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预习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更是一种教学意识,对学生而言,培养自觉预习的习惯,这应该是一种素质成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元预习活动,无疑是阅读学习的前提条件。明确预习目标、规划预习路线、优化预习程序、完善预习总结,教师对语文阅读预习进行多重优化处理,能够及时洞察学生学习心理、掌握教学方向、把握教学生成,为阅读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一、明确预习目标,洞察学生智能开发点
  教师在阅读预习任务设置时,需要先对教材文本有深度解析,针对学生学习认知基础,设定可行性更强的预习目标,无疑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照。教师以预习任务展开预习调动,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过程中形成阅读基础,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多的助力支持。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对预习作用的直观诠释,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教师需要洞察学生智能开发点展开教学布设,以提升预习操作效果。
  例如,教学语文第六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师为学生布设预习任务: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当对童年进行回忆时,心中总会浮现一些难忘的情景。阅读课文,说说课文都介绍了哪些童年难忘的记忆?将这些记忆列出写在笔记上。学生根据教师布设,都能够自觉展开课文阅读,对课文中涉及到的童年情景进行归结。课堂检查时,教师对学生归结情况进行对比梳理,并展开集中点评,指出其存在的普遍问题:课文中对环境有特殊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特定意义呢?我们在阅读文本时,需要结合所有制约因素展开思考,不能顾此失彼。学生针对教师问题设计,再度展开深入思考,并逐渐达成学习共识:童年生活充满情趣,这是令人难忘的,这些景色描写带有更多情趣,对童年往事形成修饰和衬托。教师对学生学习认知进行归结,推动教学走向深入。教师为学生布设了预习任务,并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纠偏指导,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矫正了学生学习方向,获得不错的发动效果。预习没有统一格式需要遵循,教师预习设计也会存在一些缺陷,发现学生出现认知问题,及时给出补救措施,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二、整合预习内容,关注学生认知连接点
  教师要建立整合优化意识,对预习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从关注学生认知连接点出发,为学生布设适合的预习内容。不同文本的内容有不同的预习任务,这是最为基本的常识。教师要给学生传授清晰的信息,促使学生自觉建立预习内容整合意识。
  预习内容多种多样,教师在具体选择时,需要考慮多种因素。如教学《肥皂泡》,这篇课文写的是童年的美好回忆。学生对这个“肥皂泡”有特殊印象,自然会有更多认同感。在预习内容设计时,教师主要从肥皂泡描写语言角度入手:找出文本中关于肥皂泡的精彩描写,将其抄录下来,并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特点,达成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学生听说要抄录经典描写内容,自然给出积极响应,因为没有太多难度,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在语言鉴赏中,学生对鉴赏方法掌握不到位,自然遇到一些操作难题。教师在预习设计时便给出预判性指导:描写语言会用到一些修辞方法,也可以找出典型的词语,还可以对其句式进行分析,也可以看表达方式和写法特点。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展开预习操作,很快就获得丰富阅读感知体验。在课堂检查阶段,学生大多能够顺利给出正确答案。教师只是给学生布设一个预习任务,体现内容整合意识,学生在摘抄中没有遇到困难,这是在教师预料之中的,但鉴赏精彩的描写内容,需要一定的方法,学生出现操作障碍,也是教师可以预见的。通过教师的前瞻性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地预习提醒和思维灵感,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预习环节,为课堂教学顺利推进提供丰富助力支持。
  三、优化预习程序,把握学生思维切合点
  预习是一个操作过程,呈现一定的顺序性,教师在具体布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对预习操作程序进行改进和优化处理,注意把握学生思维切合点,促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预习环节,并求得预习效益的最大化。教材文本都有目标侧重点,预习设计也需要观照教学目标,集中精力展开对应性预习,与课堂教学形成对应,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教师占据认知和信息制高点,需要有前瞻意识,为学生规划预习路线,能够有效提升预习效度。
  学生对故事有特殊的学习兴趣,其预习设计时,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如《漏》,这是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其情节曲折有趣,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预习设计时,主要观照了学生学习心理:阅读课文,准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不妨先列出复述提纲,用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路线设置,先进行自主训练,准备参与课堂展示活动。学生拿到这个预习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布设任务单一,操作思路明晰,学生预习有条不紊地展开。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大多能够顺利讲述这个故事,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动力支持。从教师预习任务布设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预习任务进行了简化处理,让学生集中一点展开预习训练,充分把握学生思维切合点,其发动效果是显著的。学生对故事有特殊敏感性,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设计,其适合度更高,学生回馈积极,自然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成效。
  四、完善预习总结,促成学生阅读奠基点
  预习是一种前置性学习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过程、有执行,自然也应该有总结,教师要让学生自觉建立预习总结意识,将预习转化为学习能力。教师在预习任务设置时,不妨给学生设定总结路线和总结方式。预习日志、预习报告等,都是比较可行的预习总结形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实际作出匹配性设计,以有效提升学生预习主动性。语文阅读教学有学科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预习时,也需要体现学科诉求。
  如学习《枣核》时,教师给学生布设了预习任务:自主阅读课文,理顺基本情节,利用关键词进行归结;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将其抄写到笔记上。学生根据教师布设展开预习操作,并将预习内容以笔记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情节讲述故事内容,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讲述环节,获得不错的操作效果。教师为学生布设预习任务,并明确操作路线,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这是帮助学生进行预习的科学归结。从学生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其预习发挥了重要作用,给课堂教学注入更多活力。
  阅读教学离不开有效的预习,教师针对教学实际需要展开系统性预习设计,可以体现预习操作的针对性、科学性,让学生以体系化形式展开预习,需要有明晰的预习目标、清晰的预习程序,还要对预习方法和预习效果进行对应研究,以便形成全新阅读认知基础。教师让学生以预习笔记形式呈现课题内容,可以将预习进行有形化处理,也是对预习成果的集中展示,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也有重要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21011)
其他文献
My MPC因为支持播放市面上所有的多媒体影音格式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不过,如果你仅仅只是将MyMPC当作播放软件来用,那就太大材小用了,以下三招让您轻松玩转My MPC。
众所周知,教学个性是指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才能、气质等因素与教学观点、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等在教学过程中相结合而形成的成熟、稳定的产物。它对语文教师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提倡所谓的“任务群”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指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
文言文博大精深,浓缩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其词汇难读、句法难学、思想主旨难以揣摩,让不少学生都感到学习困难。学者王云峰曾经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设计好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应积极构筑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实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科素质,于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但是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呆板无趣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语文教师应该改变和创新教学观念,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可是,怎样设计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Gmail是笔者最喜爱的邮箱服务。它不但容量极大(超过2.7G),还具备速度快、界面简洁及会话式邮件自动归档的特色。Gmail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世界对电子邮箱的原本定义,它也使收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