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和与《恩福堂笔记 诗钞 年谱》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eve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福堂笔记》、《恩福堂诗钞》、《恩福堂年谱》的作者是清代的英和。
  英和,姓索绰络氏,字树琴,号煦斋。满洲正白旗人,父名德保。乾隆三十六年(1771),英和生于广州,时其父任广东巡抚。8岁时,因父晋升礼部尚书,随父来京。时和珅初为侍郎,倩人作伐,欲以英和为婿,被其父婉辞。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进士。散馆后授编修,递升侍讲、侍读学士。嘉庆朝,因其才干出众,又不肯依附和坤,受到重用,历任吏、户、礼、理藩院等部院侍郎,八旗满汉军副都统、都统,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在修建宝莘峪孝穆皇后陵寝地官工程中,英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将皇陵建成豆腐渣工程,并阻拦言官上奏。道光八年(1828)因坐督宝莘峪孝穆皇后陵寝地官工程不坚一案,被革职入狱,籍没家资。英和与时任左侍郎的长子奎照、任通政使的次子奎耀,以及即补员外郎的孙子皆被革职投进大牢。原引应奏不奏例拟死刑。后走关系疏通太后为英和求情,道光帝特别开恩从轻发落,改为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三年后自卜魁城赦还。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和病故,年70岁。
  英和虽为满洲人,但倾慕中华传统文化,工诗文,善书法,其书法融合欧、柳,晚年自成一家,与成哲亲王、刘墉并名当世。兼长绘事,其妻萨克达氏亦善丹青。英和曾主持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嘉庆十五年(1810)英和刻有《松雪斋帖》六卷、《英煦斋家刻刘文清公书》帖等传世。其子奎照为道光帝时的尚书。其孙女索绰罗氏为咸丰帝妃嫔之一,光绪年问晋尊为婉太妃。
  《恩福堂笔记》上、下二卷,刻成于道光十七年,共记事一百四十六则。其中,《福佑寺》、《普度寺》、《大觉寺花木》、《腊梅寄养於极乐寺》等条,为好谈旧京掌故者,提供了一些《日下旧闻考》所不记载的材料。
  福佑寺位于北京北长街北口路东。建于清顺治年间,为清圣祖玄烨的避痘处。雍正元年(1723)拟分给宝亲王(乾隆帝)弘历作为私第。弘历未迁入,登基后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后曾数次重修。寺坐北朝南,外垣门西向。全寺共为三进。山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属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十六年(1927)改为班禅驻北京办事处。1980年后作过班禅驻京办事处。
  普度寺位于南池子大街东侧,普度寺前巷35号。其址原为明代东苑(又称南城、小南城)中之重华宫,南界在今缎库胡同。明末被毁,清顺治初年改建为摄政王多尔衮之睿亲王府。顺治七年(1650)多尔衮死于喀噶城。二月后追夺王爵,王府上缴。康熙三十二年(1693),缩小规模,将南部改建为缎匹库,北部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供奉护法神大黑天。乾隆四十年(1775)赐名“普度寺”,正殿名“慈济殿”,在正殿、山门两侧保留或兴建了行官院、方丈院、小佛殿及僧寮等。普度寺在清末至民国年间为军队或其他机构使用,只有山门、正殿、方丈院等保存较好,其余部分或拆或改,失去原状。解放后,中间部分为小学使用,周边进入居民,新建了大量平房。2002-2003年,政府投资迁出小学和住在寺界以内的168户居民,全面修复了台基、正殿、山门和方丈院北房,其余房屋基址在取得考古资料后回填保护,进行绿化,成为公共活动场所。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极乐寺位于海淀区东升乡五塔寺东约500米处,临高梁河。一说为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所建,另说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建。寺坐北朝南,原分三路,中路有山门、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后为达本和尚塔,东跨院是花园,有寄心斋、池塘等景观,西跨院为僧房。寺内曾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创建极乐禅林记》碑,为大学士严嵩撰书。碑阳刻有明万历五年(1577)《极乐寺护持香火坟茔碑记》。今存正殿和正殿耳房。位于北京极乐寺的国花堂,明朝时是观赏牡丹的好去处。尽管不是国花,但可能因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对牡丹情有独钟,因而极乐寺内的牡丹园被命名为国花堂。
