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引领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不断领悟如何做人做事和如何学习的真谛,让学生在领悟中成长。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引领学生在感悟中成长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教育;引领;感悟;成长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只做班级的管理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是不够的,还应该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引领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感悟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感悟中成长。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感悟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育力量的源泉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呢?
  (1)教师应成为思想的先行者。吴非在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中写道:“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所以,教师应该首先成为思想的先行者,因为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或许你会说,我既没有孔子的伟大教育思想,也没有于漪老师过人的教育艺术,从何而来的思想?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思想来自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自对教育的感悟。比如:课堂上学生胡乱插嘴,教师不但不生气反而鼓励学生这样做,这就是教师的思想,因为他懂得表扬优于责备,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犯错时,教师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与学生促膝谈心,这就是他的思想,因为他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选择,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又能做得好的,这就是教师的思想,因为他懂得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灵。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教师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2)教师要有“智如泉涌”的学识。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除了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不断地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补充新知识,吸收新理念,才能使自己言行间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谈吐不凡,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而且让学生羡慕教师的学识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
  (3)教师还要“行为可以表仪”。《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的镜子,在学习成长中举足轻重。比如:在教师不经意地拾起黑板下散落的粉笔头的时候,在教师一次次用抹布抹去讲台桌上的灰尘的时候;在教师俯身捡起教室里的一片纸屑放到垃圾桶的时候;在教师小心翼翼地拾起掉落在地的钢笔放回学生课桌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教会了学生很多。教师不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更要借助教育细节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魅力。前不久,《人民教育》有一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70多岁的退休班主任说,50年前教过的某个学生现在像儿子一样对她好,她说以前也没有特别之处,只是有一次,该生家里发生不幸,她去家访,拉着孩子的手一小时左右,什么话也没说,想不到这学生记了50年……” 当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教师把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好,并且持之以恒,我们说这就是人格魅力,看得见、体会得到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也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二、让学生感悟“震撼教育”
  在学校,我们常常能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听话,不如以前好教育,现在跟学生讲什么,他们都很难感动,表现出更多的是冷漠与无动于衷。笔者也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会对老师的说教不感动,而一个“小燕子”、一个周杰伦就能把大多数的少男少女迷倒?名教师成旭梅在《教育思良,先让灵魂登岸》中写道“教育,须要触到灵魂,才是于人真正有效的教育,道德的引入,他律的严守,不外乎成全大而立的‘人’。故而,教育思良,先让灵魂登岸!”是的,空洞的说教是不可能感动学生的,教育就是要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所以,要给学生讲一个道理,要借助一些真实的事例作为引子,真正把道理讲得生动、深刻,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针对班级里面部分学生偏离了人生的方向、不知感恩父母,崇尚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排斥传统文化等不良现象,笔者坚持开展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和学习《弟子规》等“震撼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会课播放励志视频对学生作“震撼教育”,例如邹越教授感恩教育演讲《让生命充满爱》的视频、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台湾一校长震动所有中国人的演讲》的视频、甘肃青年胡斌讲述学习《弟子规》后对他的人生产生的重大影响:《一个被13所学校开除的学生》的视频和《天堂的忏悔》等经典视频。通过视频中活生生的事例震撼着学生的心灵,通过催人泪下的演讲让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进而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教育切实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 “震撼教育”,学生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团结努力、积极进取,绝不辜负父母、老师和学校的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三、让学生感悟榜样的力量
  笔者经常利用班会课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先进事迹。例如河南学子洪战辉在贫困中携妹求学12载,在贫困中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榜样人物的崇高品格和洗练人心的人生经历,深刻地教育、启迪、激励着每一位学生。
  每个学期,笔者还在班级举办两期“聆听师兄(师姐)成长的故事”专题访谈节目。邀请的嘉宾全部是我历年任教班级里面的优秀毕业生,有的嘉宾讲述自己在母校期间如何学习,并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嘉宾讲述自己在母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时,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如何做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协调沟通等;有的嘉宾讲述在母校期间同学间的友情、师生间的情谊;有的嘉宾讲述毕业后自己创业的艰辛历程。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还可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师兄(师姐)提问。学生通过“聆听师兄(师姐)成长的故事”这一活动,以师兄师姐为坐标,为榜样,树立信心,克服苦难,让人生的梦想顺利起航!
  四、让学生感悟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笔者在班级里全面倡导“当绅士,做淑女”活动,其宗旨就是让学生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不是与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或许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但我们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我今天做作业时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的表现是不是比昨天更投入?我今天向老师请教问题时的态度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对知识的理解是不是比昨天更充分?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积极进取、不懈努力,使自己不断地向做最好的自己的境界靠近。让自己今天成为最好,努力让自己每一天都有收获、有进步。超越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努力,你就可以比不努力的自己更好,只要你坚持努力,你就完全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教之以才,导之以德,足为师矣!”教书先育人,育人需用心,让我们教师认真履行师者的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吴 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成旭梅.教育思良,先让灵魂登岸[J].中国教师,2007(9).
  [3]陈钱林.班主任要做孩子精神成长的引领者[J].人民教育,2012(1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平远县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逐年增加。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超过70%,且多伴有多个器官的疾病。本文通过对2年内(2006~2008年)在我科住院的28例年龄超过90岁的超
2015年10月上旬,我县某镇某村,有一生猪养殖户,生猪存栏100余头,其中有8头猪出现鼻腔流血的现象,3头较为严重。该生猪养殖户有多年的生猪养殖经验,养殖过程中从未曾出过此类病症,并
摘 要:“在”作介词时,可以表示时间、处所,许多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本文拟对英语母语者运用介词“在”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从语言习得角度探究英语母语者使用介词“在”的偏误来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此类偏误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偏误;汉语介词;语言习得;对策  一 、关于介词“在”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介词“在”的研究很多,特别是在日本学生使用介词“在”的偏误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五、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心智逐渐从懵懂走向成熟,师生之间已经可以尝试坦诚相见,平等交流。班级管理也不必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应交给学生几把“金钥匙”,以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班主任对待集体的策略  1.班主任要有“管得多不如管得巧”的意识  自己埋头苦干,不如让每个学生都有活干,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意识。这种意识非常明确,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班级是我的,我是班级里的一分子。红领巾
提到“豆腐”,人们一般会想到由黄豆制成。但其实许多号称豆腐的产品,和黄豆关系不大,营养价值远不及真正的豆腐,甚至还可能给健康带来危害,可谓豆腐中的“伪君子”。  鱼豆腐。很多人涮火锅,都会来上一盘鱼豆腐。虽然其成分里可能含有少量的黄豆,但主要原料为鱼浆,遗憾的是,鱼浆的来源和品质却难以保证。鱼豆腐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油和盐,并且含有具有增稠等作用的修饰淀粉,徒增热量却无营养。修饰淀粉中还含有一定量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也是新课改的宗旨。本文针对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进行讨论,首先阐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遵循的几点原则,然后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提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的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创新教育  一、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普遍性原则。只有保证创新教育的普遍
摘 要: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以项目教学理念为基础,以会计工作过程作为导向而进行实践性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项目教学理念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证明,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的实践性教学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理念;基础会计;教学;应用  基础会计课程在中职会计专业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是把学生带入会计专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