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为底色的审美人生——浅谈苏曼殊诗文创作的思想意蕴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剖析苏曼殊流浪成因的基础上,尝试着去解读苏曼殊诗丈创作的“流浪”意识,从而进一步肯定苏曼殊文学在中国现代流浪文学发展史上的开拓性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剖析魏连殳身上“灵”与“肉”两种力量冲突下的沉浮不定,以及他在艰难处境中的取舍与抉择,展现魏连殳这个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悲剧审美价值.
纵观2010年全国及十几个省份的高考试题,在继承创新和保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加大了改革创新的力度,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既有利于中学课程改
期刊
期刊
期刊
上里初名“罗绳”,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之意,古“罗绳”建制时,沿陇西河流向每十里建一场,上里即上十里的场镇。一路过来,陇西河沿岸还有中里、下里(今碧峰峡镇)三个乡镇。上里是历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全面完成,出版产业的发展由转企改制的宏观体制创新,进入到微观机制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新阶段。改制后,出版社成为自主经营、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