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智慧的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程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已成为了我们教师的共识。关注课堂,创造智慧的课堂,让每一个课堂都缤纷,让每一堂课都精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是教学的原动力。作为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经历自主操作,点燃思维火花
  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例如:“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它特征。课堂上,先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有的猜测是正确的,如:平行四边形对角可能相等,对边可能平行而且相等。也有不正确的猜想: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并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想方设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课前,也预设了一些可能出现的方法,例如:通过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进行比较;把角和边拓下来进行比较;还可以沿对角线剪下来,然后旋转后重合,验证对角相等,对边相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先把平行四边形按右边的方法折一下,然后再沿虚线对折后,发现对角相等。这种方法是老师史料未及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还有一个同学验证对边相等时的回答也很精彩:卷起来比一比,短的一组对边能重合,说明对边相等。但用这种方法比较长的一组对边时,操作起来很困难,试了几次没有成功,所以比较长的一组对边我是把图形剪开后,再把这组对边重合,然后比出来的。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坚持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将不断趋于活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遇到困难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改变思路,调整方案,使学生在智力和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其次,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学习潜能
  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在“直线、射线和线段”这堂课上,老师请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由此引发了一段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质疑和争议。
  一位学生提出:“拉直的头发是线段。”
  立刻遭到强烈的反对:“头发是可以不断长长的,所以不是线段。”
  “为什么一定就不是线段了?掉落的头发它还长吗?不是线段吗?”第一位同学的观点有了支持者。
  于是,达成共识:“掉落的头发是线段。”
  接着又有了对继续生长的头发的争议:“头上还在继续生长的头发是直线,因为它在不断延长。”
  “不对,头发的一头在长,另一头不长的,所以是射线。”分析地挺有道理。
  “那么,端点在那里呢?”又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于是有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在发根,你看发尾的一头总是不断延长。”“我觉得端点应该在发尾,其实真正在不断延长的是头发的发根,因为头发是在发根的部分不断长长的。”这一观点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
  其实就头发而言,它总有不长的一天,所以它最终还是线段。而直线和射线,它们只是抽象的概念,只能存在于人们关于无限的想象中。最终,老师的点拨为头发的问题画上一个句号。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辨析,不仅增强了大脑皮层对这直线、射线、线段这些概念的刺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用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每个问题的习惯,突破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到发展。
  第三,融入生活元素,体現学习的价值
  学习数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数学的价值,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周长与面积”这堂课上,安排了两个环节:环节一:要求学生用12根火柴棒设计、拼搭“孔雀苑”的平面图;环节二:用火柴,设计、拼搭一个6平方米的花坛的平面图。鼓励学生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最终发现周长长短和面积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学生可能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具有现实意义。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很踊跃,考虑问题视角也很独特。
  把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过了一把“设计师”的瘾。体会到做为一名设计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审美标准、资源的节约、空间的利用、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此过程中教学目标也顺利达成。
  理想的课堂洋溢着智慧和民主,所培养的学生也是聪慧的,具有思辨能力的。但是,伴随而来的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这样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力,点在需要时、化在关键处。让课堂绽放更多的精彩。
  【作者单位:上海市同济大学实验学校 上海】
其他文献
课堂评价用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教师以口语形式,对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做出的即时反馈性评价。它具有针对性、指向性,是旨在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教学言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要不断变换表达方式和评价的角度,或是一句赞叹,或是一句玩笑,或是一句名言。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
摘要:机械设计是机械设备开发过程最重要的—个环节,其设计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最终使用情况。摸索出先进实用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机械设备的设计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因而使得机械设计技术备受科研人员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1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面临的形势  1.1 现代机械设计方式的发展历程  迎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在机械设计理念的重要要求,实现机械设计工作的现代化标准。同时要
塑胶制件除了成本低廉,其还有理想的设计性能。并且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塑胶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笔者根据自己日常的研究发现,从塑胶件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两方面来具体的阐述
一、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出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及与其他信息老师的交流,发现在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学生所处环境
古人曾这样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
摘要:  机械设备故障的产生,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磨损现象,机器的表面不断受到冲击、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作用而导致严重的磨损。机械设备的磨损会造成机械的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金属表面层发生变化,降低了机械生产的精度,严重了会引发机械故障的发生。机械的磨合、磨损问题是由于机械的摩擦而产生的,由于摩擦的机械性作用致使机械表面受到损耗,进而造成机械的表面因摩擦热而升高温度。本文对机械磨合、磨损发生的规律和形式
摘要: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设计、制造的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产品设计、制造的一次成品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从而给制造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就快速成型的方法经行了探讨和研究,对比了常见的快速成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经行了预测。  关键词:快速成型; SLA; LOM; SLS; FDM  前言  快速成型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SFF)材
期刊
刀架故障是数控车床经常出现的故障类型。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数控机床电动刀架的工作原理,然后具体分析了数控车床刀架的典型故障及排除措施,以期为相关技术和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工程项目在工业发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中已经带来了良好的效益,它不但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劳动成产率,而且也更
随班就读学生由于先天的原因,在智力方面与正常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之没有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久而久之,使他们形成了自卑感强,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个性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他们逐步克服自身的个性弱点,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拳拳爱心,融化冰冷的心  1、播洒温暖的阳光  对于随班生,教师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帮助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