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广西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很多高校也主动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服务,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情况。从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探讨教学改革问题,以便培养出满足地方需求市场营销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风生水起,取得了重大的成效,经济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很多高校也主动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服务。经济的开放和发展带动了企业的竞争,而激烈竞争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的要求。在广西作为发展比较晚的民办高校必须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以教学互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心,不断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寻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新途径,培养出满足地方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1 目前我区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1 教師资源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从教人员中绝大部分没有营销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部分教师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和实惠,自身学历提高后往往“另谋出路”,而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仅靠待遇很难留住优秀的青年教师,从而使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市场营销课程性质要求与实践有紧密的联系,这对于上课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扎实的专业实践背景,即“双师”资格。但从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看,拥有“双师”资格者大多数属于院校内自己评定出来的,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民办高职院校任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真正拥有“双师”能力的并不多见。在此情况之下,广西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采取专任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模式。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民办高职高专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难聘到符合教学要求的高水平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兼职老师体现不出原有的优势,这些都导致市场营销教学处于弱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1.2 教学模式陈旧,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丰富的案例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感性认识,在普及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同时,针对课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内容,如价格折扣、促销等,再安排专题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往往被曲解为举例教学,课堂上教师满足于举例国内外着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海尔”、“伊利”、“奔驰”、“宝马”集团的营销战略等。而在广西,民办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培养的是满足地方需求的专业人才,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的毕业生大多数会在区内外一些小企业工作,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几乎听不到中小企业是怎样开展营销工作的、有什么样的要求和特点。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学生很难用得上。市场营销教学不重视对教学环节的考核也是教学模式陈旧的表现。在广西民办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课目成绩考评基本上是以任课教师命题为主。其试题在题型分布、知识分布上缺乏科学性,造就了更多考前“背多分”,限制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给出的学生成绩难以反映教学水平与效果的全貌,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1.3 教学缺乏创新,影响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广西民办高校发展迅速,由于社会对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几乎每个民办高校都设置有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呼吁声不断,但真正见成效的高校少之又少。其背后的原因是缺乏创新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滞后,忽视了实践教学和理论相结合,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多数以教为中心,而非以学为中心。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扼杀了创新动力,影响了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并成为制约广西民办高校培养拔尖营销人才的瓶颈。
2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不管是公办的高职教育还是民办的高职教育都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学历教育,它主要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对高职市场营销教学,应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创新,积极探索可行之路。
2.1 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备师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广西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扶植力度在不断加强,各大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硬件”与“软件”的投入,“硬件”投入主要用于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多功能实训室建设;“软件”投入主要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应该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应该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从企业营销管理岗位上选拔能工巧匠,强化实践环节,以适应民办高职高专营销教学要求,建立真正具有从事高职学院专业教学素质和水平,又有在企业、工厂相关专业岗位工作经验、能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
2.2 创新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激发学生的个体内在潜能”为教育目标。在《市场营销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I)多媒体互动教学。这是通过多媒体PPT、教学软件演示来解说理论知识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看营销实战光盘,营销专家对市场的分析录像等方式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市场营销学》教学为例,当讲到“品牌策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一边播放国内一些优秀的品牌塑造过程一边讲解。这一方法也可以让学生通过PPT演示的方式对营销课堂内容进行汇报,增强教学互动。
(2)“教、学、做”三位一体模拟仿真教学。市场营销教学应该实现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一边做,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到“教、学、做”三位一体。例如,当讲解完“促销策略”的章节时,可以在课堂中由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模拟小组,撰写好促销方案,并现场模拟柜台促销,完成销售交易全程。
(3)本土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个教学案例,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在同学、老师之间进行交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培养要求,尽量在课堂中用本土企业案例教学,尤其是发生在中小企业或者是身边的案例,学生特别感兴趣。例如,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用“百草堂”与“老梧州”作案例比较两者之间的产品策略,学生的讨论就特别热烈,且答案是各式各样的。本土中小企业案例教学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战体验法。我们可以设计“校园商品展销会”、“促销联谊会”等课外营销实践形式,探索在仿真的环境下开展综合性地营销活动的锻炼。校园商品展销会主要通过展销会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展会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活动,体会市场营销理论和技巧。促销联谊会主要通过有组织地介绍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到企业进行促销兼职,了解企业促销形式和促销活动的实施。通过实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
(5)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评价可以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评定与企业评定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态度和职业能力。学生的成绩评定以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为指导,可由五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理论认知的掌握、单元性作品、综合营销方案、营销模拟、营销实践等方面构成,做到客观公平。
