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观念渊源于上古三代思想传统,但在孔子那里由爱亲以爱人的主德进一步发展为内在主体性的源德和包容现实诸德的全德,呈现出儒家体用论的基本思维模式.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在仁观念的形而上超越路径、现实超越路径上有新的发展:一方面,将仁与性及天道合一,建构起了奠基于有机整体宇宙论的仁学本体论;另一方面,将仁由爱亲以爱人拓展到天地万物差异一体的理想境界.今天的中国社会和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剧烈变化,应建构奠基于独立的个人之间的情感感应的实践的、开放的新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