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物育种的过程中,使用核辐射引发植物种子遗传物质的变化,改变种子的遗传性状是当前经常使用的育种方法。在生物育种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会造成育种失败或者人体伤害。文章对生物育种过程中正确使用核辐射源做了认真探讨,为生物育种过程中使用核辐射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生物育种;使用;核辐射源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逐渐进入实施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与推广也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力加强生物育种,不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确保农民增收,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生物育种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核辐射源照射植物种子进行诱变育种就是一种获取新物种的科学方法。但是,在核辐射源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核辐射源,常常会造成人身的伤害或者导致试验的失败,为此,正确使用核辐射源,对于保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生物育种的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核辐射源会对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核辐射又叫电离辐射,主要包括粒子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种情况。其中粒子辐射中的粒子主要包括α、β粒子以及中子,电磁辐射中的射线主要包括X、γ两种射线。当各种粒子与射线在传递的过程中遇到人体时,此时就会对所遇到的人体产生电离作用。在电离作用下,人体组织细胞内的原子或者分子就会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核辐射产生的电离与激发可以使DNA分子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因遗传物质的改变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可以遗传的变异,或者致人死亡。
2 生物育种过程中正确使用核辐射源
正是因为核辐射源非常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生物育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定正确使用核辐射源,从而有效避免人身伤害。
2.1 确保射线装置设计正确
射线装置是安装有核放射源与粒子加速器并可以产生强辐射的装置。在生物育种过程中,必须确保整个射线装置的设计正确,保证整个射线装置能够提供恰当的屏蔽以及其他防护措施。同时,还要建立联锁装置,从而有效避免实验人员误入强核辐射区域给人体造成的伤害。
2.2 辐射当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在使用核辐射源的过程中,辐射当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在生物育种过程中,生物种子所能够承受的辐射当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如果辐射当量过低,那么对种子辐射的强度不够,种子进行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如果大于种子能够承受的辐射当量,那么在辐射过程中,很可能会引发种子死亡,从而导致整个实验操作失败。在试验过程中,除了有效控制每次辐射当量外,还要有效控制辐射时间,进行短时间辐射计时控制和累计计时控制,保证累计辐射当量不超过种子能够承受的幅度。另外,如果辐射当量超过正常水平,还很有可能造成辐射源向外大量辐射射线和粒子,从而给实验人员带来伤害。
2.3 确保警示、警报等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工作过程中,要确保警示、警报等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防护门、放射源的状态、辐射室内的辐射当量处于非正常水平时,警示、警报等报警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在防护门关闭前,报警系统要及时提醒实验人员安全撤离辐射室,如果辐射室内的辐射当量超过正常辐射水平时,警示、警报系统要立即发出警报。
2.4 确保辐射室内的安全联锁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辐射室内的射线或者粒子处于正常水平时,射线监测仪向控制系统发出正常信号,防护门能够正常开启,如果辐射室内的射线或者粒子高于正常水平,射线监测仪向控制系统发出异常信号,防护系统无法开启。当实验人员进入辐射室之前,实验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个人剂量报警器,以避免因安全联锁系统出现异常造成的人身安全。
为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辐射室的开关门、升降核辐射源以及实验人员进入辐射室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设置多层次的安全联锁装置,以保证某部分安全联锁系统出现问题,其他部位仍然能够正常进行安全保护。同时,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其他异常状况或者出现了某些故障(如电路故障、载源体提降故障、核放射源散落或者因安全人员错误操作将实验人员关在辐射室内等异常情况),安全联锁系统能够按照安全设置的要求正常进行工作,从而降低因设备故障或者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为了有效避免发生人为操作失误,在实验室正常工作状态下,必须保证两名管理人员对辐射装置进行操作,一名管理人员进行控制室内的辐射装置操作,另一名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在控制室操作平台上或者防护门上分别设置安全运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进行报警,此时,控制室操作平台上的安全管理人员便可以随时对异常现象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人身伤害。
2.5 停电状态下的核辐射源的操作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发生的停电现象,此时,操作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平衡体的位置以准确判断载源体的具体位置。同时,实验人员要密切关注个人剂量报警器,以避免误入辐射密度比较大的位置。如果辐射室防护门没有正常关闭,必须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关闭。
3 小结
总之,在生物育种过程中正确使用核辐射源不但能够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提高生物育种的成功率,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实验人员的伤亡。
参考文献
[1]周平坤.核辐射对人体的生物学危害及医学防护基本原则[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04).
[2]李万云 李韬.农作物现代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12).
[3]王玉婵,严清波,袁耿彪.核能应用中核辐射与核安全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1(09).
