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提起寫作,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其实,写作本身也没有多么深不可测的学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字,慢慢地培养学生具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教师要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写作回归生活。
  关键词:真情实感;源头活水;回归生活;观察;提炼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分值占据了语文整张试卷的半壁江山。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理由不重视它。但是无论怎么重视,提起写作都是让教师头疼、学生害怕的事情。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应该写的东西,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疲于奔命地批改,也没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其实,写作本身也没有那么多高深莫测的学问。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作文就没有那么难了。
  一、让真情实感充盈学生的笔端
  翻开学生的文章,里面不缺乏华丽的辞藻,也不缺乏靓丽的表达技巧。但给人的总体感觉却是空洞无物,不能引起读者情感的涌动。其实,文章内容的真实、情感表达的真切往往比文采和技巧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是自我心灵的对话,不能自欺欺人。时下,一些学生受时风影响和利益驱动,为文造情,无病呻吟,过于矫饰;一些学生作文内容枯竭,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的虽然会为一些事物感动,但是表达时却忽略真情实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我手写我心。”作文要情真意切。文章终究是给别人看的,总要如泉水般清澈明净,才能让人喜欢,让人流连。在作文中,内容和情感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方法技巧是其次的。作文首先需要的是有东西可写,有情感需要表达,而这些东西是从心底里奔涌出来的,不做作,不虚伪,甚至也不雕琢,清清爽爽,一派自然。鲁迅先生称赞刘半农的文章便是以“小溪”作喻,说它虽浅,但不“浑浊”,“清澈见底”。教师教学生写作也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要把作文讲得多么地高深莫测。作文亦需求真就可以了:写真景,言真事,抒真情。在真实基础上写出的文章,才是真情的流露,才能真正打动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可见求“真”在为文当中的重要性。
  二、让写作回归学生的生活
  回想这几年的高考作文,一篇《战胜脆弱》让百分之七以上的考生父母悲惨地死了一回,一篇《拒绝平庸》让阅卷教师惊讶地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考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穷苦孩子。在为学生作文的矫情和“假大空”感叹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其中的原因。这一代学生从小是伴随着电视、游戏机长大的,更使得许多学生疏离了现实生活。经验的荒芜、“地气”的缺失,让学生如何去思考人生取向、道德价值问题?于是乎,故作高深、假大空、故作矫情的文章就出现了。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只有写作主体通过亲历、亲为、静思、回味等生命体验的诸多形式,才能不断地储蓄情感力量,并在持续的沉淀中升华为可能迸发的高昂激情”。也就是说,有真切的生活体验,才会有最真切的感触,闭门造车是写不出打动人的文章的。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本身。”想要指导学生写作有真情实感,就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将作文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接“地气”,有最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才是写出真情实感作文的源头活水。
  善于观察是写作回归生活的前提。观察是一种通过感知有意识地采集材料的知觉活动。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认为:“眼出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法国大文豪福楼拜也非常重视观察的作用,他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观察要捕捉特点。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因为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二是观察要加强情感体验。观察者在观察中一定要加强情感活动,精细地体验这种情感活动。善于观察是写作回归生活的前提,但对于观察所得的材料,还要做进一步的提炼,应该选择那些最有价值的材料去表现文章的主旨和中心。选择材料必须以能否表现主题为标尺来决定取舍。其实,观察与提炼也并非难事,只要学生有一双慧眼就能做到。
  下面是《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中小作者穆鹏写的一篇《夏日鱼塘》中的一个片段,笔者认为写得特别成功,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作文材料。
  墨绿色的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得清新灵动。那翠玉般的绿色,映着阳光,带着几丝明亮。水浅的地方,阳光直射水底,照在光滑的石头上。石上的几只螃蟹,懒洋洋地移动着。蝌蚪大小的鲫鱼苗一群群地游来游去,时而靠近螃蟹,时而游向水面,它们似乎有说不出的快乐。微风荡漾,湖面上的细小水纹,一层推一层,一折涌一折。阳光洒在布满水纹的湖面上,金光闪闪,波光粼粼,就像金粉浮在水面上一样,颇为壮观。几片黄叶漂浮在水面上,随风向远方移去,就像大海中的小船。
  在这个很小的作文片段中,景物被描写得细致入微,平静的湖面下面有鱼在游动着,寥寥几笔就写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成功片段的背后首先就是小作者的对生活中鱼塘细致入微地观察,没有这种亲身经历,没有自己的亲身感受是写不出这么细致、生动、具体的景物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