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从学生的音乐感受出发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u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鉴赏是一种追求意境的活动。这种对意境的追求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之上的。因此,从学生的音乐感受出发,是音乐鉴赏有效教学的基础。音乐感受则是建立在学生听觉、视觉的基础之上,在不同程度的音乐兴趣和需要驱动之下,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感觉尤其是第一感觉,即为音乐感受。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要我將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我将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以此观照音乐鉴赏教学,可见音乐感受正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什么。
  音乐感受是对生活感受的萃取
  在当今,多元的音乐元素刺激着学生的听觉及想象,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刺激当中有着不少非音乐的结果。比如说:相当一部分内容消极的低俗音乐,却常常成为相当一部分高中学生的最爱选择。尽管这可以理解为学生舒缓沉重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毕竟其对学生影响更多的是消极一面。笔者以为:其与音乐鉴赏的教学主旨是有冲突的。从这个角度讲,音乐鉴赏教学中所注重的音乐感受,其实就是对学生生活经验中音乐认知的萃取。这里所说的萃取所具有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音乐鉴赏有益的元素提取出来,从而为音乐鉴赏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的第一课时“优美”教学,笔者在上课之初,提问,“何为音乐美?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来表达对美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自然而然举出了生活中的一些通俗音乐例子,并且说出了“音乐美,就是音乐给自己带来的刺激感受”之类。笔者注意到,当其说出“刺激”一词时,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呼应。说明这样的认识是得到了很多学生认可的。而在笔者看来,其与音乐鉴赏教学中所要表达的“音乐美的范畴与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的认识是存在较大距离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实施教学之前,萃取工作所具有的意义。笔者是通过实例分析与问题链的提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提供的实例有:先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回顾“知音”的典故;然后让学生听赏《牧歌》,并体验其中蕴含的内蒙古风情。然后提出系列问题:“你能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吗?你觉得应当通过哪些因素来感受音乐美呢?你觉得音乐美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这种教学实例加问题的方式,可以切中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成为萃取音乐感受的有效工具,并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引向专业层次。
  基于音乐感受的音乐鉴赏教学
  在上面所举的“优美”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原有的对“优美”的理解与音乐学科还是有距离的,因为学生此前建立的相关概念并非在音乐元素基础之上。因此,在欣赏《牧歌》时,以及在其后欣赏《月光奏鸣曲》《夜曲》钢琴曲时,笔者就结合上面的第一个问题“你能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吗”进一步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学习与认知过程:首先,音乐美不是简单的通过音乐对感官的直接刺激,这实际上是对生活中一些不当经验与认识的矫正;其次,音乐美是让人在音乐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提升,这就使得《牧歌》一曲中优美旋律的抒情,宽广悠远且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能够为学生所感受;再次,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美还在于其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品格,高中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过程,是静心欣赏音乐而让自己的精神纯化、净化的过程。笔者结合教材要求,让学生用“lu”音哼唱《牧歌》第一段的曲调,要求课堂不出现任何其他的声音,就只能轻声地哼唱,学生自然而然就走入该曲情境,从而促进了学生对该曲的认知,并在其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品格。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应当通过哪些因素来感受音乐美呢?”结果发现,由于上述环节的教学,学生此时大多意识到:音乐之美,首先在于旋律的“美”,因为旋律美能够迅速将欣赏之人带进音乐之境;音乐之美还在于节奏美、音色美,因为学生发现《牧歌》中的广板、《月光奏鸣曲》中的慢板、《夜曲》中的行板原来具有节奏美的意义;而不同乐器所表达出来的曲中之意,不同的曲意所选择的不同乐器,原来具有引人入境的含义。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你觉得音乐美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就实际上得到了解决,因为学生此时已经作出了“音乐美其实就是一种能够净化心灵”“音乐的美在于让人的认识与正确认识形成一种共鸣”的判断,这种语言背后隐藏的默会知识,其实就是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
  音乐鉴赏提升音乐感受能力
  美学中有“期待视野”理论,引用到音乐鉴赏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在自身潜意识中的音乐欣赏需要作用之下,对自己所喜爱的音乐的一种期待。事实证明,“期待视野”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仍然以“音乐的美”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初步接触不同形式的美的音乐时,当学生沉浸于优美的音乐、感动于壮美的音乐、感动于崇高的音乐、悲喜着悲喜音乐时,当学生走出音乐进而将音乐意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时,他们就会真正用心去感受音乐,用心去解读音乐,从而满足了自己的“期待”心理,进而可用音乐之境去影响自己的生活。在笔者看来,这就是音乐感受的宽泛含义,也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金山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国企工程建设前期的工作是一个拟建工程的论证过程,对于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结合国企的发展情况,拟定合理的工程资金,实现资金上的合理性以及共赢性,加强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规律等,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往往是说实验多、做实验少;教师演示多、学生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这样做的结果,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新的学习观,强调素质的动态性与发展性,把学生素质的发展作为适应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率越来越高,中小学中的独生子女比率也逐年增加。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家长的溺爱下成长,很少受到意志力方面的训练。正因为缺少意志力锻炼的机会,使得很多中小学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独立性去应付遇到的困难。一旦身处困境,他们往往是寻求家人的帮助。因此,现阶段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意志力的训练。中长跑训练和比赛,对一个人的耐力和坚毅品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让中小学生接受中长跑训练,能够让学生
最近,北京推出的一系列剑指择校热、促进均衡、公平的招考新政,在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让相当一部分原本处于招生优势地位的校长不爽:面临诸多失去优秀生的“优选权”之后的办学挑战。  其实,任何深水区的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某些痛点,面对此番改革组合拳,有些校长产生若干不适、焦躁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应激反应。但反过来想,在高等教育都已走向普及化阶段以后,基础教育也理应转变“抢生源”“重视尖子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医导引术用于慢性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就诊的慢性冠心病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将成为人类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且不可或缺的信息空间。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充斥了大量的有害信息,所以需要强有力的措施
电路图是电子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是指导设备使用、维修的重要技术资料。阅读电子电路图是电子设备维护人员的一种基本能力,只有看懂了电路图,才能进一步对电路进行测试、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学生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体身心潜力。近年来,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比率越来越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大理市下关二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好心情工作室”实践为例,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追溯教育背景,探讨导致学生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继而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方法与策略。  心理
教育之根本,应该是通过环境的“场”与教育者的“魂”将一种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影响下,能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具有沉静之气、开阔之气、坚韧之气,成为一个富有担当,能应对周围环境变迁的人,从而回归教育的真实美好,以教育者的底蕴涵养学生的心灵,这就是学校文化精神之所在。基于这种认识,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自1983年建校至今历经3任校长,经历31个春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校师生共同努
在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牵扯到的知识面较广,理论知识相对繁杂。“似懂非懂”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时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结合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激发其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度理解和学习。  一、合理设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