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军事驻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蒙古地区的军事驻防是清代全国八旗军事驻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清朝北部防线的关键,又是控制蒙古部族的有效手段。清廷在设置这些驻防时均是经过全面布置,寻找合适时机,选用既忠于清廷又熟悉蒙古、易于被蒙古接受的大臣,开始是蒙古人,后来逐渐换成满人,这点与内地驻防有很大差别。八旗驻防与蒙旗之间的关系也与内地有很大差别。
  关键词:清代;蒙古;驻防
  清代从自己的统治需要出发,从入关开始,逐步建立起针对全国的军事布控——八旗驻防制度。清朝入关以前与蒙古诸部结盟,蒙古与清廷关系特殊,在清代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绥远城将军、归化城都统、定边左副将军等的存在证明,蒙古地区设防严密。基于以上原因,那么,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清代蒙古地区军事驻防的一些特殊性。
  一、蒙古驻防是清代全国八旗军事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廷在全国范围内分兵驻防,逐渐形成了长城防线、黄河防线、长江防线。从康熙朝平定三藩后至雍正朝,直省驻防建制确立,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全国范围的八旗军事驻防体系,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是对内地各省汉族人民,尤其是南方抗清势力的镇压体系,这是康熙经营的重点,也在康熙朝基本完善。第二个是为对付蒙古特别是蒙古准噶尔部而于长城沿线设立的控制体系,康熙中叶以后逐渐成为重心。第三个是对自己的故乡东北开始注意,着手建立边疆驻防体系,这一体系的最后完成是到乾隆朝。”
  在定宜庄先生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清代全国八旗驻防中,蒙古驻防不仅是全国军事驻防的一部分,而且是形成北疆防线的重头所在。
  二、蒙古地区军事驻防注重维护蒙古民族感情
  (1)蒙古八旗驻防的设置时机。蒙古地区所设八旗驻防分为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地区八旗驻防主要包括定边左副将军、科布多办事大臣、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 等;漠南八旗驻防主要包括绥远城将军 、归化城都统、察哈尔都统等,这几个八旗驻防大臣的设置大多是清廷利用当时的军事形势,以各种名目设置。例如,漠北定边左副将军的设置是利用征伐準噶尔的时机,以军事行动需要为名设置的,后来这一职位一直未撤,转称为“驻防”。再如库伦办事大臣的设置是借“阿睦尔撒纳事件”和“撤驿之变”之机设置的。科布多参赞大臣是借平定准噶尔的机会设置的。漠南绥远城将军是借准噶尔犯北之机,在预防准噶尔的军事行动中设置的。与内地八旗驻防设置相比,这些驻防职位的设置更加缓和,更加注重蒙古盟旗部族的反应。
  (2)蒙古八旗驻防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蒙古地区设置八旗驻防时大多都是先以军事行动需要设置职位,以蒙人为任,逐渐演变,更替为满人任职。如漠北定边左副将军,开始设置时并未言明为固定驻防,以策凌父子任职,似乎是父子相继,然而阿睦尔撒纳事件中清廷寻得借口换掉策凌家族之人,明确其为流官本质。再如库伦办事大臣,起始以蒙古人桑斋多尔济以喀尔喀郡王身份兼喀尔喀副将军,逐渐行驻防职责,又以桑斋多尔济在喀尔喀所为所行艰难,派满族大臣入蒙支持,慢慢演变成为固定驻防职位。
  (3)蒙古八旗驻防有的设有满、蒙两缺。八旗驻防设在蒙古,必然会与蒙古部族产生很多联系,处理一些与蒙古部族有关的事物,而且,在蒙古地区所设八旗驻防的所属兵丁大多是当地蒙古族兵丁,为处理事务、管理兵丁方便,更为使这些八旗驻防易于被蒙古部族接受,在蒙古地区的八旗驻防中库伦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均有满、蒙二缺。这是在其他民族地区没有的。
  三、蒙古地区八旗驻防的多重作用
  (1)蒙古地区八旗驻防充分利用蒙古族兵丁。内地八旗驻防兵丁基本上是自京师派遣,这些兵丁主要依靠朝廷所发钱粮为生,间有少量旗地。而蒙古各驻防兵丁,则大多是将当地蒙古族人民编旗纳入佐领而成,他们既未离开故土,也并未脱离生产劳动,始终保持着亦兵亦牧的生活,清廷发给他们的钱粮是极少的。这不仅使清廷节省了大量养兵的军费,也将蒙古族青壮年纳入了一种比较可靠而严格的管理当中。
  (2)蒙古地区八旗驻防有多重作用。蒙古地区八旗驻防的主要作用有四:其一,控制、镇压当地人民。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的恐惧和控制历朝都存在,清朝也不例外。沉重的封建剥削、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矛盾都时常激起人民的反抗。驻防军事力量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当地治安的一种震慑性维护,当出现人民反抗时,距离较近的驻防部队可以快速到达现场进行镇压。例如,定边左副将军和库伦办事大臣对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的监控。其二,为清廷的各种战争提供兵源。驻防部队是经过组织训练的军事力量,当战争爆发时,他们就成为可调拨的武装力量。蒙古军事驻防力量在很多战争中都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其三,防御沙俄侵略势力,守卫边疆,保卫国土。蒙古地处边疆,与沙俄接壤,而沙俄一直对蒙古虎视眈眈,所以蒙古地区的军事驻防自然就有了守卫边疆、抗击侵略、保卫国土的任务和作用。例如,库伦办事大臣的职责中就有一项是定期巡视边界卡伦。其四,处理一定的边界事务。在与沙俄接壤的地方,特别是双方互相贸易往来的地方,如恰克图,与沙俄边界贸易事务就归库伦办事大臣管辖。
  四、驻防大臣与蒙旗之间的密切关系
