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里正在直播青年歌手大奖赛。一位歌手一曲唱完,10个评委亮出10个分数(100分为满分)。如某歌手的得分:90.00,95.00,95.00,95.00,95.50,96.00,96.00,96.50,99.00,100。按评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100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0.00分,将其余8个得分作平均分,该歌手的最后得分为:
1
——(95.00+95.00+95.00+95.5
8
0+96.00+96.00+96.50+99.00)=96.00(分)。
好奇发问:为什么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呢?
耐心解答:这是因为要剔除异常数。异常数通常是由于评委的疏忽,或欣赏兴趣特别,甚至有意褒贬所造成的评分过高或过低的情形。为了减少异常数对正确评分的影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就是合理的了。
这种评分方法与数学上的中位数概念有关。什么是中位数呢?例如上面这位歌手有10个得分,它们的中位数是第5个数(95.50)和第6个数(96.00)之间的平均数95.75。比95.75大或小的数各有5个。
平均数大家都熟悉,其实,中位数有时比平均数还能反映平均水平。例如,某班10个同学参加一项考试,有两个人逃学交了白卷。10个得分依次排列是:0,0,61,65,65,69,70,72,78,81。取其平均数,应是:
1
——(0+0+61+65+65+69+70+72+78+81)=56.1
10
(分)。
于是,得61分的那位同学,超过平均数56.1分达5分之多,按常理他该属中上水平了。其实他是倒数第三名。如果除去两个逃学的,他则是最后一名。这里,平均数不能真正起到反映平均水平的作用,因为有两个“鸭蛋”扰乱了它。
那么,干脆把这两个“鸭蛋”略去不计,按8个人平均计算行不行呢?当然不行,因为这未免有些弄虚作假。这时取中位数就很合适。这时的中位数是:
1
——(65+69)=67(分)。
2
比67分低的有5个同学,比67分高的也有5个同学。超过67分的是中上水平,低于67分的是中下水平。所以中位数才是真正的“中等水平”的代表数。
中位数除了有代表“中等”的好处之外,它还比平均数容易计算。偶数个数字的中位数,是按大小排列后的这偶数个数字中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奇数个数字的中位数,即是按大小排列后的中间那个数。
当然,平均数也有好处,即考虑到了每个数据的作用。电视大奖赛的评分正是发挥了大多数评委(10个当中有8个)的作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评分方法,将平均数和中位数合起来使用,是比较合理的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