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的导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众所周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优化课堂教学,当前许多教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了大量的尝试,特别是对上课的导入有很多的做法.
  课堂伊始,复习旧课内容后,有的教师往往不注重“引入新课”,三言两语用“今天我们讲……”直点新的内容,这样会使数学内容显得更加无味、单调,影响上课的效果.因此讲究导课艺术是上好每一节课的“虎头”.在具体教学中,我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激发兴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新课前,抓住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中学生爱刨根问底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一些疑问,诱导学生由疑升思,这是促使学生由思到知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在讲“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时,一上课,我在讲台上叹了一口气,引用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一道题问学生:“酒0.84元一斤,饼0.04元一个,老师仅有0.84元,如何既买一斤酒又买一个饼.”学生一听,开始议论起来,说法不一.过了一会我问学生:“有结果了吗?”学生都无奈地摇了摇头.“好吧,我们用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吧”.然后导入了新课.这种做法,不但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四舍五入”的印象.
  二、创造悬念法
  设置悬念可以从讲新课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看似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学生知识的困乏,许多生活之谜得不到解决,我利用此在课堂上创造一些悬念刺激学生,使学生认真听讲,加深记忆.
  三、“顺口溜”导入法
  在上复习课时,往往学生会认为已经学过了,是重复一次,没意义,因此,上课前的导入就显得更加重要.
  例如,在讲“圆的总结复习”时,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学圆证圆不怕圆,圆中自有辅助线.弦与弦心距,亲密紧相连,圆直径想直角,顶点就在圆上边.见切线找切点,切点常和圆心连,见切点连半径,证题一半能成功.以上也都行不通,切割线定理记心中.”
  开始上课,我就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一见顺口溜,学生马上活跃起来了,有的记在本上,有的翻书,有的找题验证.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顺利地复习了本节内容.
  四、强调导入法
  有时,刚上课,就特别强调本课内容的重要性,使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持一种非学不行的态度,学不好就学不会以后的知识这种迫切感,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产生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例如,在讲“二次函数”时,我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整堂课,学生专注地听讲.在当堂测试中,仅有8名学生达不到优秀.
  五、类比导入法
  内容比较类似时,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中“边边边定理”时,可以用前边所学过的边角边定理、角边角定理的内容,通过比较的关系,证明三角形边与角的各种关系了.那么,仅凭借边或角一种情况能否证明三角形全等?引出新的学习内容.这样既复习了旧的内容,分清了各自的关系,又导入了新课.
  六、实践导入法
  一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例如,在讲数学新概念时,教师所举的例子尽量要联系实际.当教师提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时,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总之,在具体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数学教师应围绕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从引入开始,注重学生的激情,形成一种积极思维的课堂小气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舞台艺术的序幕,它的激情、感情基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句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切不可轻视上课前的三言两语.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籼粳杂交晚稻春优8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单季稻春优84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随着播期的延迟,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株高、穗长逐渐降低,全生育期显著缩短,最终造成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播期5月10日、5月25日、6月9日处理产量较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春优84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均表现
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创设活动化、开放性、参与性强的情境,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思维的自主放飞.笔者结合自身参与课题研究的体验,就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谈一点认识.    一、营造网络环境下的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要想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网络环境下,教学可以提供一种生动、活
摘要 气象因素制约潜江市小麦、油菜生产,2018年、2019年潜江市连续2年遭遇极端天气,1—2月的长期低温多雨和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高温高湿天气对小麦、油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潜江市气候变化特点,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小麦和油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油菜;极端天气;影响;应对措施;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S512.1;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操作情境,满足心理需要  教学实践证明,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
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非常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让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感悟数学的真谛呢?这一直是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课堂教学要借助语言和实物等来传递信息,而语言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
高中化学教学,既要教授知识、培养技能,又要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客观、求真的科学态度.如何很好地做到这一要求呢?笔者认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就如何实施实验教学,深度挖掘化学实验的功能,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实施前明确实验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布鲁纳提出教学四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化学实验教学要满足这个四原则,首先得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农业、能源、资源开发、材料以及环保等多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人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内容分散及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谈一点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教师的职责是传播人类自然科学文明,对学生的智、德、能、美的素质进行培养,教者除具备堪为人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才能担当教育教学工作,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哪些能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操作,不但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从真实“情景”中获得知觉信息,形成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协商与会话”等教学辩论引导抽象思维,完成意义建构,形成理性认识.本文以上述理论为基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