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谐校园的建设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任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载体、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态度;教学载体;思政课
  作者简介:梁文博(1982-),女,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助教。(陕西 宝鸡 721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4-0154-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法律修养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作为一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教师,笔者谈谈对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一、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首先,必须提高任课教师对自身教书育人双重职能的思想认识。作为一门教育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任课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如果对学生在课堂上接电话、打瞌睡、聊天或上课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只会摇头叹息,埋怨如今学生素质太低,而不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管理,那么学习这门课程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并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条件,举事例、讲道理,使学生产生羞愧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诠释“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伟大称号。
  其次,要提高任课教师自身修养,为人师表,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没有高尚的品行是不可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的。教师应有事业心、责任心、平常心。事业心就是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光荣感。责任心就是真心地关爱学生,公平客观地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向着积极、乐观、上进的方向发展,只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带动起工作的热情。平常心就是让教师和校园成为远离现代社会金钱至上观念的一方净土,教师如果只想赚钱,就不能安心教学,就会引发学术腐败、抨击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专心做好学问、教好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培育职业道德》中的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诲人不倦的职业态度,通过言传身教的模范示范作用成为学生学习和尊敬的师者。
  二、树立新型学习理念,开展创新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认真备课非常关键,要求教师必须勤奋进取,实事求是,多读书,积极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搜集的案例要有说服力、时代感,要贴近生活、分析准确,更要不断更新,切忌年年岁岁花相似。现在,很多青年教师喜欢在网上下载教学课件,简单地共享他人的教学成果,这种没有通过学习和思考产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而且会影响教学效果。
  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讲课时不能只是单调地将概念塞给学生,应多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从学生关注的事件中、从社会热点话题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把课本中枯燥的教条转化为学生爱听、爱学的知识和道理。创新性教学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教学,应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学习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实践中与教学内容发生深层次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健康积极人生观的渗透。
  三、注重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
  当代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主观能动性群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对教育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反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德育理念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将这些优秀文化思想内化为个人修养,成为指导个人言行的指南呢?必须把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首要任务,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塑造完美人格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通过大量事例如影视文学作品、励志人物宣讲,挖掘作品中渗透的真、善、美,使学生在看、听、读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教育。
  例如,在课程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授课中,通过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在家庭屡遭变故的情况下,12年来克服重重困难,自立自强,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带着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边求学边打工的感人事迹,使学生理解和体会责任、自强、仁爱,既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蕴含着现代文明的时代特征,应以洪战辉为榜样,自觉继承、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通过介绍白芳礼老人从74岁开始蹬三轮车资助贫困生,15年为教育无偿捐助35万元而自己却生活贫苦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不要忘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特别是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当尽最大努力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文科、理科、艺术类学生由于各自的专业特点以及性格上的鲜明差异,对事物的理解方向和关注焦点也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设计不同的切入点来选择分析案例,这样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不道德、不协调的负面报道充斥着纸醉金迷的演艺界,和那些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相比,现在的一些演员和歌手已不再把“艺术为人民服务”作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在课程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通过介绍青年歌手丛飞用自己的歌声唱响贫困山区,用自己的爱心资助贫困儿童,宁愿借钱也不放弃资助孩子,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耽误孩子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明白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生追求的境界及其实现程度,取决于对社会的奉献程度。特别是引导艺术类学生立志做人民艺术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哪怕尚不完美的歌声和舞姿,勇敢地登上身边的舞台,把艺术的魅力和自己的爱心撒向需要帮助的人,把敬老院、孤儿院、农村中小学变成自己发光发热的舞台。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产业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在《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节中,通过介绍特困大学生唐勇军为完成大学学业,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活,同时还兼济他人的苦乐生活,说明一个意志坚强、勤奋进取的人,家境再困难也不能阻挡他实现自己的梦想。贫困大学生更应端正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要使他们明白在生活中奋起,苦难也会变成一种幸福,在困难中乐观,精神也是一种财富。
  目前高校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的助学体系,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因种种原因,不能按时还款,这种诚信缺失的行为让人心寒。在《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节中穿插大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受到资助的大学生要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现在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感恩教育和家庭孝道教育尤其重要。在《树立家庭美德》部分,通过感人的案例,说明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在父母生日时送去祝福,在父母生病时给予照顾,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他们、少麻烦他们,这些有没有做到、能不能做好,让学生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反省。
  这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容易产生共鸣。相比之下,法律基础部分比较难讲,目的是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要让学生喜欢听讲法,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运用实例分析介绍法律常识,避免法律误区,教导学生要遵循正确的程序实施法律行为,并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四、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强调学以致用、学习与实践结合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重点。目前,高校的教育实践环节存在很多不足。学生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脱节,社会实践机会少,时间滞后,条件不匹配,内容往往与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一致。即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做不到人人都亲自动手参与,这样就导致学无所用,使学生在专业学习时不能准确把握社会需求方向,在就业中更缺少基本经验。同时,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计也需要改进,应加强直观教学和示范操作表演,组织师生共同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课题案例和方案的分析讨论,尽量把实践教学时间设置在周末或穿插于课程教学间隙,做到边学边用、边用边想。
  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可利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影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主法制纪律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认同。今后需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案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直播稻田化除通常采用“一封、二杀”的方法,具体措施及适用药介绍如下。土壤封闭处理适合直播稻田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除草剂品种很多,其中防除千金子、稗草等禾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