  《恩福堂诗钞》有两种刻本,一种前有英和写于道光十一年的自序,计十卷,后附外集一卷,所收诗起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止於道光八年(1828),即自幼时至谪戍黑龙江前历年所作,共收492首。另一种亦题作《恩福堂诗钞》,但卷首又名卜魁集。所收诗为谪戍黑龙江后之作,起自道光八年(1828),止于道光十一年(1831),共收诗202首,不分卷,后附其子奎照《龙沙纪事诗》一首。两部诗钞,两种境遇,题材内容既殊,给人的感受自然不同。其在京中及各地游览时的抒情写景之作顿多,特别是有关北京名胜风景文物习俗的诗篇,如《极乐寺杂咏六首》、《神木行》、《长椿寺看菊》、《二闸泛舟》等,可以使人想见昔日的风光。在卷六有一篇题为《煤窑民》的古体诗,诗曰:煤窑民,嗟苦辛,自朝至暮伏岩穴,性命所托惟风轮,一轮半出地之上,蹴踏铁机资鼓荡;六轮相继置地中,时听风声若雷状。问民“厥制曾何庸?”民曰“此物居首功,人在气如鱼在水,一息或离生理穷……”。这首诗对当时京西土法开采下的鼓风机和窑工,做了极为形象具体的描述,并表达了作者的怜悯之心,这是一首难得的诗篇,自然也是一段很好的史料。《卜魁集》中的二百余首诗,是英和谪戍黑龙江往返途中及谪居卜魁城时的触事见闻之作。如《卜魁城》、《出勒汗歌》、《龙沙秋日十二声诗》、《龙沙物产十六咏》等,反映了当地物产及各少数民族习俗,给后世留下了极有价值的地方史和民俗学方面的资料。
  《恩福堂年谱》是英和自订的年谱,惟临终前数月行事,是由其子奎照等补成。年谱所记关于嘉庆十八年林清起义事,由于英和亲自镇压林清起义,其记载或比他书翔实可靠。所记嘉庆十一年,奉旨查办吉兰泰盐池一事,原委分明,对于了解清代的盐法,是很有用的资料。所记嘉庆十九年吴儆请开捐例,英和奉旨妥议具奏。在《年谱》中全文记录了他的奏议,这篇奏议,不仅可以了解到处于封建盛世末期清王朝的财政状况,也反映出英和在财政经济方面很有见识的主张。道光五、六年记奏请改行海运漕粮事,全录两次奏议,可补史志之不足。
  1991年10月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是由北京师范学院教授雷大受先生点校整理出版的。原刻本均无目录,为了读者检阅方便,点校者根据内容或诗题,编制了目录。在年谱中,逐年添加了谱主年龄及公元纪年。雷先生还为北京古籍点校整理了清奕赓著《佳梦轩丛著》。惜未能出版,便于1993年7月15日病逝。北京古籍出版社总编辑杨璐曾题挽联:“丛著须付梓,否则编辑何以为编辑;夜台望承风,看来先生毕竟是先生。”
其他文献
历数动力能源:人、畜、蒸汽、汽油,及之后的太阳能、氢、核……每一步都是人类扩大张力的结果。譬如马,从桀骜不驯到老骥伏枥,人类付出了漫长的驯化过程,才使足步远出。而瓦特使人类进入“蒸汽机时代”,心智也就更高远。  但人们却不知,第一辆蒸汽汽车是在中国制造的,更确切地说是在北京制造的。1672年,一位比利时籍传教士南怀仁,在北京制出蒸气动力机械装置,成为第一辆四轮蒸汽汽车。此时瓦特还没出生,比他制成的
在国内顶端客车市场已取得不错成绩的福伊特,正扩大它液力缓速器的产品选择范围,但接下来的问题显得极为迫切——提升产品的国产化率。
2011年10月30日上午,我突然接到系里老主任张琪玉教授的电话,他用极其沉痛而缓慢的语调说,我的恩师黄宗忠先生已于当日凌晨仙逝。惊闻噩耗,不禁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界失去了一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的设计要考虑山区各种复杂的因素确定设计方案,保证山区的道路建设的经济和安全。本文从道路的设计对山区道路建设考虑的因素做了探析。
4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汽车运动峰会”上,国际汽车运动大腕云集,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副主席、世界拉力锦标赛(WRC)主席莫里·钱德勒(Morris Chandler),世界冠军赛(ROC)主席兼国际传媒集团(IhiP)总裁弗莱德里克·约翰森(FredrikJohnsson)和A1中国赛车队总裁刘煜等纵论汽车运动营销。  实际上,汽车运动已越来越成为目前汽车营销非常重要的手
本文通过对排水管道接口的各种质量通病的叙述,分别从现象、危害、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病害情况,提供了事前预防及事后治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