2.3 将创业思想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起“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在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听创业讲座、走进创业论坛、模拟创业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模拟组建公司,策划开店方案等,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取代毕业等于失业的悲观想法。市场营销的教学改革,是广西民办高职院校要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广西各民办高职院校联合起来有步骤、有地计划进行,更需要有改革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希望广西的民办高职院校和教师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努力培养适应区域性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风生水起,取得了重大的成效,经济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很多高校也主动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服务。经济的开放和发展带动了企业的竞争,而激烈竞争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的要求。在广西作为发展比较晚的民办高校必须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以教学互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心,不断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寻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新途径,培养出满足地方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1 目前我区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1 教師资源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从教人员中绝大部分没有营销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部分教师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和实惠,自身学历提高后往往“另谋出路”,而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仅靠待遇很难留住优秀的青年教师,从而使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市场营销课程性质要求与实践有紧密的联系,这对于上课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扎实的专业实践背景,即“双师”资格。但从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看,拥有“双师”资格者大多数属于院校内自己评定出来的,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民办高职院校任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真正拥有“双师”能力的并不多见。在此情况之下,广西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采取专任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模式。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民办高职高专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难聘到符合教学要求的高水平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兼职老师体现不出原有的优势,这些都导致市场营销教学处于弱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1.2 教学模式陈旧,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丰富的案例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感性认识,在普及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同时,针对课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内容,如价格折扣、促销等,再安排专题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往往被曲解为举例教学,课堂上教师满足于举例国内外着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海尔”、“伊利”、“奔驰”、“宝马”集团的营销战略等。而在广西,民办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培养的是满足地方需求的专业人才,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的毕业生大多数会在区内外一些小企业工作,但是在课堂上他们几乎听不到中小企业是怎样开展营销工作的、有什么样的要求和特点。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学生很难用得上。市场营销教学不重视对教学环节的考核也是教学模式陈旧的表现。在广西民办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课目成绩考评基本上是以任课教师命题为主。其试题在题型分布、知识分布上缺乏科学性,造就了更多考前“背多分”,限制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给出的学生成绩难以反映教学水平与效果的全貌,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1.3 教学缺乏创新,影响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广西民办高校发展迅速,由于社会对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几乎每个民办高校都设置有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呼吁声不断,但真正见成效的高校少之又少。其背后的原因是缺乏创新教学思维。教学理念滞后,忽视了实践教学和理论相结合,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多数以教为中心,而非以学为中心。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扼杀了创新动力,影响了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并成为制约广西民办高校培养拔尖营销人才的瓶颈。
2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不管是公办的高职教育还是民办的高职教育都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学历教育,它主要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对高职市场营销教学,应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创新,积极探索可行之路。
2.1 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备师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广西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扶植力度在不断加强,各大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硬件”与“软件”的投入,“硬件”投入主要用于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多功能实训室建设;“软件”投入主要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应该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应该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从企业营销管理岗位上选拔能工巧匠,强化实践环节,以适应民办高职高专营销教学要求,建立真正具有从事高职学院专业教学素质和水平,又有在企业、工厂相关专业岗位工作经验、能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
2.2 创新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激发学生的个体内在潜能”为教育目标。在《市场营销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I)多媒体互动教学。这是通过多媒体PPT、教学软件演示来解说理论知识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看营销实战光盘,营销专家对市场的分析录像等方式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市场营销学》教学为例,当讲到“品牌策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一边播放国内一些优秀的品牌塑造过程一边讲解。这一方法也可以让学生通过PPT演示的方式对营销课堂内容进行汇报,增强教学互动。
(2)“教、学、做”三位一体模拟仿真教学。市场营销教学应该实现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一边做,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到“教、学、做”三位一体。例如,当讲解完“促销策略”的章节时,可以在课堂中由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模拟小组,撰写好促销方案,并现场模拟柜台促销,完成销售交易全程。
(3)本土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个教学案例,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在同学、老师之间进行交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培养要求,尽量在课堂中用本土企业案例教学,尤其是发生在中小企业或者是身边的案例,学生特别感兴趣。例如,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用“百草堂”与“老梧州”作案例比较两者之间的产品策略,学生的讨论就特别热烈,且答案是各式各样的。本土中小企业案例教学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战体验法。我们可以设计“校园商品展销会”、“促销联谊会”等课外营销实践形式,探索在仿真的环境下开展综合性地营销活动的锻炼。校园商品展销会主要通过展销会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展会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活动,体会市场营销理论和技巧。促销联谊会主要通过有组织地介绍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到企业进行促销兼职,了解企业促销形式和促销活动的实施。通过实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
(5)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效果评价可以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评定与企业评定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态度和职业能力。学生的成绩评定以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为指导,可由五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理论认知的掌握、单元性作品、综合营销方案、营销模拟、营销实践等方面构成,做到客观公平。
2.3 将创业思想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起“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在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听创业讲座、走进创业论坛、模拟创业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模拟组建公司,策划开店方案等,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取代毕业等于失业的悲观想法。市场营销的教学改革,是广西民办高职院校要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广西各民办高职院校联合起来有步骤、有地计划进行,更需要有改革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希望广西的民办高职院校和教师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努力培养适应区域性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营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