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及其类型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服栽培稻不同亚种间杂种F1的不育性是有效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前提。本研究选择了籼粳两亚种不同生态型的19个水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它们之间杂种不育性的表现特点及遗传特性。试验按p×q设计进行,以籼稻作为母本,共配置了90个籼粳交组合。调查了各组合F1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组合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都存在显著的差异。(2)花粉育性和胚囊育性分别由不同的遗传系统所控制,两者共同决定小穗育性的高低。(3)起源于我国华南的籼稻品种比具有国际稻血缘的籼稻品种与粳稻的分化更远。(4
其他文献
采用U型振荡管密度仪测定LiB(OH)4(质量摩尔浓度为0.03~0.97mol×kg^-1)和LiB5O6(OH)4(质量摩尔浓度为0.03~1.13mol×kg^-1)溶液在288.15~323.15K下的密度,分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