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期群众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北京奥运时代,如何进一步推动河南省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是我省体育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通过对河南省群众的发展历程的详细分析研究,为后北京奥运时代河南省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 群众体育 发展对策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和落实,河南省的群众体育事业也取得较大的发展,人民体质得到了提高。但是目前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河南省群众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快速提高河南省群众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唤起河南省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是目前河南省体育社会工作者面临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河南省群众体育现状的回顾与发展
  
  河南省群众体育的发展一直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坚实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是发展体育的基础。随着河南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尤其是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体育场地设施大有改善。2004年颁布的《河南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以奖代补的办法》,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河南省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速度。大量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投入,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河南农村体育设施的现状,有力地推动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
  2007年是河南省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阶段(2005-2010)工作任务的重要一年,提高全省体育人口的数量成为本阶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在一系列群众活动的推动下,河南体育人口不断增加,仅“省直三八妇女健身周”和“省直体育健身活动日”,参加人数就超过了10万人。 “月月有活动,阶段有高潮,常年不断线”,是河南省全民健身的显著特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近期间,河南省体育部门抓住北京奥运会促进群众体育快速发展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开展全省群众体育活动,把全民健身引向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不仅为北京奥运会营造了浓郁的氛围,也把我省的群众体育活动推向了高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对河南省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省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勇于拼搏,再创辉煌,让河南的父老乡亲分享了体育发展的成果和骄傲。在河南近1亿人口中,农民占大多数,并且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较低的部分。因而,以农民问题为核心的“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河南小康社会的核心和难点。河南省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也是如此。现实说明,目前我省农村体育发展水平缓慢和农民体质健康状况落后已经成为全面建设河南小康社会中相当突出的问题。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也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但长期以来,河南省体育工作者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了竞技体育中,对群众体育的关注更多地侧重于政策的指导,缺乏对影响群众体育发展本质上的、深层次的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
  陈旧、偏颇的体育观念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是工作难点。长期以来,河南省农村教育普及率较低,体育健身意识发展普遍不成熟,一部分农民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仅停留在竞技运动的层面上,缺乏自觉投身与参与;另一些农民则错误地认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者不需要体育锻炼,日常的田间劳作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些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于此同时,我们长期以来都在强调城市文化对农村的导向与表率作用,忽视了农村文化对城市文化形成的基础作用。
  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制约着群众体育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认为群众体育是单纯的公益事业,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包办,不重视发挥市场主体在开展群众体育方面的实际作用,这一方面造成了政府单一的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参与性健身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群众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目前我国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中管理体育的部门很少,河南省也不例外,负责群众体育工作的人员大多属兼职,且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培训,基层群众体育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全部由县体育局或合署的行政机构承担。这种管理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群众体育的发展。
  逐步完善群众体育发展中的政策法规是发展群众体育的关键。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制定体育政策法规应广泛地涉及城乡各地和各类人群,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尽管河南省体育法制建设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群众体育的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针对群众体育领域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河南省制定群众体育的政策法规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与西方等国实行的“体育自治、政府协助”的管理方式相比,河南省体育领域的行政干预现象还很严重,必须尽快立法规制,改变这种现状。
  
  后北京奥运时代群众体育的发展对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唤起了国人极大的体育热情,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奥运会后,群众对体育健身的热情和积极性将会进一步增强,对体育的需求也会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省体育工作者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推动河南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领会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确立群众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体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牢牢确立群众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通过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来提高河南省全民健康素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既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群众体育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群众体育的本质要求。
  把握群众体育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体育的发展。河南省过去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参加体育活动人群呈现出老年人、青少年多,中年人少的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参加体育活动人员的年龄已逐步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健身条件的要求已越来越科学化。客观情况的变化要求改变政府一家办体育的状况,而转向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协办体育的态势。这也要求河南省群众体育发展要在全面、协调上下工夫,统筹兼顾城乡、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和需求,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体育部门具体管理、其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方面共同兴办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的群众体育管理发展机制。
  抓好活动、组织、场地、宣传四个重要环节,开创群众体育发展新局面。在活动的组织上,要以人为本,继续抓好“五个千万人群”的活动,在全民健身月期间集中组织开展群众基础广泛、喜闻乐见、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健身活动。同时要继续大力实施中原品牌带动战略,以点带面,多点并举,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在组织网络建设上,更加明确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提高人民健康素质的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学校、农村村委会等群体组织和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各类体育健身活动站(点)的规范管理,发挥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人才的优势,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培训机构,同时要积极构建群众体质监督网络,定期开展群众体质测定工作。
  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上,要注意发挥区域优势,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扶持老区、贫困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多主体、多渠道投资兴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积极整合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同时要发挥农村学校作为农村体育资源聚集地的作用,加快新时期河南农村体育的发展建设。
  在舆论宣传上,要加强传播媒介的宣传力度、广度、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积极营造体育锻炼氛围、不断强化中原农民的健身意识。
  
