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与自由:荷兰印象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求学与工作的原因,我有几段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第一段是在荷兰攻读博士学位;第二段是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第三段是在新加坡大学访学。其中,我与荷兰的联系最久,缘分最深。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我在荷兰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做博士后,后来又在那里做了三年的特聘教师。现在,我工作的单位——厦门大学又与荷兰的乌列特支大学合作培养学生,每年乌列特支大学都会送一批精英学生来我校学习。
  荷兰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国家,虽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提到荷兰,不得不说它的风车、运河、古堡、房屋等。在地球上,可能只有荷兰这个国家大部分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加上风大,使得荷兰人很早就使用风车来制造能源,风车就成为了荷兰的一道景观。荷兰富有运河,我国是小桥流水人家,荷兰则是“安静的运河与富有活力的船只”。在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运河带已有400年历史,已发展成为链接100多座岛屿,由160多条运河、1281座桥梁构成的75公里长的运河网。除了市中心以外,荷兰都是独立的房屋,相对于美国的大房子,荷兰家家户户的独立小房屋可谓是“富庶的小康”。我们中国经常把独立的房子叫做豪宅,在荷兰,到处都是这样的房子。不可不提的是荷兰的古堡,在入海口处建立封建古堡是历史的象征,作为一个贸易强国,荷兰在入海口建立了许多古堡。古堡外面十分优雅,但是走进古堡内部的房间,就会发现里面的床铺只有1.5米左右,我们现在一般都是2米左右。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所谓的荷兰人身材高大拥有世界上平均最高的身高应该是70年代后的事情了;其二,荷兰人的优质生活也是在那时才逐渐获得的。
  从人口和领土来看,荷兰都是一个小国,但是,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它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荷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文化?下面,我将从从文化、历史的视角给大家介绍我眼中的荷兰。
  辉煌与包容
  学过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荷兰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有一本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书,叫做《大国崛起》,其中就有荷兰。从领土来看,荷兰是一个小国家,但它在世界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十六世纪是西班牙的天下,十七世纪是荷兰人的天下,十八世纪才轮到了英国。从地理位置上看,荷兰一直被称作Netherlands,也就是低地国家的意思。在历史上,荷兰与西班牙帝国曾经发生了一场长达八十年的战争,我们把它叫做荷兰的独立战争。十六世纪,当西班牙势力强大的时候,荷兰成为它的殖民地。荷兰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在被西班牙殖民的时候,有两件事情荷兰人民忍受不了,第一件就是西班牙强加给荷兰人民的高税负,对荷兰进行经济压榨。当时,西班牙出产羊毛,荷兰的纺织业很强,但是西班牙规定,出产到荷兰的羊毛,必须有一个很高的价格,荷兰人必须付出高额的进口税,但是从荷兰出口到西班牙的纺织品,却必须低价。另一个是宗教信仰问题——西班牙信奉天主教,荷兰信奉新教,现在荷兰的北部依然信奉新教。所以最后发生了荷兰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十年。由于西欧各国当时也都不满西班牙帝国的扩张,愿意派兵支援荷兰,在如此有利的外部条件下,荷兰最终独立,成立了联省共和国。
  联省共和国的成立,赋予了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荷兰也被称为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荷兰商人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会把货物送到委托人手中。以生命作代价守望信念,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并为荷兰商人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17世纪,荷兰便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在海洋贸易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经过独立战争以后的荷兰,在《宪法》中订立法规:保证所有人不因个人信仰和宗教活动遭受任何调查、迫害或惩罚。十七世纪初期就订立了这样的法规,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大量欧洲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士奔向了荷兰,这使得荷兰成为世界各地人才趋之若鹜的国家。三百多年过去了,荷兰已经成为很多具有独立见解人士的沙龙国家,大家在那里汇集,发表意见,造就了荷兰的思想多元且自由。
  宗教宽容政策吸引大量人才随移民流入,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由的个人空间,大量的人保持单身或者是同性恋。阿姆斯特丹就是一个奇特的“三位一体”的城市:代表精神世界的大教堂、代表世俗世界的红灯区以及介于精神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大学,三者在这座城市中非常和谐地共存。但是,荷兰的自由并不等于放任,所有的自由都是在国家的法律之下给予的。
  传统与笃定
