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3例疑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检查,观察其原始数据和图像与经过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处理后的头像和数据比较结果;部分病例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检查出颅内动脉瘤21例,脑动脉畸形2例,脑静脉畸形1例;25例脑内血肿的患者中,检查出脑动静脉畸形4例;23例颅内动脉瘤中,大脑动脉瘤7例,颈动脉动脉瘤3例.8例颅内动脉瘤钛夹夹闭手术、2例脑动脉畸形术以及2例脑动静脉畸形伴巢内动脉瘤切除术,经手术所见与手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相符.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和术后复诊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α1-抗胰蛋白酶基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1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胰岛干细胞移植组和基因治疗组,各27例,常规治疗组进行胰岛素注射降糖保守治疗,胰岛干细胞移植组进行胰岛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组接受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干细胞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基因治疗组术后5个测定时间点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高于胰岛干细胞移植组和常规治疗组(F=1 34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HC gP39)、骨桥蛋白(OPN)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血清HC gP39、OPN含量,免疫散射浊度法检测RF水平,并与98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HC gP39、OPN和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25、32.71、36.34,均P<0.0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非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 813例分别于入院后30 d和4个月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 入院后第30天,3 813例患者血清CRP平均水平为2.4mg/L(25 ~75th百分数,1.2~5.5 mg/L),CRP<1 mg/L 765例,CRP 1 ~3 mg/L 1 425例,CRP >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急性低频下降感音神经性聋(ALHL)的临床疗效.方法 266例ALHL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136例)与对照组(130例),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40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20 mg/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平均听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30.8% (42/136)、有效率为50.0% (78/136)、无效率为19.2
目的 比较常规开放手术与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45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和15例开放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分别为(4.5 ±1.1)cm、(1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观察组加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产程进展、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0% (4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39/45)(x2=4.01,P<0.05);观察组宫缩开
目的 探讨张家口地区育龄期妇女阴道炎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特征,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368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年龄、婚否、初交年龄、文化、生育史、流产史、避孕方式、家庭居住地等因素中确定阴道炎病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阴道炎患者病原体感染率前五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解脲支原体、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及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