作者简介:郭瑞萍(1981-),女,汉族,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核电厂环境保护;杨春林(1980-),男,汉族,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壤污染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生物育种;使用;核辐射源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逐渐进入实施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与推广也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力加强生物育种,不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确保农民增收,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生物育种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核辐射源照射植物种子进行诱变育种就是一种获取新物种的科学方法。但是,在核辐射源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核辐射源,常常会造成人身的伤害或者导致试验的失败,为此,正确使用核辐射源,对于保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生物育种的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核辐射源会对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核辐射又叫电离辐射,主要包括粒子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种情况。其中粒子辐射中的粒子主要包括α、β粒子以及中子,电磁辐射中的射线主要包括X、γ两种射线。当各种粒子与射线在传递的过程中遇到人体时,此时就会对所遇到的人体产生电离作用。在电离作用下,人体组织细胞内的原子或者分子就会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核辐射产生的电离与激发可以使DNA分子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细胞因遗传物质的改变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造成可以遗传的变异,或者致人死亡。
2 生物育种过程中正确使用核辐射源
正是因为核辐射源非常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生物育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定正确使用核辐射源,从而有效避免人身伤害。
2.1 确保射线装置设计正确
射线装置是安装有核放射源与粒子加速器并可以产生强辐射的装置。在生物育种过程中,必须确保整个射线装置的设计正确,保证整个射线装置能够提供恰当的屏蔽以及其他防护措施。同时,还要建立联锁装置,从而有效避免实验人员误入强核辐射区域给人体造成的伤害。
2.2 辐射当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在使用核辐射源的过程中,辐射当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在生物育种过程中,生物种子所能够承受的辐射当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如果辐射当量过低,那么对种子辐射的强度不够,种子进行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如果大于种子能够承受的辐射当量,那么在辐射过程中,很可能会引发种子死亡,从而导致整个实验操作失败。在试验过程中,除了有效控制每次辐射当量外,还要有效控制辐射时间,进行短时间辐射计时控制和累计计时控制,保证累计辐射当量不超过种子能够承受的幅度。另外,如果辐射当量超过正常水平,还很有可能造成辐射源向外大量辐射射线和粒子,从而给实验人员带来伤害。
2.3 确保警示、警报等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工作过程中,要确保警示、警报等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防护门、放射源的状态、辐射室内的辐射当量处于非正常水平时,警示、警报等报警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在防护门关闭前,报警系统要及时提醒实验人员安全撤离辐射室,如果辐射室内的辐射当量超过正常辐射水平时,警示、警报系统要立即发出警报。
2.4 确保辐射室内的安全联锁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辐射室内的射线或者粒子处于正常水平时,射线监测仪向控制系统发出正常信号,防护门能够正常开启,如果辐射室内的射线或者粒子高于正常水平,射线监测仪向控制系统发出异常信号,防护系统无法开启。当实验人员进入辐射室之前,实验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个人剂量报警器,以避免因安全联锁系统出现异常造成的人身安全。
为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在辐射室的开关门、升降核辐射源以及实验人员进入辐射室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设置多层次的安全联锁装置,以保证某部分安全联锁系统出现问题,其他部位仍然能够正常进行安全保护。同时,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其他异常状况或者出现了某些故障(如电路故障、载源体提降故障、核放射源散落或者因安全人员错误操作将实验人员关在辐射室内等异常情况),安全联锁系统能够按照安全设置的要求正常进行工作,从而降低因设备故障或者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为了有效避免发生人为操作失误,在实验室正常工作状态下,必须保证两名管理人员对辐射装置进行操作,一名管理人员进行控制室内的辐射装置操作,另一名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在控制室操作平台上或者防护门上分别设置安全运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进行报警,此时,控制室操作平台上的安全管理人员便可以随时对异常现象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人身伤害。
2.5 停电状态下的核辐射源的操作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发生的停电现象,此时,操作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平衡体的位置以准确判断载源体的具体位置。同时,实验人员要密切关注个人剂量报警器,以避免误入辐射密度比较大的位置。如果辐射室防护门没有正常关闭,必须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关闭。
3 小结
总之,在生物育种过程中正确使用核辐射源不但能够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提高生物育种的成功率,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实验人员的伤亡。
参考文献
[1]周平坤.核辐射对人体的生物学危害及医学防护基本原则[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04).
[2]李万云 李韬.农作物现代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12).
[3]王玉婵,严清波,袁耿彪.核能应用中核辐射与核安全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1(09).
作者简介:郭瑞萍(1981-),女,汉族,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核电厂环境保护;杨春林(1980-),男,汉族,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壤污染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