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 :解放军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超声与注射器回抽两种监测方法在评估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试验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13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显示,超声监测胃残余量能明显降低腹泻、反流、胃潴留、误吸发生率(P<0.05);且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监测操作时间更短(P<0.05)、喂养达标时间更早(P<0.05)、喂养中断次数更少(P<0.05).结论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重症肠内营养患者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适用于急诊主管层护士的客观结构化多站式考核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考核体系,实施考核并评价各项目得分情况,问卷调查考核内容和形式.结果 考核体系由8个考核站点、17个考核项目组成.考核结果显示,急诊主管层护士在问诊思路、急救处理、心电图识别、专科查体、转运前准备、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上存在不足.100%的急诊主管层护士认为考核站点及内容全面,考核形式贴近临床,有利于发现自身不足,但亦增加了自身压力和焦虑.结论 构建的考核体系涉及知识面全面,评判标准量化、统一,
我国护理科学研究的真正开展和兴起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此之前,护理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大多是经验总结、工作体会,少有护理人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自护理研究生教育开展以来,护理学科研究者队伍逐步形成,具有研究生学历,特别是博士学位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护理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后,政府部门、卫生机构、院校以及企业对于护理领域的科学研究认可度不断提高,且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护理科研工作者,广大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不断提高,科研选题日趋专业化,注重解决专
期刊
目的 探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采用目的 抽样法选取上海市静安区某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3名医务人员、9名老年脑卒中患者及7名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分析、提炼、归纳主题.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影响因素可归纳为患者因素、照顾者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及政策因素4个类属、10个主题.结论 实施居家健康管理需加大力度落实分级诊疗,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设置专职岗位,同时不断提
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通往医院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整个医疗护理服务链的重要一环,但急诊护理流程复杂,对患者安全存在重大挑战.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作为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在急诊环境中优先级并不高,往往容易被忽视;此外,急诊中存在的沟通、交接与转运、医疗器械使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使急诊患者PI风险增加,但目前对这一问题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旨在对急诊室中的PI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等作一综述,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急诊PI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