  大约有十年的时间,我在中国和荷兰两国之间来回跑,后来隔了六年之后再次去到荷兰,我惊奇的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人们谈论的话题没有变,多年的商店没有变,甚至家用器皿与电器也是几十年不变。在西方文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描述,主人公坐在一个拐角的咖啡店,看到旧时的恋人从那里出现。在荷兰,咖啡店等一些建筑物可能就几十年一直在那里,不会变化。有一次,我的一个荷兰朋友要出去旅游,我就住进她的家里,给她看猫。我惊奇的发现家,她家里的很多家具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颇有些年头的搪瓷碗洗得干干净净的放在那里。中国人一味求新,家里的电视一台要比一台大,正是缺少了这种理性的保留传统的倾向。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的母亲是荷兰人,父亲是以色列人,父亲是地理学方面的教授。我经常和她去外面的大自然中走,她能叫出每一颗植物、每一只鸟的名字,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是爸爸从小教的。在她小时候,他们就坐在大厅,敞着门,面对着不远处的森林,她们吃着饭,父亲给她们讲着外面正在下蛋的鸟,关注着外面自然世界的状况。
  荷兰人长期保持着节俭的习惯和勤劳不懈的生活态度,这大概就是“新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今日消费型资本主义的区别”。宗教在荷兰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西方文化中,保持私密性是他们的一个特点,但荷兰不一样,他们都是自己的小房子,家里的客厅就在一二楼,而他们的窗帘一般不会放下,因为加尔文教主张让信徒直面上帝,荷兰人相信上帝会通过家里的窗户监督世人的言行。再者,荷兰的贫富分化不明显,一些工资高的人,会通过税收对他们进行调控,荷兰人十分低调,不喜欢炫富,也不爱追求名牌。   同时,荷兰也是一个极具国际视野的国家。我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时,每个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不仅要在本国的论文审查委员会通过,校方还要组织一个国际学术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这个委员会之中必须有一个国际上的该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论文答辩时,要提早8个月预订阿姆斯特丹大教堂作为答辩场所,八九个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从服装到答辩流程完全承继中世纪的仪式。一个博士的培养过程也显示了荷兰人对待传统的态度。
  自律与自由
  加尔文教否定封建等级差别,其世俗禁欲主义的教义鼓舞了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加尔文教的教义让人们勤奋工作、努力追求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在加尔文教的影响下,荷兰人的自律与自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守时。荷兰人十分准时,约定好见面时间就会不早不晚的到达,不会浪费双方的任何时间。在读博士期间,我们跟教授约好见面时间,提前到了的话,也是坐在门外等,到了约定的时间才去敲门。如果你迟到了,对方很可能不会去等你。
  二是专业的工作态度。比如,如果你在图书馆找不到一本书,那么管理员就会想尽办法一定会帮你找到为止,哪怕去其他图书馆调阅或者购买,表现出特别专业、负责的态度。我就读的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专业有一个“每周多元讲座”,荷兰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国家,但阿姆斯特丹是一个有世界主义态度的城市,经常有一些来自世界他国的专家过来讲座。在讲座开始的前三天,秘书就会把参会学者的论文打印好放在办公室,让与会者拿取以便阅读。
  三是目标明确。与荷兰人接触,就会发现他们都会预先做好计划,一般都是提前三四个月制定好,他们对自己的时间规划十分明确。这与我们的文化十分不同,我们更习惯临时起意。
  四是追求个人的兴趣。我们国家普遍有全职工作的概念,大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是西欧人不希望自己的一生被工作束缚。荷兰很早就发展出part time的概念,他们对人生有自己的规划,不愿意因为全职工作把自己个人的发展空间压缩掉。许多人倾向于一周只工作两三天,剩余时间追求自己的“心之所向”,强调精神生活的享受,这需要极其自信与笃定的态度才有勇气去做。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担任着一个公司的总会计师和办公室主任这样的职位,但她不愿意继续保留这样的职位,之后,她选择每个星期只工作两三天,拿更少的工资,利用业余时间去读一些精神方面的书。后来干脆把工作全辞掉,去追求个人的兴趣。这既源于个人的自信、坚定,也有历史传统方面的原因。
  当然,荷兰人的自由也与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关。荷兰的社会福利制度给人们提供了失业津贴,足够让人在无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过体面的正常生活,所以年轻人对待工作很大胆,这让荷兰人可以放心的去追求自由,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必为生计所迫。
  独立与探索
  2006年,乌列特支大学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确立了联合培养学生的计划。乌列特支大学的学制要求学生有一个学期的海外学习经历。以前,他们的学生更多的是选择去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但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学生逐渐选择来到中国。这些学生选择中国虽然与中国经济的崛起有关,但是也体现了学生们的全球化视野。
  选择来中国的学生,大多都非常优秀,很有想法。在来华之前,他们会独立地进行背包游。我们这边是九月份开学,但是荷兰六月份就已经放假。在跟荷兰学校沟通的时候,对方就会一再催促我们落实好细节,因为一到了6月份他们的学生就要离开学校,开始横贯欧亚大陆的背包旅游。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从荷兰来到厦门没有花一分车费,沿途就是搭车,还有一些人沿途打工赚钱。等九月份来到厦门大学的时候,两三个月已经过去了,他们这种独立的精神值得我们思考。
  他们在厦门学习期间也勤于出游,只要一有假期他们就跑到山区去,包括闽西乡村、甘肃、新疆、贵州、上海、北京等,他们对地气相连接的生活非常感兴趣。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一种舒适的生活,十分富有自主探索精神。荷兰的年轻人十分清楚自己要什么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他们生活条件虽然很安逸,但是他们没有选择去安于现状。
