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学生个性化发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4564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是每名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也是其能力的优势。德育教学的目的不是积累知识内容而是成就更好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教学核心,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磨炼心智,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德育教学;小学生;个性化教学
  小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学校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主要的场所。小学德育教学不光是德育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合理地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其对于学生心灵引导的机会远比其它学科课程更多。因此,德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渗透国学精髓,沉淀学生心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资讯传播的速度不断变快,虽然高效便捷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则很容易导致其心浮气躁,做事没有耐心,遇事定力不强的情况。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精髓,帮助小学生沉淀心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更有利于小学生自身的成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与祖国的家国情怀。此举也在于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规避学生个性发育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让学生可以健康成长。
  例如,在课程《学会沟通交流》当中,教师需要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与人共同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真诚坦率、友善相处和敢于表达等。事实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与人交往的机会并不多,很难再像老一輩时一个小区的学生一起疯一起闹度过童年了。学生们可能会在学校与同学讨论时下热门的话题,但真正静下心来的交流和沟通机会很少。以至于德育教师所讲解的交流方法并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影响德育教学效果。这时教师不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国学文化元素,比如,拒绝他人的话术。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发宣传单的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直接拒绝,不伸手接过或是直接绕行,这是许多小学生都已经见过的场景。那么,在古时候是如何拒绝的呢?传言宋代有个官吏想要献礼当时的宰相吕蒙正,选了珍藏的一面古镜并说这镜子可照两百里内的范围。然后吕蒙正听后却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盘子那么大,照二百里干嘛呢?”没有直接点破官吏的用意,却也委婉地拒绝了属下送礼的行为。若是现在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直接拒绝说“不行”“不要”“不可以”,致对方难堪也使自己尴尬。通过这则小故事让学生们可以明白与人交流时要尊重他人,即便是拒绝别人也能做到得体。学生不仅懂得了与人交流之道,还能体验国学文化的魅力所在,懂得谦虚内敛的相处之道。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教学针对性
  德育教学虽然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对事,通过对案例的解析帮助学生们掌握德育知识,但实际上德育教学最终的目的还是对人,是对小学生内心建设的引导和帮助。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太过追求统一往往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德育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提升德育教学的针对性。
  例如,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一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空间,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所选择的课余生活内容肯定是不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进行自主选择,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当然,鼓励自主选择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指导了,相反,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决定课余生活。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对外界的认知并不全面,所以他们会优先在接触过的事情中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安排。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的选项,比如,有的学生个性安静喜欢画画,课余安排就是在家画画。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还有很多不一样的画画机会,比如,郊外画自然风景、在街上画建筑物和人群、给文章配插画等。这样一来,合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征,既满足了学生画画的兴趣爱好,又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提升了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的正能量。
  三、采取多元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德育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受限不仅会降低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德育对学生心灵和思想方面的影响,扩大了德育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因此,德育教师应当采取多元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新颖多变的教学课程呈现出德育知识的趣味性,开展个性化德育教学活动,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进而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中,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们展示我国不同时期文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明的智慧,亲眼见证文字的进化过程。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使其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视频素材还是图片,都能有效增强文字对于小学生的感官刺激,增加小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代入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字文化,进而提升德育教学的课堂效果。
  四、塑造学生个性,培养良好品质
  性格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培根说:“性格决定人生。”在德育工作中,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德育教师要深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德育知识,塑造学生个性,培养其良好的品质。
  例如,在课程《中华民族一家亲》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民族的生活图片,也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做一些民族物件的手工,再或者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民族体验馆的活动。让学生们可以切身体验不同民族文化所独有的乐趣,让学生们明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体会到新鲜感还要让学生们明白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比如,回族不吃猪肉是因为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提到“血液、猪肉、自死的,以及未以真主之名宰牲的,不可食用”,告知学生们要接受并且尊重民族差异。虽然我们的民族可能不同,但我们同是中华儿女,当外敌入侵时,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共同抗击外敌。当疫情来临的时刻,全国四面八方的医疗队驰援武汉,那一刻没有民族差异,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不同个性的学生在民族大义面前能够达成相同的认知,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这才真正达成了德育教学目的。德育教学中有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如果抛开现实生活可能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只有落地执行,只有触动学生的内心才是真正使德育教学产生作用的方式。也许德育教学不能让学生们在成绩上成为班上的带头人,但德育教学却是21世纪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学校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开展个性化德育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个体为核心,明确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德育教学增加更多可能性,提升了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切实有效的德育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瑜.文以载道 武以养德——浅谈以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策略[J].教育观察,2017,6(22):21-22.
