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里的纸质居民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eng1979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一群朋友聊天,说起kindle。
  谈话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有kindle的朋友喜欢讲述这款阅读器的种种好处,甚至怂恿还没购买的朋友尽快入手。与此同时,纸质书死忠粉在讲述着实体书的诸多优点。那些想买又犹豫不决的朋友最为难,买吧,舍不得纸质书的好;不买吧,又显得跟不上时代步伐。
  “我看你也在用kindle,觉得好用是吧?”已入手的朋友问,我点头同意。
  “可她依旧在买实体书啊。”纸质书捍卫者说道。我继续点头承认。
  “那你怎么想的?”他们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啊……”我说,“我想加一杯摩卡,可钱不够了,你们谁能借20块钱?”
  众人无语,默默掏钱。之后话题转到了损我上,不再理会阅读器了。
  作为一个坐在实体书堆里拿着kindle的人,我觉得自己在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问题上没有发言权。
  我喜欢纸质书的质地,钟爱电子书的轻便,我为纸质书占用太多空间而苦恼,也时常抱怨电子书做笔记的不便,但我依旧选择在这两者之间穿行。我发现很多小说读读电子版就足够了,但如哲学、经济一类晦涩难懂的书籍还是纸质书更容易看进去;有很多书是没有电子版的,很多已经绝版了的书只能阅读电子版;家里的签名本和绝版书让我爱不释手,看到马上想阅读的书出了电子版也是让人欣喜的事情。因此每当网上书店有活动我都会十分激动,每当亚马逊官网有电子书优惠我也非常开心——买买买的时候又到了!
  很多人问我有手机和平板了,多一款阅读器是否有些多余,对于这个问题我是答不上来的。
  kindle阅读器没出之前我就一直在使用kindle的APP了,不是它资源是否海量,而是我眼睛不好,喜欢大字体,经过对比后我发现它的字体能调整到比其他阅读APP的都要大。后来买阅读器是因为我没有平板,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是理性的,一个理性的人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比如在仅仅满足阅读需求上,购买较平板便宜的kindle。
  同样解答不了的还有kindle是否能够培养阅读爱好。这个问题实在太难了,我知道英语很重要,可我就是不喜欢,为了喜欢英语我买过各种英语书籍(其中包括原文书),报过培训班,购买过学习资料,看过英剧和美剧,可我的英语还是很烂,我对它依旧提不起兴趣。正如我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对英语产生兴趣一样,我不晓得如何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爱上阅读。况且喜欢读书与否,跟一个人能不能过得快活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只清楚一点:kindle、纸质书以及其他产品都是一种载体,如果你是一个对阅读感兴趣的人,纸质书和阅读器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就算两者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你亦然会对它们宠爱有加。如果你尤为喜爱其中一种也没关系,反正另一种仍然会为那些喜欢它的人而存在。
其他文献
我对自己的童年划分是18岁以前,刚好,今年我满18岁。现在回想起童年的事情,有时候还是会有一瞬的五脏俱焚,像是重新坠入那个无比黑暗的世界之中。  我没有念过幼儿园,五岁念学前班,所以一直比班里人小,差不多是最小的一个。也因此,我被嘲笑幼稚、不合群。从学前班开始,我就被排斥在外,可我心中也有一股劲儿,觉得他们不配和我玩。  这种相互作用的力,让我离集体越来越远。  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是我这十几年来
追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近日,袁成杰在微博上晒出在虹桥机场遇到两位小粉丝,请她们吃麦当劳的照片,并配文“早上飞机飞北京,路遇两个小粉丝,一起吃了早餐”。此微博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纷纷在他微博下留言说这两位并不是他的真爱粉,她们是博爱粉,酷爱收集明星合照跟签名。然后微博上这个女孩就火了,被网友封为“虹桥一姐”,有人采访她为什么不上学全天在这里蹲守明星,她说自己也不是想拿跟明星的合照和簽名
