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慢性乙肝患者9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认知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干预效果进行测评。

结果

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和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GSES评分为(22.53±4.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2±4.5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8,P<0.01);干预组SF-36各维度评分[综合健康状况(16.13±2.04)分、躯体功能(17.73±3.49)分、心理健康(15.73±2.69)分、角色受限(18.38±2.78)分、社会性功能(14.76±2.96)分、角色生理(15.89±2.85)分、活力和精力(19.18±3.43)分、机体疼痛(19.84±3.78)分]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综合健康状况(12.62±2.15)分、躯体功能(13.18±2.31)分、心理健康(9.24±3.54)分、角色受限(8.67±3.47)分、社会性功能(9.24±2.42)分、角色生理(8.67±2.60)分、活力和精力(10.64±2.73)分、机体疼痛(10.80±2.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96、8.863、9.189、17.309、9.287、12.046、11.645、14.937,均P<0.05)。

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增强乙肝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可进行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鼻咽癌人群与EB病毒核抗原1(NA)IgA抗体、衣壳抗原(VCA)IgA抗体、Zta蛋白IgA抗体阳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7 175例血清进行EB病毒VCA-IgA、NA1-IgA和Zta-IgA抗体检测,对782例EB病毒抗体阳性体检者,进一步采用鼻咽CT影像检查、电子鼻咽镜检查,最后通过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进行确诊。比较血清学检查结果中EB抗体单项阳性、两项抗体同时阳性和三项抗
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MRI)检查在股骨头坏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诊治的4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并对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对Ⅰ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检出率(87.50%)明显高于CT(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而MRI检查的总体符合率(96.78%)与CT(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
目的探讨螺旋CT是否有助于脾结核的诊断。方法收集40例经螺旋CT诊断的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活检及临床诊疗结果综合分析螺旋CT诊断脾结核的准确率和临床影响因素以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40例经螺旋CT检查诊断为脾结核的患者,结合穿刺活检病理及临床诊治结果,发现35例患者与活检病理及临床诊治得出的最终诊断较为一致,诊断的正确率为87.5%;螺旋CT的准确率与患者结核病史及病灶的类型明显相关(χ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及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对71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及CEUS图像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两种方法的定性诊断能力。结果71例胰腺囊性病变中,胰腺假性囊肿32、囊腺瘤24例,囊腺癌15例;CEUS在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84.4%、93.0%和86.7%、88.7%,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IL-8、IL-17和NO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为COP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齐河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用药指导,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呼吸功能及IL-8、IL-17和NO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干预前患者的IL-17、IL-8与NO水平分别为(77.48±5.48)ng/mL,(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