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从患者角度探索针刺期望的理论内涵,明确患者针刺期望的构成要素,并建立患者针刺期望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模型。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在北京中医药大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中医院针灸门诊选取20名以针刺为主要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其中,无针刺经历1组,有针刺经历3组。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基于主题分析,利用NVivo 12.0质性研究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04063);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JYB-XJSJJ-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患者角度探索针刺期望的理论内涵,明确患者针刺期望的构成要素,并建立患者针刺期望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模型。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在北京中医药大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中医院针灸门诊选取20名以针刺为主要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其中,无针刺经历1组,有针刺经历3组。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基于主题分析,利用NVivo 12.0质性研究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词频分析与编码分析。采用NVivo 12.0软件中的“关系”工具初步绘出主题间的相互关系,借助“探索”工具中的模型功能,建立患者针刺期望的概念模型。结果 通过对4个焦点访谈小组的访谈文本逐级编码,析出740个初始代码,提炼出4个患者针刺期望的核心主题,包括感知反应、效价、知识、物质环境。感知反应涉及15个概念要素,包括针刺反应、医患信任、医生技术、医生资质、接触渠道、接触程度、选择动机等;效价包括治疗效果、见效时间、不良反应、适宜病症、个体差异、治疗费用等9个要素;知识包括作用机制、致病因素、理论体系3个要素;物质环境涉及4个要素,包括针的长度、针的材质、医院环境、治疗环境。患者针刺期望构成要素间的关系模型基于如下假设:感知反应是影响患者针刺期望的关键因素,效价、知识、物质环境等均会对针刺的感知反应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结论 患者针刺期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其核心构成要素包括感知反应、效价、知识和物质环境,这四个核心要素间的关系模型初步建立为3条核心假设作用路径,即感知反应路径、行为结果路径及自我效能路径,其中关键的调节变量包括感知、结果和效能。
其他文献
对车轮裂纹自动检测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检测次表面浅层疲劳裂纹,并可提供车轮缺陷的趋势预测。
以含氢双封头(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端环氧烯丙基聚醚为原料,通过氯铂酸的催化,以硅氢加成的方法制得聚醚嵌段双端环氧改性硅油封端剂(PESC),并将其应用于氨基硅油的改性中。研究加料顺序、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硅氢转化率和产物外观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n(含氢双封头)∶n(端环氧烯丙基聚醚)=1.0∶2.3、氯铂酸用量0.4%、90℃反应5 h的条
采用资料调研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计权标准、评价指标设定、分析频率范围、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测量点位置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沿线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宜同时设置单值评价指标和分频评价指标;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是影响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一个主观因素,为有效消除其影响,建议单值评价指
【目的】运用统计分析软件挖掘《中国药膳大辞典》中改善脾虚药膳的组方规律,通过复杂熵层次聚类分析挖掘其潜在的药膳新方,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改善脾虚泄泻的相关作用机制,并且通过动物实验对其功能和作用靶点予以验证,为改善脾虚药膳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数据挖掘的组方规律及新方创制:通过统计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国药膳大辞典》中收集的改善脾虚药膳方进行用药频次、四气
<正> 当代文学正在脱离单一倾向、单一色彩、单一体式的旧轨道。形式上,从平面表达趋向多维结构,从文体相对界定发展到各种文体因素相交融。内容上,作品容量增值,其内涵更丰富,哲理意蕴更浓厚,思维空间更广阔,这是日益增长的参与意识与高技术时代相结合的文学,是社会审美意识向泛层次与高层次追求的结果,也是文学更有效地发挥社会功能的时代。在当今文学的多元潮流中,“纪实文学”正体现着上述世界文学流向的主要特征。
以废旧LiFePO4正极粉脱锂后的磷铁渣为原料,经磷酸溶出、液相氧化沉淀制备磷酸铁,并系统研究八种微量金属在磷酸铁沉淀过程的分配规律。有价金属在固液相中有不同的分配关系,其中,镁、钙、锰、钴、镍、锌的沉淀率低于15%,基本保留在液相中;铜、铝的沉淀率分别为约20%和33%,部分与磷酸铁共沉淀。溶解沉淀平衡分析表明,微量元素的初始沉淀pH值高于磷酸铁,易保留在液相中,这有利于磷酸铁的精细化制备。
为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开展建筑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及评价体系研究。针对建筑开发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并通过选择建筑工程管理要素指标及评价体系构建、基于AHP的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评价,实现对管理效果的量化评价。通过实例应用的方式进一步证明,新的管理方法以及评价体系在具体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管理水平等具有较高
为研究航空煤油在点燃式航空活塞发动机上的燃烧特性,改造并搭建了一台可以同时燃烧汽油和航空煤油的航空活塞发动机试验台架,并建立了发动机燃烧室的三维仿真模型,采用试验与三维仿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汽油与航空煤油燃烧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低转速、小负荷工况下,平均指示有效压力(IMEP)小于0.5 MPa范围内,通过调整点火正时等运行参数即可使航空煤油达到与汽油相近的燃烧特征;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