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探微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_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校管理;人本化管理;提高品位;创设环境;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8—0020—01
  人本化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它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中心,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是终极目标。人本化管理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尊重人、解放人和发展人。人本化管理就是要求校长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师为本,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的品位
  打铁先需自身硬。管理者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带动教职工,为此,管理者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气质、品德和人文素质。就我而言,我是半路出家的教书匠,经自身的努力、领导的关怀与栽培走上管理层面,一开始有些教师对自己不屑一顾,但我并不介意。长期以来,我对教育事业执着地追求,坚持诚信做人,务实做事,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持大事小事样样办,份内事情认真办,份外事情协助办,坚持先人后己,公平公正,不厚此薄彼。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实践证明,只有高尚无私的人格魅力才能有效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才能有效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二、管理者要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
  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现代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尊重知识、尊重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起民主、和谐的桥梁。要营造一个互相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这样,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工作,实现学校管理的主动化、高效化。
  在管理过程中要把控制人、约束人改为发展人、引导人。把组织的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方式,这样才能使教师讲实情、吐真情,才能为学校的管理出谋划策,才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领导者,要鼓励广大教师把个人的发展同学校的兴衰荣辱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其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激情,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及蓬勃的奋进力。
  三、管理者要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发展人是全新的学校管理理念,是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以往的教师队伍建设往往侧重于管理、监督和考核,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教师培训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忽视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无法真正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通过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体系,形成学历教育和专业继续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的教师学习系统。学校应充分发挥已有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尊重教师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本体性知识不断拓宽,条件性知识不断提升,实践性知识不断丰富,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管理者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规范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不搞应试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二是树立新课程理念,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断丰富和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活动平台,让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得到全面发展。三是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取消以考分为唯一条件评价学生的方式,建立全面全程全方位的考核评价机制,使评价成为诊断、鼓励、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四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有个性的人。
  编辑:郭裕嘉
其他文献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英雄传奇类经典,作者“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①,其艺术成就深深影响了后世小说创作。《红楼梦》汲取《金瓶梅》的创作经验,化俗为雅,
一、引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现了先锋小说的创作潮,余华是以不在乎读者数量、不在乎能否被理解为口号的先锋阵营的代表作家。从一个孤独的叙述人转型为“与群众打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教育技术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同传统教育方式相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的教育方式能够增强学习趣味,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学习方式的信息化,也是教育改革应有之义。  不过,任何技术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就是本末倒置。对于方兴未艾的教育技术,既要主动拥抱又要保持理性。对此,一要精确定位,把教育技术作为学习方式来认识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3例DNT合并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肿
近百年的马克思主义《红楼梦》研究史,学者们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对《红楼梦》进行社会政治学阐释,缺乏对《红楼梦》人文精神的探讨,尤其缺乏《红楼梦》文学思想的人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辅助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监测辅助下采用PRT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