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的写作,通常分三道工序完成:构思准备,写作实践,修改提升。对前两道工序大家都比较重视,但最后一道工序即“修改提升”却常常被忽视。有感于此,有必要说说这个陈旧而又沉重的话题。
“自古文从改中出”。 评改自己的作文是培养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不少中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总有些妄自菲薄,文章写好后会认为这也不如意,那也不称心,长期下来,对写作文就失去了自信。因此评改作文就成了老师的“专利”。殊不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写作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拓宽,我们的中学生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可以说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是完全可以对自己写出的东西作出修改的。如果有能力而不用,有资源而不开发,实在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中学生对自我的否定,是缺乏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胆识的表现,这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老师改”的模式既束缚了老师,也捆住了学生。学生失去了自信心,失去了创新的机会,更导致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尴尬。
因此,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给他们自我剖析、自我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文教学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这就是要多指导学生自己评改作文。
评改作文有助于深化认识水平,提高写作能力。文章是我们认识的外化,要清楚、全面、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认识、再认识的过程。认识事物如此,写文章亦如此。评改文章就是对大脑所反映的事物反复研究、认识,对表现形式不断揣摩、选择,使文章逐渐接近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修改文章是深化认识的重要过程,是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的。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首先,要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一般说来,评改文章,首先要着眼全局;全局的问题评改之后,再研究局部;局部问题评改完以后,还应从头到尾再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一看评改得是否恰当。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才算定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看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是否统一;第二步要从字、词、句、修辞、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方面评改;第三步通改。看评改是否得体。
其次,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这两个关键。作文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改得不好,容易暴露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把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评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评,就是对所评判的习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论,可以说,作文的评判又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评语要对作文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评语要有针对性,主次要分明。
再次,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因而,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训练中,教师可布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片段训练,然后让学生进行评改练习。这样,从片断到小作文,再到大作文,学生评改的作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梅花香自苦寒来”。好文章当是改中出。古今中外,广为流传的好文章大多是经过再三斟酌,千锤百炼而成。“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震烁诗坛;“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弄”字熠熠生辉,让词人受用无限;“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绿”字呕心沥血,让诗人永葆文坛青春。这些佳字妙句,自是修改的神工之处。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让《红楼梦》红遍世界,光耀千秋;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仅开头就改了十五遍。如此文豪大师尚有知“改”之明,吾辈又岂能小觑了“改”呢?
评改文章,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尊重。粗制滥造,是对他人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贬低。在评改文章的过程中,能改出自己的人格,增加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评改文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促进人格的养成。愿我们的同学多认真评改自己的作文,让自己的作文更加“靓丽”、更加有水平,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严密。
“自古文从改中出”。 评改自己的作文是培养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不少中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总有些妄自菲薄,文章写好后会认为这也不如意,那也不称心,长期下来,对写作文就失去了自信。因此评改作文就成了老师的“专利”。殊不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写作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拓宽,我们的中学生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可以说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是完全可以对自己写出的东西作出修改的。如果有能力而不用,有资源而不开发,实在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中学生对自我的否定,是缺乏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胆识的表现,这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老师改”的模式既束缚了老师,也捆住了学生。学生失去了自信心,失去了创新的机会,更导致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尴尬。
因此,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给他们自我剖析、自我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文教学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这就是要多指导学生自己评改作文。
评改作文有助于深化认识水平,提高写作能力。文章是我们认识的外化,要清楚、全面、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就必须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认识、再认识的过程。认识事物如此,写文章亦如此。评改文章就是对大脑所反映的事物反复研究、认识,对表现形式不断揣摩、选择,使文章逐渐接近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修改文章是深化认识的重要过程,是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的。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首先,要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一般说来,评改文章,首先要着眼全局;全局的问题评改之后,再研究局部;局部问题评改完以后,还应从头到尾再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一看评改得是否恰当。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才算定局。具体地说,作文评改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看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是否统一;第二步要从字、词、句、修辞、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方面评改;第三步通改。看评改是否得体。
其次,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这两个关键。作文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改得不好,容易暴露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把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评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评,就是对所评判的习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论,可以说,作文的评判又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评语要对作文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评语要有针对性,主次要分明。
再次,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因而,作文评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训练中,教师可布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片段训练,然后让学生进行评改练习。这样,从片断到小作文,再到大作文,学生评改的作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梅花香自苦寒来”。好文章当是改中出。古今中外,广为流传的好文章大多是经过再三斟酌,千锤百炼而成。“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震烁诗坛;“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弄”字熠熠生辉,让词人受用无限;“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绿”字呕心沥血,让诗人永葆文坛青春。这些佳字妙句,自是修改的神工之处。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让《红楼梦》红遍世界,光耀千秋;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仅开头就改了十五遍。如此文豪大师尚有知“改”之明,吾辈又岂能小觑了“改”呢?
评改文章,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尊重。粗制滥造,是对他人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贬低。在评改文章的过程中,能改出自己的人格,增加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评改文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有促进人格的养成。愿我们的同学多认真评改自己的作文,让自己的作文更加“靓丽”、更加有水平,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