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信息的传递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中考物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信息必须通过传播才有实际意义.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电话、手机、电视、网络等.但是,在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却很少.信息传递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的信息传递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借助器物、声光现象传递
  以物示意 我国云南省境内有个别少数民族部落60多年前尚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他们有着原始的通信方法:在景颇族,人们把辣椒送给朋友,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麻烦.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大概是采取以物示意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一种常见的原始信息传递方法,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应用广泛且年代久远.《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事情.
  击鼓鸣金 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早就为古人所用.殷商时代,敌人多在西方和北方.一旦出现敌情,守鼓兵丁立即敲击大鼓,鼓声频传,一站接一站,把外敌入侵的紧急军情,迅速向天子报告.春秋多乱之时,这种用鼓声传递信息的方法,更是成了作战通信的主要手段,有效地起到了通信联络的作用,确保各国能及时联防,共同对敌.我国古代曾使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来指挥战争.利用战车作战时,主将和各级将领的车上都横悬着鼓,其余的战车必须按照主将的鼓声冲锋.通过整齐沉重的鼓点来表示冲锋的意图及节奏,用能够穿透整个战场的金属锣声来传达撤退的命令.
  烽火通信 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历史上,周幽王为了讨得美人褒姒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这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秦始皇以后,在万里长城上每隔十里即筑一烽火台.这样,点燃薪草之后,烟雾腾空,可把紧急警报传到很远的地方.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火报警的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第二阶段:借助信鸽、风筝传递
  信鸽传书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我国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苏武的“鸿雁传书”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这只虚拟的大雁后来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三阶段:邮驿传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的需要,依靠畜力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传递官府文书的更为严密的驿传制度和烽燧报警配合使用.
  乘马传递叫做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
  西周时期,为了适应周王同诸侯之间联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备良马周车,专门负责传递官府文书,接待来往官吏和运送货物等.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意思是说,他所提倡的道德学说,比邮驿传送命令传播得更快.可见当时的邮驿通信不仅已相当完备,而且速度也已相当快了.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为确保政令的及时传递与反馈,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车同轨,书同文”,在各地建立了发达的邮传机构(主要有邮、传、亭、驿)等.另外,秦王朝还首次制定了公文传递的法规——《行书律》,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汉代开始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当时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是三十里设一个驿站,全国有驿站一千多处,服役人员约五万人以上.邮驿分陆驿、永驿、水陆兼办三种.驿马一天传递三百里以上.
  宋代邮驿实行了两项改革:一是邮驿军事化;二是建立急递铺,规定递送文书每天五百里.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陆游的诗:“铃声从西来,急得潦周州书”,就是指急递书信.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件的通信机构——民信局.在明永乐年间湖北麻城市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组织称“麻乡约”.后来就形成了专业的民信局.“民信局”是一种私人经营的商业性组织,民信局先由沿海铅江通商的城市开始,逐渐发展到全国.
  清代邮驿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清朝中叶以后,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就逐渐被淘汰了.
  综上所述,古代信息主要利用交通工具传递,构成了古代信息传播网.而交通条件的好坏制约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岁月流转,现如今那些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绝大多数已被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方式所取代.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3/4肾切除、5/6肾切除、腺嘌呤灌胃、单侧肾上、下极结扎、单侧肾上、下极结扎并外侧冷冻5种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的稳定性,初步探讨大黄游离蒽醌对CRF的药效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Ⅰ(腺嘌呤)组,模型Ⅱ(3/4肾切除)组,模型Ⅲ(5/6肾切除)组,模型Ⅳ(单侧肾上、下极结扎)组,模型Ⅴ(单侧肾上、下极结扎并外侧冷冻)组。造模4周、8周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重变化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慢性胃炎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胃镜像与中医辨证分型、舌象的关系,以揭示慢性胃炎宏观辨证与微观诊断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中医辨证中可探索的客观指标,为指导
一、磁体常识  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最初的磁体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我们叫天然磁体,后来人工制造的磁体我们叫人造磁体.磁体按磁性保持时间可分为永(硬)磁体(能够长期保持磁性)、软磁体(磁性与极性会随所加磁场的磁极性而变化);按形状分为条形磁体、马蹄形磁体、磁针等.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南极(S极),一个磁北极(N极).磁极间的相
随着无线通信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想脱离各种“线”的束缚,就连手机的充电都想摆脱电线的束缚.无线充电?看似天方夜谭,目前最新的iPhone手机就做到了,手机无需在手机上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