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自主探究式教学初探

来源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要,在历史教学中,要切实贯彻《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会创新,为新世纪参与竞争夯实自己的素质基础。以此为背景。笔者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尝试自主探究式教学模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tal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e must earnestly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history teaching, change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of rote memorization and passive acceptance of knowledge, and gradually develop self-learning and self- Learn to innovat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petition in the new century. As the background. I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ry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l
其他文献
2008年6月19日下午,担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的段永基从北京飞赴宜昌,参加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三峡高峰论坛。他说。面对金融危机,部分企业家有些悲观,觉得金融危机是个坎。难过。其实金融危机,正是考验企业家素质,考验企业家精神的最好时候。  在中国企业界,段永基是一块响当当的“名牌”。就像有媒体将中国的电影先锋张艺谋个人评价为“一家跨国公司”一样,他们的商业价值如果以“加工深度系数”模型来推
求伯君、雷军、朱崇君、吴晓军,也许您并不熟悉他们的名字,或者只听说过一两个,但是提到金山、WPS、CCED、CCDOS、网络时代的人们应该都不陌生吧。以上“四君”是中关村第二代企业家的代表,曾在90年代的商战中一展身手;是IT界的风云人物,在中国信息科技发展的长河里有他们值得纪念的名字。时过境迁,如今中关村的第三代早已红透互联网的天空,第四代也正在悄然无声的孕育之中。那些曾经奋斗在这里的身影多半已
作为本刊200期特辑的热心读者代表,管加东创造了几个“最”:连续参加的官产学恳谈会最多(16届),持续订阅《中外管理》杂志最久(16年)。他说:“我对《中外管理》是一见钟情、情有独钟,我找到了最适合我的杂志……”    16年结缘《中外管理》    我和《中外管理》的相识是一种缘。  记得是1993年的一天,秘书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中外管理》。他以为是我订的,其实是一位中层干部的杂志。我拿过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