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示 发挥综合课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加速,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各行各业量身打造的实用性技术人才成为了抢手的香饽饽,职业教育再次被推到了众人聚焦之下。为了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类毕业生,成为了当前中职办学的重要课题。在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中职语文教师应当打破传统观念的制约,积极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创新创优,打造综合教学课程,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培养合格加特色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发挥促进作用。笔者多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体现了综合课程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促进功能,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紧扣课堂教学环节,发挥画龙点睛作用
  众所周知,中职在招生生源方面面临着学生文化基础不一、思想观念复杂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与精力。课堂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当抓牢抓实这一教学环节,尤其是要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来,教师有效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分类开展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学生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确保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难点,将这些方面提炼出来,可以设计成思考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突破这样的难点,这一点对于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基础不一,能力存在差异,将他们按照好中差均衡的原则编排成学习小组,有利于大家在这样的载体之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还是解题思维方式,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共享。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自主地突破难点、解决问题,无法突破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点拨,这样的点拨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旁敲侧击的引导,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等方面进行帮助,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给予,只有在课堂教学环节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够让中职语文教学达到阳光普照的效果,让学生在高度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积极情感。
  二、结合未来岗位要求,补充实践教学内容
  中职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专门人才,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能够为学生有效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提供积极的帮助。同时,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岗位、行业就业需求,也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未来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如许多毕业生走上社会之后,虽然从事的是基础性的技术操作工作,但是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如通知、报告以及简单的工作总结甚至领导发言、通讯报道等等,这些方面的技能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岗位就业和岗位成才积蓄能量,提高分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机渗透这些方面的教学训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掌握未来岗位基本履职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除了要按照现行中职语文教材教学之外,还要增加补充教材或是校本课程,将这些实用性较强的语文教学内容融入进去,有机渗透于学期教学计划,与教材相应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立足学生学习基础,开展教学专题活动
  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兴趣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突破这一困境,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了一系列语文教学专题活动,例如结合阅读分析中的思想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一分钟感言演讲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筛选出相应的主题,或励志成才,或展望青春,或感恩母爱,或报效社会,这样的专题演讲活动既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也能够以正能量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增强自信,昂首向前。
  四、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拓展课外活动空间
  开展语文综合课程教学,除了要抓实课堂之外,还要积极拓展空间,尤其是要针对中职学生课余时间充足的优势,发挥课外拓展活动对语文教学的补充功能,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加喜爱语文学习。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向课外进行延伸,建立了文学社团、古诗词研究小组、应用文写作兴趣小组等载体,通过课余的兴趣活动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弥补中职语文课堂时间、空间方面的限制,同时也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教师还可以结合校外实训活动,寻找实习岗位与语文基本功、综合素质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实习单位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例如应用文写作、板报设计等等,将自己所学展示出来,同时也能够在具体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寻找出自己语文能力方面的短板,以便于在下一步的学习中知道不足,更具针对性地进行充电,以这样的教学拓展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紧迫感。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既要立足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任务,同时更要兼顾学生的专业特点、未来就业形势需要,采取更为生动活泼的方式整合各类资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更有兴趣、更有动力,让语文学科在培养高素质职业类人才的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华.中职语文教学应在“活”字上下功夫[J].新西部(下半月).2011(08)
  [2]梁敏凤.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2)
  [3]田许明.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其他文献
运动型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屡次出现。运动型问题的解决需要寻找关键点和突破口,要“动中求静,以静制动”,将运动中的关键点转化成静止的解题点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从基层着眼,基层单位是社会的基础和细胞,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一个个和谐基层单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基层单位提出
岩体的参数确定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及困难的问题,将整个工程岩体划分为不同尺寸等级的计算试件,依据室内外基本材料试验成果,采用数值仿真方法依次计算各级别计算试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创新能力施展的空间,但来自学校、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学生自身的盲目、焦虑以及家庭、社
农民作为中国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农民创业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创业意愿、创业素质、创业资本、创业规模、创业服务及创业
目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不足,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存在一定局限性。将云计算结合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中,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诸多
所谓“易错题”是指学生在解题中,让其上当受骗的题目。教师在练习中经常设计一些“易错题”,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长期这样训练,能够促使学生认真审题,既提高了学生辨别的能力,又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易错题”?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多余条件——干扰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都这样认为:应用题给出的条件都必须用上,否则解题肯定出错了。利用学生
应用区域回归法估算无资料地区的设计洪水,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确定水文子区域,且基于线性矩法审查子区域的一致性和均匀性;建立洪峰流量与流域特征变量的区域回归方程,采用
旗袍,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服饰瑰宝,女性著之或妩媚或素雅,魅力尽显,可惜教材对此并无充分描述,而学生又兴趣极大,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尝试对旗袍历史知识进行一定的丰富,一来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