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初中语文新课堂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新课堂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游”进行初步探讨:什么是“导”与“游”;为什么要“导”且“游”;怎样以“导”助“游”等等。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 “导” “游”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207-01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就更重视教学的双边互动,学生与教师任何一方都不能忽略。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真正当成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特个性的人对待。“以学定教,顺学面导”,而同时也不能疏忽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本文主要就语文新课堂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游”进行初步探讨。
  1 什么是“导”与“游”
  “导游”既可作名词,亦可为动词。本文取其后者词性。本文的“导游”特指定语文课堂里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游”。“导”不是按部就班,不是让学生步步走入教师的预设中,而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里应体现自身的“主导”地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好课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游”也并非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乱游一通,而是指学生这一主体自身主体性的充分体现,能自由欢畅地游于语文课堂里,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导”与“游”两者又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教师只有适时适地“导”,学生也才能“游”得更好更远更欢畅。它是语文课堂里师生平等、互惠、互动的教学关系的主要体现。
  2 为什么要“导”且“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可见,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众所周知,传统应试教育由于不能真正做到“导”与“游”,教师一味地牢牢抓紧手中一根绳子牵着学生鼻子走,走到哪算到哪,师生不堪重负不用说,学生的思想也被钳制,更不必去谈学生的发展创新。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些不是靠我们教师教出来的,只能靠细心培养。因而,语文课堂必须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种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自由欢畅而又不失方向地游于其间。
  3 怎样以“导”助“游”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导”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游”的质量。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先走近文本,再走进文本深处,从细处赏析,使学生感到愉悦,并受到感动与启发,最后评价文本,走出文本。
  3.1 导入
  导入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复习巩固导入法、作业设计导入法、实践操作导入法、迂回解题导入法、轻松谈话导入法、谜语激趣导入法等等。这些导入方法平时我们大多用到,目的是让学生“游”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3.2 自主地阅读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要张扬学生习惯、细心倾听的习惯、尊重欣赏同学发言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等。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才能有节有度,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
  阅读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阅读、反复研读、可感、可疑、可析之处,让学生从尽兴的“游”中来提高学生阅读的自我感悟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解读和应用能力。
  那么到底要教师怎么去“导”才能让学生“游”得更好呢?笔者想作为一般的初中学生要真正理性地去质疑析疑,批评鉴赏。可能在最初会显得有些肤浅、有些片面,但要想学会“游”,不呛几口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当学生发表比较幼稚的意见时,我们不能马上就作出好坏正误的评价,甚至生硬地批评学生,因为随着阅历的加深、能力的增强、境界的提升,他们会逐渐克服这些缺点,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因此,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更需要我们善待学生的质疑析疑,为学生创设一个宽容接纳的环境,不影响学生的踊跃发言,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理解进行补充,提出不同的想法,也许接下来学生的想法会引出多种多样的思考。那么,学生新的提问新的解答就能互相启迪,激发灵感,激活创造性思维。总之,当学生“游”得偏离了方向时,我们不能生拉硬拽,让其一步到位,而只能去引导启发他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与解读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引导学生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或换一个角度思考。
  3.3 拓展延伸、总结与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是在阅读好语文课内文本的基础上再适当向课外延伸。它起到了一个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所以课堂里对文本的教学是根本,而拓展延伸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文本相当于“本”,那拓展延伸就是“末”;文本是内“皮”,那拓展延伸就是外是“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谨防本末倒置,要牢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警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囿于文本之中,也不能草草阅读文本,一知半解就去大力拓展,它需要适当延伸。但拓展延伸并非只追求形式,偏离课堂教学的重点。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在引导学生在所学基础上主动创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大语文”教学观,而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文本的“语文味”。在充分阅读好文本的基础上把文本内容再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把生活引进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激”出最佳水平。
  总结课文与布置作业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总结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时应突出重难点,为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巩固提供导向。总结的类型除了传统的“归纳概括型”,如对文章中心思想或写作手法等的总结,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拓展延伸型、对比感悟型、设置悬念型等。在学完某类文章后还可适时地提出激励作用、号召作用等。当然,总结并非教师垄断,有时我们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来总结。
  科学地布置作业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作业是师生双方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与学生要清楚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即自身的知识掌握真实情况,就必须要依靠学生作业的反馈。教师要尽量避免形式的单一化,布置作业一定要因人而异,体现多样化与层次化,当然也不能搞题海战术,造成太多的浪费。作业内容要注意选题的精练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在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中将得到进一步成长,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总结文章与布置作业的环节中都也得认真“导”,学生才能“游”得更有力。如果把总结看作长跑运动员最后用尽全力的冲刺,那么布置完成作业环节就如同运动员跑后不是立刻停下而是继续慢走运动的那个必要过程。
  初中语文课堂里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游”是一个需要切实执行的过程,它不是一个亮相做秀的T型舞台,它需要的是实在,是自然。让我们师生共同“导游”好我们的语文新课堂。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的企业以及个人开始进行网络办公和交流,这个过程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办公数据的备份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合理选择数据备份方式,提高
【摘要】 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应用于教学的现状以及计算机网络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探析了“云平台”所带来的新变化,计算机网络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教学模式 云计算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机构和个人把信息处理迁移到“云”端,国内外已有许多高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是新时期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构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的服务机制,对于企业的战略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
通过物联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阐述和分析物联网以及RFID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这些内容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私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针对关于RFID的攻击手段,分别介绍基于物理机制的解决方案以及基于密码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满足RFID系统对安全隐私方面的需求,并改善原有安全协议中的缺陷,提出一个基于时间戳的挑战——应答模式的双向认证协议。
美国作为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着令世人瞩目的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笔者从美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途径
Thorens(多能士)在音响领域的声誉建立在其对LP唱盘的巨大贡献上。作为曾经在很长时间内引领讯源风潮的音响器材,LP唱盘在缀典性方面是匆庸置疑的。在今天.它在某个层面、某种范
Fidelio L1能让您随时随地享受最高品质的音效,并能给您带来原汁原味的聆听体验。精心设计的铝制耳罩、手工精选的扬声器和半后开放式声学系统使得音效自然、均衡、纯正。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