  [2]吕继东.浅谈小学德育之学生个性发展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92.
  [3]王丽.让风筝在天空高高飞翔——浅谈初一学生的德育问题[J].甘肃农业,2005(11):195.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和逻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明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指导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主要讨论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目前,小学语文在作文教学上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很多教
【摘要】听课和评课是小学语文教研员的一项常规工作。听课目标要明确,准备要充分,听课要深入细致,边听边看边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评课要客观公正,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师,评出它的精彩和不足,给人以新的启发。充分发挥听课评课的诊断与评估、指导与研究、合作与交流、管理与激励的作用,更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规范教师课堂教学,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关键词】小语教研员;有效;听课;评课  听课和评课,这是小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突破口。为此,本文从理解“学案”与“导学”的涵义,探索学案的编写要求,再通过融合学案在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实践中经历导思、导探、导构、导练,以发挥“导学”的最大课堂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案导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不断挑战,课堂教学改革已势在必
2018年12月7-8日,在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支持下,由《红姐姐信箱》主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广东演讲学会、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焱尧藏茶协办的“广东省家校合作研讨会暨《红姐姐信箱》18周年庆典活动”在广东亚洲国际大酒店顺利举行。来自广东省内的80多位教育界人士欢聚一堂,通过专家讲授、主题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家校合作经验研讨交流。  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湘年通过生动的
【摘要】二升三年学生改用不可擦硬笔写字,对新的写字工具不熟悉,没有田字格帮助,写错了没有橡皮擦可改,三年级学生写字面临新挑战。三年级学科难度提高,作业量相对一、二年级多。尤其语文科,二年级识字写字为主,但升上三年级则以阅读理解、习作为主。无论课内外,无形中这就冲淡了专门写字的时间。本文旨在研究如何让三年级学生度过写字关,从可擦铅笔顺利过渡到使用不可擦硬笔写好字,脱离田字格,在方格中把字写工整。  
【摘要】现代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积极性,重新点燃学生对体育学科学习的热爱之情,也对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有效率地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现代体育游戏在我国小学六年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体育教学课程以“健康第一”与“快乐式教育”为主要指导思想,越来越多地关注对学生
哈萨克族谚语道:“别人给的饭能饱一天,自己劳动得来的能饱一年。”成长中的学生,不但需要知识的浇灌,更呼唤劳动实践的锤炼。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要求,促进学生的劳动教育,南华小学拓展创新,以劳动课题引领方向,树思想、重实践、求融合、创特色,思行并进齐育人,着力开发实施南华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力求培养具备新时代劳动才能的南华学子。  一、审慎之:思想高度重视,课题
【摘要】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提高自学能力。生活富裕度的提高,多媒体的普及,为微课的学习提供了条件。城乡一体化的教学,受教育的普惠制,为微课的受众提供了土壤。微课的特点,满足了低年级学在生阅读过程中的需求,我在实施微课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现状与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微课;教学方法  一、微课学习的背景  生活条件的改善,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为微课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歌曲包含的感情,从而有感情地进行学唱,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都该具有的教学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歌曲的感情,深入地挖掘出音乐作品要体现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自己想要歌唱的曲目所表达的情感,体会歌曲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运用歌唱的技巧,对歌曲声音的力度、速度和对音色的控制,在传唱中通过歌曲的情感表现方式,自然地、发自内心地流露感情。  【关键词】音乐;
【摘要】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培养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文章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提出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重视识字教学,奠定阅读基础;重视绘本教学,激发阅读兴趣;重视课外拓展阅读,培养阅读习惯;重视读、说、演结合,提升阅读感悟;重视阅读检验,落实阅读效果。  【关键词】二年级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