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网页设计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网页设计中运用“项目导向教学策略”。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诉求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关键词: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 《Web网页设计》 应用
《Web网页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只有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以项目为导向,将学习内容重构为项目任务,才能以此来驱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项目导向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按照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业务流程来设计学习的过程,将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应用项目导向教学策略,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岗位意识,又能以学生间的设计竞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1.项目导向教学策略的内涵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1]项目导向教学策略,也称“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讲解。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首先要求教师对于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其次,教师要有设计能力,依照教学内容设计出项目方案,创设教学情境。再次,教师要有总体的驾驭能力,要有预见性,提前预见任务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都能够有序进行。最后,评价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正确的评价能够保证下次任务的正常进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由传统的听众变成了项目的策划者、计划的制定者、问题的讨论者、角色的扮演者、成果的拥有者。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2]
2.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1把握“知识的解构和重构”的教学设计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是以项目活动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任务的具体要求,对于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新的理论框架,并进而制定执行计划。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能够督促学生自主地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术,全面构建一种新的信息学习范式,能够引导学生参加项目作业设计,主动完成基于工作任务的全部学习过程。
项目的划分也就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划分出学习领域。姜大源教授认为,“学习领域”导向结构化就是工作过程导向的结构化,学习领域是一个由目标界定、内容和学时标准描述的主题单元,它是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导向的。每一工作过程的提出都要与其相关的专业科学的解释相关联。在学习领域内,主题单元也可以按专业科学的观点考虑。[3]所以,基于项目导向的这门网页设计课程一方面要理解性地放弃学科传统意义上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为了认识关联性,要确保在几个学习领域内和整个学习领域中职业专业内容的客观逻辑性。
2.2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项目的划分为学生设计了一个个学习的情境。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首先教师的指导性和计划性在先,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师指导各项目组,落实围绕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而设计项目,同时去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向主动、自主、探究、应用性学习方向上转变,在网页设计课中通过自行地调查、搜索、收集、处理加工信息后独立进行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设计“任务”时,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和激励学生前进。[4]
例如让学生进行网站设计,教师就应该在学生制定好网站设计基础上,通过课堂讨论列出将要实施的网站方案,成立项目小组完成网站。在教学中把网站设计分成若干个小的项目作业。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分别去完成各个项目作业。教师给学生下发项目任务单,学生就能够根据任务单的各项具体任务进行操作和学习,以及查阅相关的知识。表1如下:
2.3选择多样性合理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就是无形的指挥棒。[5]目前高校的评价机制很多,但我认为,学生在完成网站设计后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综合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通过自评,可以改进项目的设计,使项目更趋于合理。随后进行互评,学生的互评能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自身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教师对各项目组的网站进行综合评价,这一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思考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把书本上的理论变为灵活的应用。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点面结合、温故知新。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思考问题和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是一种值得不断研究探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09-111.
[2]仲文祥.由德国“行为导向教学”引发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4-6.
[3]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4]吴娟.浅议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J].现代校长,2006,(9):39-40.
[5]肖岁利.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6):218-219.
关键词: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 《Web网页设计》 应用
《Web网页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只有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以项目为导向,将学习内容重构为项目任务,才能以此来驱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项目导向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按照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业务流程来设计学习的过程,将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应用项目导向教学策略,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岗位意识,又能以学生间的设计竞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1.项目导向教学策略的内涵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1]项目导向教学策略,也称“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讲解。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首先要求教师对于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其次,教师要有设计能力,依照教学内容设计出项目方案,创设教学情境。再次,教师要有总体的驾驭能力,要有预见性,提前预见任务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都能够有序进行。最后,评价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正确的评价能够保证下次任务的正常进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由传统的听众变成了项目的策划者、计划的制定者、问题的讨论者、角色的扮演者、成果的拥有者。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2]
2.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1把握“知识的解构和重构”的教学设计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是以项目活动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围绕项目展开实践活动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任务的具体要求,对于所讲授的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新的理论框架,并进而制定执行计划。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能够督促学生自主地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技术,全面构建一种新的信息学习范式,能够引导学生参加项目作业设计,主动完成基于工作任务的全部学习过程。
项目的划分也就是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划分出学习领域。姜大源教授认为,“学习领域”导向结构化就是工作过程导向的结构化,学习领域是一个由目标界定、内容和学时标准描述的主题单元,它是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导向的。每一工作过程的提出都要与其相关的专业科学的解释相关联。在学习领域内,主题单元也可以按专业科学的观点考虑。[3]所以,基于项目导向的这门网页设计课程一方面要理解性地放弃学科传统意义上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为了认识关联性,要确保在几个学习领域内和整个学习领域中职业专业内容的客观逻辑性。
2.2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项目的划分为学生设计了一个个学习的情境。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首先教师的指导性和计划性在先,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师指导各项目组,落实围绕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而设计项目,同时去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向主动、自主、探究、应用性学习方向上转变,在网页设计课中通过自行地调查、搜索、收集、处理加工信息后独立进行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设计“任务”时,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和激励学生前进。[4]
例如让学生进行网站设计,教师就应该在学生制定好网站设计基础上,通过课堂讨论列出将要实施的网站方案,成立项目小组完成网站。在教学中把网站设计分成若干个小的项目作业。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分别去完成各个项目作业。教师给学生下发项目任务单,学生就能够根据任务单的各项具体任务进行操作和学习,以及查阅相关的知识。表1如下:
2.3选择多样性合理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校教学评价体系就是无形的指挥棒。[5]目前高校的评价机制很多,但我认为,学生在完成网站设计后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综合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通过自评,可以改进项目的设计,使项目更趋于合理。随后进行互评,学生的互评能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自身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教师对各项目组的网站进行综合评价,这一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思考
项目导向教学策略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把书本上的理论变为灵活的应用。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点面结合、温故知新。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思考问题和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是一种值得不断研究探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09-111.
[2]仲文祥.由德国“行为导向教学”引发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4-6.
[3]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4]吴娟.浅议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J].现代校长,2006,(9):39-40.
[5]肖岁利.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