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的体育课应重在“情”、“乐”与“美”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把学生带入一种快乐和享受的境界,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本文指出,中小学体育课应重在“情”、“乐”与“美”,如此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情”“乐”“美”
  
  体育课的情,就是把每一个学生的心境带入一种情感的境界。体育课的乐,就是把每一个学生的心境带入一种快乐的境界。体育课的美,就是把每一个学生的心境带入一种享受的镜界。要把学生带入一种快乐和享受的境界,每一位体育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一都是不完全的。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所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可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在当前新课程的中小学生体育课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法,更要重视学法。而每一位体育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课中的教学教法是关键的,课后总结是必要的。1.备课首先要确定体育课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切忌贪大求全。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训规律、原则、教法的运用、教法的指导、组织措施的把握以及术语的运用等方面应尽量避免知识的错误,这是对提高教师技艺水平的基本要求。3.体育课中的各部分如队列队行的练习、基本体操、游戏、教材内容、素质等应多让学生自主学练,充分显示他们的个性才能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上好一堂体育课要把学生带入一种“乐”与“美”的境界。要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来设定各节课的教学内容,各节体育课应有不同的特色内容。必需根据现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设定一些幽默和兴趣的游戏内容来进行趣味教学。
  上好体育课要注意几个重要环节:教师要轻松活泼地导入;形象感染地精讲;优美舒展地动作示范;多样化地练习;及时准确地提问;客观地小结。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美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学中幽默的应用,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体育课紧张、活泼的特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效果都很好。幽默应用于课前和课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性。体育课尤其是午睡后上体育课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如果练习单个的运动项目和动作,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教师抓住时机与学生开一些善意的玩笑,说一句歇后语或一句反正话,模仿动物跳等,鼓励学生说一些健康的俏皮话或做一些滑稽示范,受课堂气氛的感染,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就会随之提高。幽默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批评教育的手段,能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幽默手段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个性。游戏更能体现体育课的“情”、“乐”与“美”,应充分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动脑学习和积极运动的一种快乐心境。任何一种游戏的创编与实施要与教学内容融合并有一定的规律。1.首先应具有实效性;2.游戏的安排要与整堂课相协调;3.加强游戏的趣味性;4.让学生融会贯通,灵活掌握。例如在技巧教材考核课上可以设计一个情境类游戏,找几名动作过关的学生当裁判,考核的学生当运动员,考完的学生当观众为其他学生鼓掌加油,这样就形成了掌声、加油声、指导声为一体的良好课堂气氛,虽然是考核课,但由于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并不紧张,反而情绪高涨,自身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总之,教师在创编与实施游戏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创造性地来完成,同时接受各方面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调整,为学生健康的发展创设宽松环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变得更加主动化。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探索获得进步幅度与成功体验的过程。这样的“教”与“学”是一个“情”、“乐”、“思”、“会”、“美”的过程,教有所道,学有所获。
  教师充分体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对学生怀有宽容之情,能驱使自身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一堂课要把“情”、“乐”、“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
其他文献
随着新义务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育指导工作中,教师也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为初中生的体育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初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初中生
摘 要:以环境为切入点,从我国体育课程发展历史来研究政治对体育课程的影响,运用系统的、整体的、环境的观点,探讨体育课程与政治环境之间联系:政治需要因素决定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划,影响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政治思想意识因素影响体育课程的思想理念和发展方向;政治制度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促进或者制约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环境 政治环境    体育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
老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关系,直接会影响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现状及策略的研究,提高课堂
摘 要:文章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涵义,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学校体育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由此得出结论: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发挥    最近一个阶段,体育教育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阐述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体育教学为素质教育做贡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把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
摘 要:体育与德育关系密切。体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体育是一门以实践为主、身心同一参与的活动课程,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培养是德育工作的补充、延续和具体化。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 德育培养    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越来越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希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主动去学习及探究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是学习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既可用于一般课堂教学,又可用于个别化学习。本文阐述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分析了它对学习的支持,提出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学习和保证学习成功或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处理好关系。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特点    现代科学技木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今天学习领域中的应用,是学习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因而引发了全球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