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指出了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分析了数学阅读的特点及要求,通过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讨论,总结出几点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最后,提出提高学习主动性是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关键词】提高;高等数学;数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14文献标识码:A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身为大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刻理解素質教育的这项要求,并付诸实践.应注意到,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领悟过程中,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对文科的要求.若想不断地汲取数学营养,单靠短暂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数学语言领悟能力.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实现,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提高数学的阅读能力.事实上,数学阅读并不是单单文字的阅读,它是读者从数学书面语言代码中独立地提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文献[1][2]).数学阅读能力,是对数学阅读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为: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计划,控制阅读进程,控制每段材料的阅读方式.学好高等数学单靠课上有限的听讲是远远不够的,课前的预习,课后的阅读教材、仔细琢磨钻研笔记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高数阅读能力.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要想掌握这把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学好高等数学,就必须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这一基本功.
由于学生在其大学学习期间,教师教授的时间较少,而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所以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量、有效的阅读可以扩大个人知识层面,从而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这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数学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面介绍几种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重视并指导学生阅读
在高等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就应提出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及对学生的具体阅读要求,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在随后的教学阶段让学生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
高效的独立阅读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理论的更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其高数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等价无穷小代换部分时,会遇到下面这种情况,如求这个极限limx→0tanx-xx3(文献[3]).初学者如果没有很好领会教师课上的讲解就很容易将tanx代换成x,从而得到极限为零的错误结论.而通过仔细阅读,可发现被代换的部分不管在分母,还是在分子,都可视为整体函数的乘积因子.而这道题目中的tanx并不是这样的乘积因子,所以此处不适合采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正确的解法是直接应用罗必塔法则及三角函数公式,在此不做细解.可见,有效的阅读可以使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关于阅读数学的方法问题,华罗庚先生自有一套深刻的独到见解.他说过“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当然这也是他自己读书成功的经验之谈.他的经验是,首先要做好读书笔记,笔记中要补充书中的不足之处,包括补足定理证明的缺陷等等.还要选做书中的习题.这样就好像是把薄书读成厚书了.他还说:“读数学书而不做习题,真好像是入宝山而空返.”进一步是要努力提炼出书中题材的基本要点和核心内容以及论证方法的关键所在.因为要点、核心和关键经过分析、概括和彻底理解后也就会变成直观上一目了然的东西,显然只需用极小的篇幅即可记录下来,所以厚书也就变成薄书了.
二、调动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倡主动式阅读
在这个环节,教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学的数学教学通常以高考为目的,这必然削减了数学独具的魅力,自然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不正确的理解.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而且还能提升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有了兴趣,就可以开展主动式阅读.
所谓主动式阅读,就是阅读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特有的逻辑性和教材课文编写的结构特点,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的上升思维方法,由个别到普遍的概括方法等,不断在课文的适当地方由课文的上文作出预知、猜想、估计,得出与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相符的结论,而再通过与课文中给出的结论相对照,加以修正,而获取知识的阅读.它不是通过直接阅读课本结论而接受结论,而是主动思考课文上文提供的材料,发现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即不光是通过阅读获知,还要通过主动加工上文材料去发现知识进而获知.
三、教师适时地抛出恰当的思考题也是促进学生阅读教材的好方法
如在学习无穷小的运算时可以先介绍两个无穷小的和、差、积的运算性质,然后给出这样的问题:两个无穷小的商还是无穷小吗?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就可以展开思考与讨论,最终通过仔细阅读教材验证其研究的成果是否正确且严谨.同时,这也促进了主动式阅读.
四、推广型阅读
通过基本的数学阅读,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但若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水平,就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推广,这就是推广型阅读.将所阅读到的内容进行一般化、具体地延伸,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五、问题及思考
于字里行间读出抽象的数学内涵是数学阅读的重要任务,其中包含着思考、推算、演绎等复杂的过程.而数学阅读也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经历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由此带来的收获将是源源不断、无穷尽的,所以,这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耿秀荣.高等数学的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大学数学,第26卷第1期,2010(2):24-27.
[2]张振坤.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讨论[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4).
[3]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7-60.
