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迈克·肯纳遇见中国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vf17007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作品都是您陪同迈克·肯纳一起拍摄的,一共拍摄了多少次、跨越了多少年完成?
  A:自从2006年起,迈克·肯纳开始在中国拍摄作品,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拍摄了黄山,之后每年都来中国进行拍摄。他之前的中国系列的作品大多是由他在香港的向导陪同他拍摄的。2010年之后在中国拍摄的作品都是我和他一起前往的,包括北京故宫、黑龙江雪乡、云南的大理、元阳,还有目前还没面世的云南元谋系列作品。
  迈克·肯纳在这期间仍创作其他作品吗?主要是什么?
  A:迈克·肯纳每年至少二三十次的个展使得他拥有游走于世界各地拍摄的机会。中国是他这几年着重关注的一个拍摄地,就像他之前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连续去日本进行创作一样。中国也将是他未来的一个重要拍摄首选地,今年迈克·肯纳推出了首本中文画册,这本画册收录的全部是他在中国拍摄的作品。
  迈克·肯纳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印象?
  A:西方评论家认为肯纳的作品充满了东方的禅意,而东方的禅意我认为根源仍在中国,因此我们很乐意带肯纳前往一些国人眼中的著名风景地进行拍摄。从他的照片中我们能读出一幅摄影作品不应当仅仅是对于眼前景象的复制,而要将艺术家的思想传达出来。他自己也很喜欢来中国拍摄,每一次来他都会觉得有各种惊喜,比如这次去云南元谋拍摄土林,他认为这完全不同于他之前拍摄的任何地方。
  您当初是因何与迈克·肯纳结缘的?为何如此中意迈克·肯纳的作品?
  A:迈克·肯纳的这种极简的、充满禅意的视觉是独一无二的,这源于他跟随著名的直接摄影流派大师鲁斯·伯恩哈德(Ruth Bernhard)的多年学习,他的作品也将直接摄影这一重要摄影流派同当代艺术中对于艺术家个人化思想的表达融合在一起,这对于提升我们摄影艺术欣赏水平都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意义。而我们的宗旨就是把大师的摄影作品展现给大家,希望将真正在世界摄影艺术殿堂中的经典作品越来越多地带入到中国,留在中国。所以经过比较深入的沟通之后,最终他同意由我们为他做展览并代理他的摄影作品,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建立起信任也经历了很多过程。
  迈克·肯纳的作品受到了许多中国人的喜爱,同时也受到很多中国摄影藏家的青睐。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在中国被收藏的作品已经上百幅,这是一个非常充分的肯定。
  我记得迈克·肯纳曾经说很喜欢日本的一棵树,所以每次去了日本都要拍那棵树,在中国有类似的景物吗,有没有他会反复去拍摄的地方?
  A:是的,在十几年间,肯纳先后拍摄了十余幅几乎在同一角度不同状态下的日本北海道湖边的一棵树。他也曾经说过,他甚至感觉到他可以和那棵树进行对话。不过不幸的是那棵树前几年被砍掉了,所以他关于这棵树的作品也不得不就此终止。十几幅作品拍摄的同一棵树,角度几乎一致,区别只是这棵树周围或是白雪覆盖,或是零星残雪,或是草木葱郁,但却让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历程,而他关于这棵树的所有画面都非常受欢迎,几乎全部都被藏家收藏。至于中国,我想也一定会有的,他在中国的拍摄才刚刚开始。
  这些熟悉的景物都是中国的经典景点,也是中国的摄影爱好者非常爱去的地方,如何拍出不一样的视角,您作为迈克·肯纳的随从者,有发现他不一样的地方吗?
