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以选修四《圣雄甘地》一课为例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执教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圣雄甘地》一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对甘地为什么要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这一问题疑惑甚多,从而导致对甘地这一人物的评价不认同感较强。因此,做教学设计时,我准备让学生按课标要求简要了解甘地这个人物及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补充大量相关的历史背景,再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进行重新构建,辅助学生理解异国伟大人物,理解本课的教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评说历史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级目标中提到: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二级目标中提到: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三级目标中提到: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了首位,这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脊梁、是进步的催化剂,如果学生丧失了兴趣,学习也就失去了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