。我说,你疯了,咱们69届初中毕业生,拿什么去考,还是批判“四人帮”吧。最终我还是被工友沈说服了,
那是20世纪40年代,长期的战火,让许多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许多人背井离乡。他就是其中一个。那时,他才16岁,父母在做完馒头后,就被突如其来的炮弹炸死了。他身上除了父母留下的十个馒头外,别无他物。  路过一个村子,他发现一个女子昏倒在水井旁,是饿昏的。于是,他立即从怀里拿出一个馒头。女子吃饱后,他又拿出一个袋子,把剩下的馒头分了五个出去。分开时,女子拉着他的手说,如果战争结束,你还活着,请来找
1977年年底,我由甘肃兰州调到河北石家庄省银行工作。我一直做会计,厌倦了斗来斗去的政治,还想搞老本行。政治处却把我截留了,让我参加清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各单位都成立相应的办公室,有的干脆叫“摘帽办”,我又到“摘帽办”为“右派”摘帽子。  我初到石家庄,两眼一抹黑,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无所知。“摘帽办”领导让我把某人的恶毒言论整理出来,我仔细翻阅某人的“右派”言论,都很一般,就说没什么恶毒言论。
许多人从电影中、歌曲中看到或听到过那个时代有关“小芳”的故事,但实际生活也许并没那么浪漫,“小芳”只是部分地区的个别现象。  也许是太贫困的原因,在延安时,山沟沟里的许多男子都打了一辈子的光棍,能找到对象并娶媳妇的大多是家境较好的。沟里的姑娘则只要有可能就会嫁到一个沟外的好地方、好人家中。能与我们一同下地干活的年轻姑娘中,只有一个地主儿子的童养媳,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同龄的女青年了。连配对安排的女十中
仿佛一夜间,我的记忆力开始减退,丢三落四、犯糊涂、脑子反应慢,各种症状接踵而至。买房交钱,一张四万的存折差三天就到期,硬是取出来,损失了一千多元利息。在银行拿到钱的一瞬间,灵光突现:“明明信用卡就可以透支五万呀,怎么忘了个精光?”  心还年轻,身体却不听使唤地奔着老龄走去。真是苦恼啊!“我不会60岁就得老年痴呆吧?这么早记忆力就衰退了。”我担忧地望着老公。他大笑:“那我就让你拖一遍地,再拖一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