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来源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以及本领上提升教师职业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打牢培根铸魂的思想基础,做一名有担当的思政课教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培养高尚的师德,做一名有情怀的思政课教师;不断强化自律意识,修炼过硬的师风,做一名有魅力的思政课教师;在培养创新思维上,锻造精湛的师能,做一名有本领的思政课教师.
其他文献
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来看,幼儿绘本学习的过程是具身的,具有具身性、隐喻映射性及情境性等特点。绘本在促进幼儿语言、情绪等方面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具有极大的价值,具身认知理论与视觉叙事分析框架能够有效对幼儿绘本学习进行分析。幼儿在绘本学习中与其自身身体的深度融合是幼儿绘本学习的关键所在,可提高幼儿自身各个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绘本的阅读与学习。
刘勰在《知音》篇提出了“六观说”,这是《文心雕龙》中一套比较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其真正的内涵对当今文学的批评与鉴赏具有不一般的意义。“六观说”指的是“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根据《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的宗旨,从全局出发,“六观说”的内涵呼之欲出。
环境是儿童成长的第三位老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却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导的脱离儿童的倾向。儿童是环境的主人,在践行“以儿童为本”教育理念的大趋势下,尽管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也在朝着以儿童为本位的方向努力,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同的走向。如何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本”,是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意义所在。
中小学教师法治素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依法执教、青少年法治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基于当前中小学教师法治素养的现实困境,旨在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构建系统完善的职前法治教育体系与优化教师法治培训层次及模式,提升中小学教师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