[4]黄弋钊.浅谈数学阅读方法[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第19卷第4期,2005:33-34.
【关键词】提高;高等数学;数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14文献标识码:A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内容.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身为大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刻理解素質教育的这项要求,并付诸实践.应注意到,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领悟过程中,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对文科的要求.若想不断地汲取数学营养,单靠短暂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数学语言领悟能力.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实现,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提高数学的阅读能力.事实上,数学阅读并不是单单文字的阅读,它是读者从数学书面语言代码中独立地提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文献[1][2]).数学阅读能力,是对数学阅读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为: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计划,控制阅读进程,控制每段材料的阅读方式.学好高等数学单靠课上有限的听讲是远远不够的,课前的预习,课后的阅读教材、仔细琢磨钻研笔记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高数阅读能力.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要想掌握这把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学好高等数学,就必须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这一基本功.
由于学生在其大学学习期间,教师教授的时间较少,而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所以个人独立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量、有效的阅读可以扩大个人知识层面,从而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这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数学阅读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面介绍几种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重视并指导学生阅读
在高等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就应提出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及对学生的具体阅读要求,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在随后的教学阶段让学生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
高效的独立阅读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理论的更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其高数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等价无穷小代换部分时,会遇到下面这种情况,如求这个极限limx→0tanx-xx3(文献[3]).初学者如果没有很好领会教师课上的讲解就很容易将tanx代换成x,从而得到极限为零的错误结论.而通过仔细阅读,可发现被代换的部分不管在分母,还是在分子,都可视为整体函数的乘积因子.而这道题目中的tanx并不是这样的乘积因子,所以此处不适合采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正确的解法是直接应用罗必塔法则及三角函数公式,在此不做细解.可见,有效的阅读可以使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关于阅读数学的方法问题,华罗庚先生自有一套深刻的独到见解.他说过“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当然这也是他自己读书成功的经验之谈.他的经验是,首先要做好读书笔记,笔记中要补充书中的不足之处,包括补足定理证明的缺陷等等.还要选做书中的习题.这样就好像是把薄书读成厚书了.他还说:“读数学书而不做习题,真好像是入宝山而空返.”进一步是要努力提炼出书中题材的基本要点和核心内容以及论证方法的关键所在.因为要点、核心和关键经过分析、概括和彻底理解后也就会变成直观上一目了然的东西,显然只需用极小的篇幅即可记录下来,所以厚书也就变成薄书了.
二、调动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倡主动式阅读
在这个环节,教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学的数学教学通常以高考为目的,这必然削减了数学独具的魅力,自然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不正确的理解.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而且还能提升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有了兴趣,就可以开展主动式阅读.
所谓主动式阅读,就是阅读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特有的逻辑性和教材课文编写的结构特点,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的上升思维方法,由个别到普遍的概括方法等,不断在课文的适当地方由课文的上文作出预知、猜想、估计,得出与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相符的结论,而再通过与课文中给出的结论相对照,加以修正,而获取知识的阅读.它不是通过直接阅读课本结论而接受结论,而是主动思考课文上文提供的材料,发现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即不光是通过阅读获知,还要通过主动加工上文材料去发现知识进而获知.
三、教师适时地抛出恰当的思考题也是促进学生阅读教材的好方法
如在学习无穷小的运算时可以先介绍两个无穷小的和、差、积的运算性质,然后给出这样的问题:两个无穷小的商还是无穷小吗?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就可以展开思考与讨论,最终通过仔细阅读教材验证其研究的成果是否正确且严谨.同时,这也促进了主动式阅读.
四、推广型阅读
通过基本的数学阅读,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但若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水平,就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推广,这就是推广型阅读.将所阅读到的内容进行一般化、具体地延伸,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五、问题及思考
于字里行间读出抽象的数学内涵是数学阅读的重要任务,其中包含着思考、推算、演绎等复杂的过程.而数学阅读也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经历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由此带来的收获将是源源不断、无穷尽的,所以,这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耿秀荣.高等数学的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大学数学,第26卷第1期,2010(2):24-27.
[2]张振坤.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讨论[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4).
[3]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7-60.
[4]黄弋钊.浅谈数学阅读方法[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第19卷第4期,20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