  内地八旗驻防,最高长官为将军,其下设副都统,与地方总督、巡抚等基本上相对独立,互不干涉。而蒙古地区不设督、抚等地方官,驻防大臣与蒙旗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在漠北喀尔喀蒙古地区,驻防大臣与盟旗札萨克职责是有明确分工的,“乌里雅苏台将军,系办理边疆、巡察四部落台卡之职”,而且明确规定“将军参赞既不管理游牧事务”,蒙古贵族担任的“四部落盟长向例会盟办事,属下科派马匹牲畜钱粮等项种种浮费”,“一贼盗人命等案,该扎萨克呈该盟长报院定夺”,归理藩院管理。但是又规定“如有不秉公办理,或被人控告,或经将军等参奏,照例治罪”,即驻防大臣有权参奏。
  其实蒙古地区的驻防大臣对蒙旗事务的参与要比这多很多。特别是内属蒙旗,驻防大臣基本上是内属蒙旗的最高官员,内属蒙旗官员的举荐、案件的审理甚至于旗务的处理均需经过驻防大臣,而且内属蒙旗事务要由驻防大臣上奏朝廷。
  当然,清廷除了在蒙古地区设置八旗驻防,对蒙古的防控还表现在于蒙古周边广泛设置驻防,加以防范。清廷自康熙时期开始直至乾隆时期,东起辽东,西迄甘凉,从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到京畿左、右翼各驻防点,密云、山海关、察哈尔、热河、绥远城至榆林、庄浪、甘州、凉州、肃州、宁夏一线,大大小小的驻防大臣对蒙古形成了全面的包围防线。
  蒙古地区的八旗驻防形式多样、布置严密,清统治者已将其编入八旗驻防网络,这一网络既包括蒙古地区所设的八旗驻防,也可以扩展到清廷在蒙古周边设置的诸多驻防对蒙古部族的监视与防控,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我们明确感受到清代满蒙关系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清实录[M].北京: 中华书局,1986.
  [2]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试题库建设是考核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试题库可以有效测评教师的教学质量,推动以考促学,建立优良的教风学风。文章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为例,分析试题库考核的优势,并逐步探索如何建立规范、标准、科学的试题库。  关键词:高职高专;施工组织;试题库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高专试题库
摘 要: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对农村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聋哑学生提供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中能够顺利融入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成为聋哑学生与外界之间进行手语交流的桥梁,而外界当然也包括聋哑学生的家长。但当前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对开展聋哑学生手语亲子教育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具体分析,文章作者提出了农村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聋哑
一、民國初期女子体育发展状况(1912—1927年)  19世纪末期,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努力寻求救国的真理,他们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为救国指导思想,其中包括被人忽视已久的体育。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急剧发生社会转型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效应为女子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20 世纪初,革命人士也开始认识到女子解放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
摘 要:现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孩子们也不例外,再加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逆反心理普遍存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逆反心理,探究化解逆反心理的措施。同时,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积极配合,齐心努力。  关键词: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青春期是一个人知识技能、思想道德、身心
摘 要: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大学师生服务的重要使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而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文章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究在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是以何种方式去适应并随着环境改变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文章主要是通过管理学创新理论的研究思维,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实际情况,对高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