她是你初一的班主任。那天,她在班上询问有没有人愿意当历史科代表,一连几天都没有学生说一声愿意。你看着她为难的样子,走到她身边:“老师,要不让我试试吧。”她有些惊讶,你是班里最安静的学生,而班里的同学又是特别的调皮捣蛋,让你做科代表,她担心你会受委屈。几日后,她在班上宣布选你做班里的历史科代表时,你和她同时听见了预料之中的唏嘘声与嘲笑声。她发飙了,气场镇压住了全班同学对你的不尊重。自此,再没人敢笑话
网上对情商高有千万种解释,无数个箭头指向的只有让人舒心这一种,so,我只想和情商高的人做朋友并不是挑剔,而是本领不够大,和情商低的人做不起朋友。  我是个特别胆大的姑娘,逃课、旷操天南海北地跑,好多人都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唯独一个对门寝室的姑娘,在踏进我们寝室的那一瞬间,我就觉得如临大敌。  那绝对是一个特别活泼开朗的姑娘,冲进我们寝室的时候像一只敏感的梅花鹿,挨个在我们四个人的床前冲我们露出迷之微
One,看到天空柔软的云会想你  这是唐舒然离开的第三天。  阳光透过米黄色的窗帘洒在那张空了的课桌上,夏白注视着轻尘在那片温暖地带中漂浮着,手中的笔停了。  不行!  现在正是数学考试,不能再想他了!她猛地扯回思绪,强迫自己全神贯注地盯着考卷。  草草答卷后,夏白还是忍不住望了眼窗外柔软的云,不经意间的想念,早已成了习惯。  这个习惯从她喜欢上唐舒然时开始,像藤蔓一样潜滋暗长。  数学考试的成绩
【Round 1——香蕉汁这种奇怪的东西真的存在吗】  八九岁的时候家里买了豆浆机,这在当时还是个足以让我和姐姐兴奋一整天的新奇玩意儿。  某天,趁爸妈都不在家,姐姐提议榨果汁。于是翻箱倒柜,可惜只搜刮出了一串香蕉。姐姐扒下两根香蕉,潇洒地放进豆浆机,你能想象那画面吗?硕大的豆浆机里满满的水位,漂浮着两根香蕉。  没多久就榨好了,满心期待一尝——什么味道都没有。于是又放进两根,重新榨,还是没味道…
康辉?哪个康辉?当然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康辉!  2015年12月12日星期六,电商年末最后一波促销——“双12”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我这个著名的剁手党这次终于消停了——被感冒病毒击倒了。正当我睡得七荤八素之时,主编的一个电话把我惊醒。“吉林省中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下午1点在长春工大礼堂举行,你去采访一下呗?”主编的声音含着10个加号。“啊?可是我……”“好了,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主编不等我把话说完
先说男乒。  刘国梁还是现役运动员的时候,有一阵子状态非常不好。刘国梁他哥,刘国栋,就看不下去了,说这可不行,我得去训训他。到了刘国梁宿舍之后越说越生气越说越生气,“咣”的一脚——  把孔令辉床板踹折了。  后来刘国梁退役,直接当了教练,彼时孔令辉还在打球。  体能训练的时候,刘国梁公然走后门:“你们跑一万米去吧,小辉不用跑。”  话说2001年的大阪世乒赛,咱们和韩国男队在团体决赛的时候打到了2
在旧金山漫步的时候,偶然邂逅这一家名叫 “City Light”的独立书店。  它沉默地伫立在转角,身边是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在门廊昏黄的灯光照耀下,像静静指引城市漂泊客的灯塔。  细细了解之后,方才知道它在美国文化里骄傲的身份——这里曾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大本营,也是艾伦·金斯堡和杰克·克鲁亚克的家。很难想象,几十年前就是在这里,那些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勇敢又热烈地发出属于自己的嘶吼。  书店的
天气微凉,云朵匿迹。  穿着帆布鞋小脚裤,可爱又羞涩。出现在我面前的夏南年就像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邻家妹妹。坐在她旁边的是邻家姐姐倩倩猪。  初次见面,却熟络得好似老友。  文风稳健的夏南年在生活中如同所有的十八岁少女,单纯可爱,可又多了一些勇敢和坚强。用自己的稿费她去了很多城市,见过很多作者。  我羡慕她的年纪,更羡慕她说走就走的勇气。  听说能吃辣的女生都不矫揉造作,好像果真如此。  和倩倩猪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