  A:我们将摄影当做一门艺术来看待,那么摄影作品就必须是附有艺术思想的表达,而不是单纯对于眼前景物的一个复制,是艺术家独一无二的观感表现。艺术思想是需要艺术家经过长期学习积累出来的,同时他要将这种艺术思想转化为他视觉上的一种审美诉求,为之他选取合适的场景,并最终结合娴熟的制作而落于纸上传达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已故的载入世界摄影史的那些大师,还是在世的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的摄影大师,他们的摄影无一例外都是有所传承的。很难去揣测他喜欢什么样的场景,因为他拍摄的场景和他最后制作出来的作品的样子只有他自己知道。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他拍摄的地方,甚至创作的时候和他有同样的视角,但是之后拿到作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我们共同目睹的场景和他心里所想要达到的画面如此不同。
其他文献
大学生获得普利策奖  1970年5月4日,这个日子因约翰·保罗·菲洛拍摄的一帧照片而被铭刻在美国历史上。这一天,肯特郡大学爆发了反对越南战争的示威游行,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予以镇压,导致4名学生被枪杀,9名学生受伤。当时,新闻系学生约翰·菲洛是学校内的学生摄影社的资深成员,整个下午他都在跑来跑去拍摄,而在对峙以及随后发生的骚乱过程中,他捕捉到14岁的中学女生玛丽·安·维奇奥跪在遇害的肯特郡大学学生杰
『全新的流线型外观』    在三星NX100之前,其他厂商的微单相机外观风格倾向于复古、或科技感很强的风格,而三星的数码相机一直以来都有着不同的设计思路,比如NX10的外形俨然就是一款缩微的单反(确切地说,NX100应为单电),而NX100则一改仿单反的风格,走了一回类似“柯尼卡巧思”的路子。不过NX100看起来更时尚,机身上没有硬朗的线条,手持位置弧形,机顶则是水滴状流线型设计,机身有黑、白、褐
简单做出淡雅色彩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对生活、对环境、对气氛和情绪的主观感触。每一种色彩都包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所以我们在表达不同的人像题材时,需要对色调作细心的斟酌,以求让被摄者的性格和周边环境都鲜明起来。右面这幅私房照片就用了淡雅的色调来突出人物的清新。  有很多方式可以调出淡雅色调的照片,我在这里只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匹配颜色。  在DPP中模拟多重曝光
贾汪区是江苏徐州市五区之一,地处苏鲁交界,具有几个突出特色,首先贾汪是红色之城,军事文化遗存丰厚,著名的佩剑将军起义发生在这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成立在这里。贾汪是百年煤城,130年的辉煌采煤史,锤炼出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煤矿文化。贾汪是文化之城,商周遗址、汉唐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贾汪是绿色之城,“四分山岭,五分田园,清泉河湖镶嵌其间”是贾汪的真实写照。10曰1日,《大众摄影》联谊会以
当人们身处异地他乡时,总会产生耳目一新之感,继而迫不及待地拍摄记录。不过在这个人人行摄的时代中,记录性质的异国图片早已让人倍感乏味。作为一名行摄爱好者,饶永霞热衷于旅行摄影,却并不为简单的陌生环境所触动,而是静静地观察和捕捉陌生环境中最具魅力的场景与瞬间。
太阳没有出来的时候天空与地面的光线反差不是太大,这样的场景就特别适合使用软渐变进行拍摄,实际拍摄时对地面进行测光,使用GND0.9的最暗部遮挡天空的亮部,得到了整个画面的光比平衡。  软件变在外观上是40%是全部透明的,35%的部位是一个渐变的过度,而最上面的25%颜色最深,它的透明部分和灰色部分是过度均匀而又循序渐进的,适合使用在拍摄场景中明亮部位与较暗部位没有太明显的分界线的时候。  软渐变与
1选择一个无风的清晨出门  因为蜘蛛网很轻,微小的风就能吹动它,选择一个无风的日子拍摄,会大大提高拍摄的成功率。选择清晨出门的好处是,清晨的露珠还没有消失,结满露珠的蜘蛛网,更具吸引力。  2使用逆光拍摄  清晨的阳光,位置比较低,选择一个逆光的机位拍摄,可以让蜘蛛网的线条轮廓更加清晰明显。  3使用浅景深拍摄  拍摄蜘蛛网,要尽量想办法得到浅景深,以便将杂乱的背景完全虚化,只有这样,才能让若隐若
她的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剥离抽象虚无的概念,抽去漫不经心的隐藏,将人类习惯掩饰的部分展示给众人。  20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的摄影史上可谓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位又一位豪杰各领风骚,一个又一个的纪录被后人打破,凸显了摄影艺术的空前繁荣。这当中有一位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人物,她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摄影家黛安·阿伯斯(Diane Arbus)。纵观她的艺术生涯,基本上可用三短一长来概括:从影的时间
以往当你使用大光圈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时,总会遇到紫边、解像力不足等问题,也让很多人更倾向使用缩小两挡的所谓“最佳光圈”,这实在是一种浪费。此次佳能推出的EF 35mm 1∶1.4L II USM镜头,依靠全新的BR镜片技术登场彻底打破了这一常识,也让大光圈镜头的最大光圈不再是一个摆设。  规格参数  镜头焦距:35mm(全画幅)  镜组结构:11组14片  镜头视角:63°  特殊镜片:1片UD,
关于摄影师  林铭述 著名摄影家,因特殊的机缘从音乐家转型成为摄影家。将建筑、音乐融入自己对摄影的理解。  高画质是硬道理  索尼从2006年收购美能达开始进入单反相机领域以来,并没有按常规走路,而是另辟新径,它不在旧模式中打拼,而是出奇制胜不断创新。2008年推出微单NEX-5拓展了数码相机的概念,而单电相机A55首先采用半透镜的技术。索尼A99全画幅单电相机采取了轻质、高强度镁合金材质,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