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协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中的跨部门协同及其困境

来源 :公共管理学报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应用使得政府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转型,但对于变迁后的部门间互动及其绩效,既有文献尚未充分探讨。对此,文章尝试概念化信息化改革后的跨部门协同情境并分析协同效果。基于A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案例研究发现,制度变革和技术应用使得基层受理中心在业务和技术层面需要得到条线部门的支持,呈现出"嵌入式协同"的条块关系。受理中心的行政效能常态性受到条线部门的影响及塑造,产生了对条线的深度资源依赖,协同目标从事务性议题转变为维持特定部门功能的良性运转,与经典科层制协同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治理实践中,嵌入式协同蕴含了条块矛盾的再生产。责任分化、责任模糊化、目标偏差、条线"程序主义"与基层"结果导向"的张力等因素降低了协同主体的利益一致性,协商效果受限、协同权威不足亦弱化了矛盾协调能力,使得基层政务服务尚未达到最优状态。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提出"嵌入性协同"丰富了信息化时代的府际关系研究,弥补了政府整体主义视角的不足,并勾勒了其困境及机理。在政策层面,整体性政府的实现需要正视并克服上述挑战。
其他文献
案:此文原刊于《浙江第一次全省美展纪念特刊》(1949年)第8―9页。请教潘公凯先生,乃知系沉埋已久之佚文。余将退休,因以原书捐赠学校,并将此文刊于《新美术》,以为退休留念,又值我院九十周年校庆,并为纪念。周小英
期刊
农村改革40年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保障了粮食安全。然而,过去的成就虽然举世瞩目,但是食物/粮食安全、农业永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总结40年来在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化改革、农业投入等方面所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好发挥"两个市场"的统筹作用,对于未来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基于"3P"模式对某专业天然气管输国有企业S公司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升级。通过人才盘点并结合综合调研,诊断S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结构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3P"模式,开展岗位分析、绩效评价和工资分配,制定人力资源管理5年规划,改进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开展业务分析,厘清部门与岗位权责;标定岗位价值,奠定内部分配公平性;构建"日清月结季核"绩效考核模式,优化动态薪酬和宽带薪酬体系,健全完善表彰激励体
高职"双师型"教师是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本土化的产物,其社会角色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以弗·兹纳涅茨基提出的知识人社会角色分类法为分析框架,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知识系统及其知识参与方式进行审思,通过解构与建构其社会角色以回答"高职双师型教师是谁"这一元问题。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工作场域具职业性、教育性和高等性等特点,其知识系统是由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知识和
在校地合作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拥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可以轻松应对技术开发以及技术咨询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平,首先,根据校地合作、"双师型"教师相关概念,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服务行业产业的影响因素。其次,从加强区域产业发展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技
通过分析城镇化、城市规模与新冠疫情的关系,同时分析疫情主导的居家隔离的社会影响,试图回答疫情过后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模式是否有所变化。研究发现,城镇化和城市规模对疫情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既有利于流行病传播和提高感染的风险,也会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而提升治愈的概率,使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更健康,大城市比小城市更安全。居家生活模式会带来许多问题,包括婚姻危机、心理和精神问题,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
进入存量发展时期,社区规划对于推动特大城市社区治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选取国内外社区规划体系相对完善的特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社区治理流程中复杂多元的利益主体即政府、社会和市场在该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尝试总结社区规划师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对治理内容和沟通协商环节的重要作用。其次,本文概述了不断在自适应探索中趋于完善的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通过对比上海市中心六区的地方社区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创新空间具有突出的尺度特征,但已有研究较少关注创新空间的尺度问题,忽略了不同尺度创新空间的发展差异。本文聚焦尺度视角,系统梳理了创新楼宇、创新场所、创新地区和创新区域四个不同尺度创新空间的基本内涵和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创新氛围的营造方式和创新空间的形态结构三个方面比较了不同尺度创新空间发展特征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尺度创新空间的规划策略。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期间急诊就诊的22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166例,女60例;分为急性心肌损伤组70例和无急性心肌损伤组15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获得其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大,合并冠心病、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