  我曾经同时在给中国和外国的本科学生上课,发现中外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在兴趣上,外国学生更注重于和全球化相关的话题,强调人生体验,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在寻找更多更好的人生机会;而中国学生更在意如何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向往国营、事业单位,成家立业,走一个固定的生活路线。在知识结构上,同样是20岁左右的学生,西方学生的阅读范围更广,中国学生没有从小培养阅读习惯,缺少看世界的途径,看的书太少。在目标上,外国学生更有自主学习意识,我们不管是从大环境和个人方面,都应该加强。我们常说人有三觉:先知先觉,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更有意识地去主动学习,有意识的读书、思考,比别人看得更远知道得更早,最起码不要做不知不觉的一群。
  【宋平,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肖茂红
其他文献
据台湾媒体7月4日报道,法国国民议会在一项“平等及公民权”法案修正案初审中,投票反对家长对孩子的任何体罚。若未来确定该条文通过并生效,法国父母亲打小孩屁股或耳光则为“违法”。  据报道,法国人称此条文为禁打屁股条文。法国国民议会7月1日进行初审表决。在表决通过的条文中,父母亲的权力有了更明确的定义,父母亲对孩子不可有任何残酷、羞辱式的对待,包括所有肢体暴力。 (中国新闻网)
随着“毒跑道”案例逐渐增多,校园塑胶跑道的质量已成众多家长的急切担忧。日前,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下发通知,在国家现行标准明确检测的7个指标基础上,新增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率(TVOC)和甲醛释放率两个指标,纳入《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有害物质限量技术指标(暂行)》检测范围,强化场地建设和使用管理要求。各地各校应在场地竣工验收前,邀请家长或教职工代表对合成材料面层成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检测部门对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传统文化“热”,且热度持续攀升。学生穿汉服诵古经行古礼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何为传统文化?大家莫衷一是。笔者理解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典籍、文化习俗、文物以及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的阅读与教学,主要立足于对经典的解读,引领学生进入经典的殿堂,了解经典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进而理解经典的内涵与特点。  但是,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不能把古代经典与现代经典对立起来,更不
据英国媒体7月12日报道,英格兰8 000所小学将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英国教育部决定,在未来4年投入4 100万英镑,用于改善该国数学教学,并保障“中国模式”的推广。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该国教育部负责学校改革的国务大臣吉布12日宣布,“上海式数学教育”将成为英格兰的标准教育模式。在每3年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上海的教育体系正迅速成为全世界最出色的系统,该城市的数学、阅读和
据北京市卫计委数据显示,2014至2015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肥胖率达到了15.6%,比2009到2010学年度上升了5.6%。专家指出,除了遗传因素外,热量摄入过多,活动量不足,都是青少年肥胖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肥胖会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鉴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北京市疾控中心决定: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各区疾控中心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一起,对比每年学生体检的结果并进行肥胖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是鹤壁高中(以下简称“鹤高”)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五十多年励精图治,五十余载春华秋实,正是在这样一所拥有浓郁校风、优良学风的菁菁校园,一代又一代师生不断用科学和艺术的方法,积极探索、勇于求真、辛勤开拓,努力创新,坚持用文化、课程、活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文化引领,心理健康教育  深入人心  长期的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预计到2020年大班额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刘利民说,中小学标准班额,小学是45人,初中是50人,这是标准的班额。现在有一些地方班额比较大,因为资源不足,所以班额大。我们把56人以上的班叫做大班额,66人以上叫超大班额。全国大班额的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区域上看,主要集
必须在很早的阶段,当邪恶还没有主宰思想时,就谆谆教诲德行。因为如果你不在田地里播撒良种,他就会长出最坏的野草。  近十几年来,娱乐风愈刮愈烈,加上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娱乐生活毫无争议的成为可以充分吸引公众眼球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如动漫画报、科幻画报之外,电视媒介更加迅猛发展,“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最强大脑”“爸爸去哪儿”等知名娱乐节目席卷而来,开辟了电视银幕的新时代。而
合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校不断提高家庭理财教育水平,构建良好的家庭理财教育系统;同时,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断提高学校和家庭理财教育的效果。  人是经济动物,现代社会是金钱社会,人的许多活动都要参与到社会当中。因此,良好的理财素质与理财能力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理财就是对于财富的经营管理活动,目的是实现财富的增值。而现代理财素质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理财教育,理财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