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中度智障孩子提升自理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l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內容摘要】智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培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这个问题为中心,论述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如何引导中度智障孩子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初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中度智障 自理能力 自理意识
  现今智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是特殊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走好智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这一课呢?本文结合环江县特殊教育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活自理意识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我校目前正在使用的培智《劳动技能》正是补偿智障学生的行为缺陷、培养自我服务意识和生活的能力、逐步学会生活自理的最好教材。[1]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围绕培养智障孩子自理能力开展教育活动。如:在学习《扫地,倒垃圾,整理清洁工具》这个内容时,我有意组织孩子们外出打扫街道卫生,而当路人向孩子们投以赞许的目光时,我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劳动是一件多么光荣、多么快乐的事,以后自己能做的事不要麻烦别人,并让他们回家后也要帮父母做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晾衣、倒垃圾等。当自理逐渐变成一种习惯,自理的意识就开始在智障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
  2、经常鼓励多表扬
  智障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要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自理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智障孩子的点滴进步,每当他们有微小的进步,不忘鼓励一下,奖励一番,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2]如:在《我会自己穿衣服》一课中,对能把一只手穿进袖子里的覃观,我对他说“你真棒!”,然后奖给他一颗糖,而对能把两只手都穿进袖子里的韦立立,则给了一颗糖和一个小气球,依次类推。在不断地鼓励和赞赏之下,智障学生的参与热情会越来越高,自理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3、大胆放手,提供机会
  树立智障孩子自理意识,不是口头上强调就可以了,对智障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放得开手让他们去锻炼、去磨砺。有些家长对智障子女过分娇宠,不想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只想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使这些孩子失去了许多生活自理机会,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上的依赖习惯,最终使孩子仅有的一点能力也逐渐退化了。例如:真真刚学洗脸时,兴致很高,每天一起床就跑向卫生间嚷嚷要自己洗脸,但是心疼孙子的奶奶总担心他会弄湿衣服不要他自己洗……虽然智障孩子动手能力差,且常把事情办坏,但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同样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学一学试一试。这时,作为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即使他们扫地时弄得垃圾到处飞,穿衣时前后不分闹了笑话,也不要责备。只有大胆放手让智障孩子尝试,才能帮助孩子迈出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其次、授之以“渔”,是培养生活自理的关键
  由于智障孩子自身的特殊性,对他们生活自理的训练也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1、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每一个训练内容对于动手能力差的智障孩子来说,都无疑是个大难题。如何降低难度,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会?在训练培二班学生铺床叠被时,我的做法是,先把整个训练过程分解为五个简单的步骤:(1)把被子翻过来,被里朝上拉开展平。(2)把被子两边向中间折进约三分之一。(3)从被子的两头向中间对折。(4)再对折一次,理好四个角。(5)枕头放在被子上,把床单拉平。等孩子们一个个步骤都学会了,我再把几个分解的动作连贯成一个整体操作过程。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遵循他们的能力从简单的学习开始,由易而难,由简而繁,老师要耐心地一步一步分解指导,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一步一步地学。这种逐步完成法的好处是,把一个训练内容进行了分解,把困难进行了分解,降低了难度,智障孩子完成起来也就容易些。
  2、反复练习,巩固自理成果
  反复练习是巩固和提高智障孩子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智障孩子记性差,常前教后忘,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反复训练。即使某一个教学内容经过练习后已经掌握了,但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教师都要回过头来有步骤地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当然,如此反复操作虽然对巩固效果起一定作用,但也容易让智障孩子厌烦,那么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在奖励机制下,通过开展一系列有趣的自理能力竞赛,在比赛中使他们得到了反复练习,在反复中得到提高,在提高中得到巩固。
  再次、日常生活、身边小事处处可以培养自理能力
  对智障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无须刻意去寻找训练内容,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训练课堂,[3]日常小事都可以成为训练的内容:如刚入学的智障孩子,大小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特设了一个星期的如厕训练:“同学们,如果你们现在想要大小便,怎么办?”“怎样使用厕所?”然后给学生出示男女厕所标牌,教学生认识头影标志及其男女厕所使用对象,并组织学生到男女厕所实地观看,让学生懂得厕所的设施及其用处,告诉学生上厕所的正确做法:(1)男生进男厕所,女生进女厕所;(2)进入厕所后,再开始解裤子;(3)便后用水冲洗便池;(4)便后洗手。头一个星期我每天做如厕记录,了解每个小孩大致在什么时候需要大、小便,到了差不多时间我会提醒他们,让他们慢慢形成习惯,及时去解手,我则随同指导。通过一个月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练习,孩子们基本上都会自己上厕所了。这些训练老师每天要检查督促,让学生逐渐养成习惯。
  最后、家校密切配合,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目前我校在智障孩子自理能力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智障孩子自理能力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个盲区,那就是家庭的参与缺失。生活自理能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技能,大部分内容都要在家庭中进行,而家长是智障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第一任教师,离开了家庭这个土壤,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4]所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首先要家长转变教养观念。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向他们传授一些科学的方法,要求家长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交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当孩子在学校学会的一些生活技能、好习惯后,家长应该配合在家庭中继续练习、强化。此外,学校要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针对智障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真正实现培育学生自理能力的家校合力效应。
  总而言之,为了帮助智障孩子树立自理的意识,关键在于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学起,从生活中学习,通过家校配合,逐步培养,反复训练,才能使他们早日获得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京,许家成等著.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与实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盛群力,金伟民主编.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自身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中的总体设计进行概述,对高层建筑分类设计进行分析,同时从建筑防火、电气以及防雷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浅谈高层建筑中安全保護设计。  关键词:建筑设计 高层设计 分类设计 安全问题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也随之
摘要: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肺活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有效锻炼项目依次为游泳、健美操、唱歌、篮球、跑步、骑自行车、乒乓球、羽毛球等。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肺活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肺活量 体质健康标准 体育锻炼 心肺功能 学生 吹气球 针对性 练习次数 有效提高  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肺活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肺活量,促进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的生活背景不同,认知个性不同,课堂上孩子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会各俱情态。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生成资源有关注的意识,读懂生成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而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由简捷的导语开始的,一部激扬能引发共鸣的乐章是由优美序曲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开讲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一块磁铁一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必然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就是课前导
期刊
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转化后进生的一切技巧与方法,离开这一起点和基础都会变得徒劳无果。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引导者,对全班同学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和学习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班主任工作烦琐复杂,要想做好问题生的
期刊
初中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 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期刊
面对没有音乐基础的学前学生,如何开展钢琴课的教学,如何解决同学们习琴初期信心不足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整理成文。  一、让学生掌握弹琴技巧  学生面对陌生的钢琴,一切从零开始,掌握正确的手型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让他们感受正确的手型,教师可以把弹琴的基本手型比作“隧道”,掌关节的支撑犹如圆圆的隧道顶,所有的手指就像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