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相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尤为重要。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师生沟通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度,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获取知识的状态,给数学课堂增添新的生机和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分析思路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教师不仅承担着教授知识的任务,还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这就凸显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有效回应,提问的有效性较低,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完善提问方式的策略,希望能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一、精心酝酿提问内容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教师要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一年级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设计这样导语问题: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在什么时间你都在做什么吗?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让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这样用实际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就来源于我们生活中,使知识由教材中死东西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走向“问题尚未解决,同学仍须努力”的尝试探究之路,在思维不断“碰壁”和“激荡”中,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张扬个性,唤起创新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提高提问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重视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彰显提问的趣味性。具体做到:一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把数学的学习当做自我需要。二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借助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愉悦地思考、大胆地猜想,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穿插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借助多媒体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成为促使其主动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习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激发,灵活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增强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质量。例如:在“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一些图片,如:黑暗中手电筒的光束、汽车灯光的发散情况、海上日出、建筑物等,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观看海上日出,你看到海平面的尽头了么?手电筒的照明光束有什么特点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良好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对其形成各种感官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在教师的提问与引导中,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四、提问要有开放性
有效教学的课堂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表达不同的声音,让不同的声音都有存在的空间和权力。加之,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想实际、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不一样,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做到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一是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一样的问题。对于学困生,要重点照顾,提问简单的问题,重点在于鼓励他们的参与;对于中等生,提问稍微难的问题,激励他们不断的进步;对于高材生,就要提问有挑战性的问题了,鼓励发散思维,积极思考,用于创新。总之,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培养更层面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尊重学生多样性的回答。数学是一门严谨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时候一个数学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解法能反映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后,要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回答,对给予不同解法的答案要充分肯定,对有创见的回答,应该给予赞扬;对于没完全答对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也要分析其。
五、有效处理提问结果
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主前提,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出现、罚站、坐下等粗暴行为;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分析,不应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名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恰如其分、风趣、有效地追问及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便是众多教师所追求精深的教育机智。然而,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来的,需要教师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和积累。
结语: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课堂提问活动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使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實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不断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张海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未来英才,2016(19).
[2]李爱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速读旬刊,2016(3).
[3]娄丽.搭建高效课堂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分析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永康小学 233280)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分析思路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教师不仅承担着教授知识的任务,还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这就凸显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有效回应,提问的有效性较低,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完善提问方式的策略,希望能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一、精心酝酿提问内容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教师要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一年级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设计这样导语问题: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在什么时间你都在做什么吗?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让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这样用实际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就来源于我们生活中,使知识由教材中死东西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接受,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走向“问题尚未解决,同学仍须努力”的尝试探究之路,在思维不断“碰壁”和“激荡”中,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张扬个性,唤起创新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提高提问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重视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彰显提问的趣味性。具体做到:一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把数学的学习当做自我需要。二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借助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愉悦地思考、大胆地猜想,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穿插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借助多媒体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成为促使其主动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习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激发,灵活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增强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质量。例如:在“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一些图片,如:黑暗中手电筒的光束、汽车灯光的发散情况、海上日出、建筑物等,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观看海上日出,你看到海平面的尽头了么?手电筒的照明光束有什么特点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良好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对其形成各种感官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在教师的提问与引导中,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四、提问要有开放性
有效教学的课堂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表达不同的声音,让不同的声音都有存在的空间和权力。加之,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想实际、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不一样,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做到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一是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一样的问题。对于学困生,要重点照顾,提问简单的问题,重点在于鼓励他们的参与;对于中等生,提问稍微难的问题,激励他们不断的进步;对于高材生,就要提问有挑战性的问题了,鼓励发散思维,积极思考,用于创新。总之,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培养更层面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尊重学生多样性的回答。数学是一门严谨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时候一个数学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解法能反映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后,要认真地对待学生的回答,对给予不同解法的答案要充分肯定,对有创见的回答,应该给予赞扬;对于没完全答对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也要分析其。
五、有效处理提问结果
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主前提,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出现、罚站、坐下等粗暴行为;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分析,不应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名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恰如其分、风趣、有效地追问及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便是众多教师所追求精深的教育机智。然而,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来的,需要教师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和积累。
结语: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课堂提问活动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使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有效性的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實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不断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张海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未来英才,2016(19).
[2]李爱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速读旬刊,2016(3).
[3]娄丽.搭建高效课堂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分析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永康小学 23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