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幼儿的教育问题也被不断重视起来。家园合作是指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形成的一个新兴关系,这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农村家园合作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家园合作
幼儿生活环境相对简单,家庭与幼儿园在其中扮演了两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作为幼儿教育名家的史慧中教授认为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具有最重要也是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幼儿园。但是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缺席”严重,特别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观念的误差和配套设备缺乏等因素,导致家园模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困难重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过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此,改善传统农村幼儿教育势在必行。
一、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思想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地区的家园合作模式发展不容乐观,在宣传和推广上存在许多问题。下面以某镇农村幼儿园为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普遍素质偏低,缺少家园合作意识。在该村中,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受文化水平的局限,缺少对家园合作模式的清楚认知,他们更习惯于将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幼儿园,在家长的认知里,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任务,与家长关系不大。家长认为自身的职责就是给孩子经济上的供给。
2.幼儿园教师素质偏低,缺少家园合作意识。幼儿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受教育程度上与家长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该村的幼儿园中,只有极少数的幼儿教师获有幼儿教育资格证书,这表明幼儿教师并没有具备相应的教育专业技能,也导致幼儿教师同样缺少家园合作意识。以下两种问题在农村幼儿园中比较常见。
(1)人为地造成交流障碍。部分教师认为农村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思想和观念落后,与他们交流无疑是“对牛弹琴”;还有的教师视自己为专业的幼儿教师,认为家长应该听从教师的建议,几乎不考虑家长的想法和感受。
(2)部分教师过于迁就家长。幼儿教师为了迎合家长,对于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只能选择迁就,选择家长满意的教育方法教育幼儿,这有违于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思想。
3.家长与教师沟通存在问题,家园合作程度不高。家长与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必须经常沟通交流,以此调整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但是在该村幼儿园中,教师与家长由于教育观念与文化水平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存在误差甚至分歧,导致幼儿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到迷茫。交流误差导致幼儿园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度降低,沟通消极,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发展对策的探究
1.优化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幼儿教师必须清楚家长是幼儿教育的有力支持者,也是重要合作者。农村幼儿园工作只有在幼儿家长的支持帮助下,才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改善教学环境,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家长必须明确幼儿的教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双方共同的责任,不能一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去推卸教育孩子的责任。通过数次恳切的“家长会”,该村的幼儿家长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2.改善沟通问题,提高家园合作程度。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推广困难,原因之一就是家园沟通存在问题。必须积极调整幼儿家长与教师的心态,从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让彼此发自内心地接受并尊重对方,使家园沟通顺畅。农村幼儿园通过督促幼儿教师创建电话联系本的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减轻彼此的理解误差。幼儿教师在通过幼儿园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后,也对自身的职责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3.政府支持。当地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幼儿教育事业,提供合理经费支持,将幼儿园设施完善。近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该镇政府并没有放松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不但提供场地和设备,用以鼓励家园模式,还提供政策支持,减少上学费用,为幼儿教育提供补助,这为该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坚实保障。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通过开展家园合作模式去发展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不必不可少的一步,如何走好这一步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家长和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两大主体,如果二者配合默契、互相支持,幼儿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园合作为幼儿教育提供有利资源,创造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淳.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的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2014(41):186-187.
[2]鲁敏.浅析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策略[J].教育界,2013(34):175.
[3]安仲香.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运用[J].读与写(下旬),2015(21):456.
[4]喻富如.新时期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探索[J].未来英才,2015(19):245.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家园合作
幼儿生活环境相对简单,家庭与幼儿园在其中扮演了两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作为幼儿教育名家的史慧中教授认为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具有最重要也是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幼儿园。但是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缺席”严重,特别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观念的误差和配套设备缺乏等因素,导致家园模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困难重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过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此,改善传统农村幼儿教育势在必行。
一、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思想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地区的家园合作模式发展不容乐观,在宣传和推广上存在许多问题。下面以某镇农村幼儿园为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普遍素质偏低,缺少家园合作意识。在该村中,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受文化水平的局限,缺少对家园合作模式的清楚认知,他们更习惯于将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幼儿园,在家长的认知里,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任务,与家长关系不大。家长认为自身的职责就是给孩子经济上的供给。
2.幼儿园教师素质偏低,缺少家园合作意识。幼儿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受教育程度上与家长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该村的幼儿园中,只有极少数的幼儿教师获有幼儿教育资格证书,这表明幼儿教师并没有具备相应的教育专业技能,也导致幼儿教师同样缺少家园合作意识。以下两种问题在农村幼儿园中比较常见。
(1)人为地造成交流障碍。部分教师认为农村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思想和观念落后,与他们交流无疑是“对牛弹琴”;还有的教师视自己为专业的幼儿教师,认为家长应该听从教师的建议,几乎不考虑家长的想法和感受。
(2)部分教师过于迁就家长。幼儿教师为了迎合家长,对于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只能选择迁就,选择家长满意的教育方法教育幼儿,这有违于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思想。
3.家长与教师沟通存在问题,家园合作程度不高。家长与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必须经常沟通交流,以此调整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但是在该村幼儿园中,教师与家长由于教育观念与文化水平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存在误差甚至分歧,导致幼儿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到迷茫。交流误差导致幼儿园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度降低,沟通消极,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发展对策的探究
1.优化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幼儿教师必须清楚家长是幼儿教育的有力支持者,也是重要合作者。农村幼儿园工作只有在幼儿家长的支持帮助下,才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改善教学环境,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家长必须明确幼儿的教育是家长与幼儿园双方共同的责任,不能一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去推卸教育孩子的责任。通过数次恳切的“家长会”,该村的幼儿家长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2.改善沟通问题,提高家园合作程度。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推广困难,原因之一就是家园沟通存在问题。必须积极调整幼儿家长与教师的心态,从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让彼此发自内心地接受并尊重对方,使家园沟通顺畅。农村幼儿园通过督促幼儿教师创建电话联系本的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减轻彼此的理解误差。幼儿教师在通过幼儿园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后,也对自身的职责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3.政府支持。当地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幼儿教育事业,提供合理经费支持,将幼儿园设施完善。近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该镇政府并没有放松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不但提供场地和设备,用以鼓励家园模式,还提供政策支持,减少上学费用,为幼儿教育提供补助,这为该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坚实保障。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通过开展家园合作模式去发展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不必不可少的一步,如何走好这一步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家长和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两大主体,如果二者配合默契、互相支持,幼儿教育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园合作为幼儿教育提供有利资源,创造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淳.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的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2014(41):186-187.
[2]鲁敏.浅析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策略[J].教育界,2013(34):175.
[3]安仲香.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运用[J].读与写(下旬),2015(21):456.
[4]喻富如.新时期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探索[J].未来英才,2015(1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