  结 语
  北京奥运会激发了亿万国人的体育热情,也为有着近1亿人口的河南省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极好的氛围和绝佳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河南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群众体育以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计划》,依据河南省省情,把抓好农村体育、农民健身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特色体育,培育亮点,打造精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使群众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健全,体育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公益性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在不断发展,群众体育场地活动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具有中原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框架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群众体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后北京奥运时代的河南省必将会掀起一个群众体育发展的新热潮。(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奥运会对河南省群众体育发展影响之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2400450027)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学生注意力,可以提高课堂效率。音乐课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培养注意力的重要性,以及音乐课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通过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吸引学生、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师自身的提高等方法,提高小学生音乐课堂注意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课堂注意力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对于
孩子慢慢长大,考验会纷至沓来,他们会面临许多的挑战。在面对挑战时,大人如何让孩子拥有自我挑战的勇气,并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呢?  提供机会让孩子大胆尝试  美国的父母喜欢大撒手,觉得小筋骨就要经得起历练。社区的户外儿童游乐场里有很多适合孩子钻、爬、滑、跳的运动器材,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玩。有的家长让孩子爬上高高的攀爬架,从头爬到尾。大一点的孩子,喜欢爬到很高的滑梯上去玩,而家长任由孩子爬上爬下,跌倒、坐起
浙江杭州 李政晗 6岁  小兔子山山拿着一个气球蹦蹦跳跳地走着,他知道今天是小鸭蛋蛋的生日,所以一大早就去商店买了一个大大的红气球。他兴奋地想:这个礼物,蛋蛋一定会喜欢的。他边走边不时地仰头看看气球。突然,山山踩到了一根树枝,脚下一滑,心里一慌,手一松,气球便离开了他的手,慢慢飘向了天空。  山山急忙伸长手,用力地向上跳,可是根本够不到气球,气球越飘越高,他着急地哭了起来。这时,小鸟欢欢飞了过来:
【摘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然而,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务性的上传下达式的班会课越来越难以被学生接受。同时,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行为上有所落实和转变。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就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为学生搭建平台提升学生品质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班会
女孩的成长,是个极为深刻的话题,不仅关系到她自身的未来幸福与否,还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未来。每个女孩都有她成长的时代特点,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作为父母,该如何成就女儿的健康成长?本期,选择了幾位颇具典范的家长,介绍了他们养育女儿的故事,他们的养育方法或理念,也许能给我们很深的启发。
【摘 要】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是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引入热点事件是小学品德课教学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立足教材、校园生活、活动和社会生活资源,充实教学素材,能使小学品德课堂更有宽度、厚度和力度,有效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时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资源;资源开发;热点事件  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是高度结合的综合课程,为教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营养总是被优先输送给大脑,然后才会被提供给其他的器官。  最近纽约儿科医院有一个公开讲座,科普宝宝大脑发育的里程碑,里面有几个有趣的知识点:  1.宝宝生下来时头和身子的比例会有点奇怪,显得头很大,那是因为宝宝生下来时,大脑就已经占身体很大的比重了。  2.3岁前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宝宝3岁时大脑发育已经完成80%,5岁时达到90%,接近成年人的脑容量。  3.大脑是最“怕饿
理查德·费曼是赫赫有名的诺贝尔奖科学家,但他更为人所熟知的角色却是科学界的老顽童,他的自传更被称为“是一封理科生写给世界的情书”。那么这一切的源头是什么呢?是谁启发了费曼?答案是他的爸爸,一位普通的制服商人。是他告诉费曼“科学家”是种兴趣,而不是职业。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费曼就已经爱上了科学,因为还有什么事会比从小听爸爸“闲扯”科学更有趣的呢!  父亲的希冀  在我出生前,我父亲对母亲说,“要是个
【摘 要】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这就需要教师用教学机智、教学素养去化解学生丢给我们的尴尬,化为己用,使课堂和谐展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