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0月23日,兰登书屋的全球CEO杜乐盟(Markus Dohle)出现在北京。这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从他将自己的中文名定为“杜乐盟”看出,他显然经过一番斟酌。在与中国出版人的沟通中,他这样介绍自己:“我这个人,其实就像我的名字一样,乐,说明我是一个快乐的人;盟,说明我很愿意与别人结成盟友,进行合作。”
而仅仅一周左右,他这句半开玩笑的自我介绍就得到了印证,他所带领的兰登书屋再次通过结盟进入了新的里程。10月29日,英国培生集团与德国贝塔斯曼宣布达成协议,将各自旗下的出版公司企鹅出版社与兰登书屋合并,新公司定名为企鹅兰登书屋。
企鹅出版社,是兰登书屋多年来的竞争对手,两者在大众出版领域享有同样的盛誉。两家大众出版巨头的合并成为全球出版业最劲爆的新闻,而英美出版业的格局也将因为这次合并产生巨变。
根据美国书业数据公司Bookscan的统计,兰登书屋和企鹅分别是目前美国大众图书市场上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出版商。2011年,两家公司的总收入高达21亿欧元。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两家公司所出版的图书至少占据了当地图书市场25%以上的份额。全球最大的大众图书出版公司兰登书屋与最具盛名的大众出版品牌企鹅集团合二为一,成为大众图书市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出版巨头的合并
据悉,合并计划是由培生集团主动提出。五个月间,两家公司经过多轮洽谈,终于达成协议。在培生集团日前向媒体披露的一份声明中写道,对于出版市场长期趋势的考察让两家公司都认识到未来的成功将“有赖于与另一家国际化出版集团的合作”。分析普遍认为,企鹅与兰登的合并是为了应对图书业电子化的挑战。《卫报》日前披露企鹅公司去年前九个月的总收入下滑了2%。
合并将会给两家公司带来哪些好处?首先,合并后两家公司能够在诸多方面分摊成本。培生集团的声明里提到,新公司还可以在库房、分销、印刷以及“中央功能”等方面分担成本。“中央功能”包括法律、财会和运营成本。
其次是规模效应。目前,兰登书屋为美国最大的出版公司,企鹅为美国第二大出版公司。合并后,两家公司年收入将达到约4亿美元,旗下员工约9000名。在培生的声明中提到,新公司的规模能够让其对内容进行持续投入,探索电子出版新模式、进入新兴市场。
目前亚马逊几乎已经垄断了图书的发行和销售,它正在找寻统治整个图书出版产业的机会——包括对优秀作品进行编辑和预付,对数量庞大的自助出版物提供制作,还试图扩展所有可能的渠道将图书通过阅读设备呈现给读者。如果仅凭一家的市场占比,现有的大型出版社不会、也不可能去创建可以与亚马逊抗衡的销售平台。但是,兰登加企鹅就可以凭借联合品牌的分量以及突出的读者忠诚度在销售上自立门户。
合并后的公司无疑将获得更大的谈判能力。福布斯网站文章指出,在畅销书榜中,有12本由企鹅和兰登出版。这一市场地位将给新公司带来更强大的谈判能力,尤其是对图书零售网站亚马逊的谈判能力。尽管亚马逊与主要书商的合约细节未有披露,但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一直利用其强势地位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企鹅与兰登的合并将无疑能够增强其对亚马逊的谈判能力,但新公司将取得多大的有利条件还有待验证,毕竟,与亚马逊480亿美元的年收入相比,合并后的公司规模也不过是其十分之一。
合并乃出版业大势所趋?
兰登书屋并不是唯一一家给培生集团开了条件的公司。就在合并案公布不久前,外媒曝出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有意让其旗下出版公司哈泼科林斯(HarperCollins)与企鹅合并,据传默多克曾向培生集团开出高达10亿英镑的竞标价。企鹅与兰登书屋的合并公布后,分析人士指出,新闻集团很可能会寻找另一家公司与哈泼科林斯合作,例如同为业内巨头的麦克米兰(Macmillan),阿歇特(Hachette)或西蒙舒斯特(Simon&Schuste)。
如果企鹅与兰登的合并通过反托拉斯审查,这将成为国际出版业合并趋势的一部分。前年,哈泼科林斯就买下了美国最大的基督教出版公司Thomas Nelson。
“出版业很可能面临进一步的整合,那些抗拒这一潮流的人将会日子很难过,”加州一家专注于出版业的咨询公司Outsell分析员奈德·梅这样说道,“在许多方面,这是出版业转型的信号。”
合并是好事还是坏事?
最近几年,图书行业处于急剧转型中。在纸质书市场萎缩、实体书店纷纷关门的情况下,无论是大出版集团、独立小众出版公司、作家还是代理人都在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鹅与兰登书屋的合并,不是所有人都持肯定态度。
规模如此庞大的合并案,让包括企鹅与兰登的员工都心存不少疑虑。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企鹅总裁兼CEO约翰·麦金森(John Mackinson)说,他与兰登总裁马库斯·杜尔(Markus Dohle)将会着手为新公司制订计划,但合并的成效需要好几年才能够显现。他承诺:“我们将会仅在应该合并的地方进行合并,而且我们会尽全力保证为新公司的每一个职位挑选最合适的人。”
独立出版公司Profile Books的创始人安德鲁·富兰克林(Andrew Franklin)认为,企鹅与兰登的合并案是出版业的“一大耻辱”,并且预测此举将使企鹅丧失独立性。他说:“一个普遍的迷思是,人们认为当你将两家伟大的公司合并起来,你会得到一家更伟大的公司,但结局是,企鹅将会被彻底接管。”
相较之下,作者对此则显得更为乐观。英国作家联合会(Society ofAuthors)的常务副主席Kate Pool说,新公司做出承诺,将在现有水平上继续在内容方面进行投入,如果这是他们慎重思考后的决定,那么作者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如果他们守住自己的承诺,那么很可能在表面上,一般作者不会感受到任何差别。如果出版商担心手中的沙子在流走,他们必须加强他们一直做得很好的方面——给作者好的版权条件,有吸引力的预付金。”
不管怎样,富兰克林也不认为这项合并会让独立出版社无路可走,即便它将占据英国市场44%的份额。“当你拥有巨型公司的时候,吊诡的是,你会给那些小型的、灵活的公司留下更多空间,”他说,“看看电影和唱片工业吧,往往是巨型公司在挣扎,而不是那些独立公司。”
而仅仅一周左右,他这句半开玩笑的自我介绍就得到了印证,他所带领的兰登书屋再次通过结盟进入了新的里程。10月29日,英国培生集团与德国贝塔斯曼宣布达成协议,将各自旗下的出版公司企鹅出版社与兰登书屋合并,新公司定名为企鹅兰登书屋。
企鹅出版社,是兰登书屋多年来的竞争对手,两者在大众出版领域享有同样的盛誉。两家大众出版巨头的合并成为全球出版业最劲爆的新闻,而英美出版业的格局也将因为这次合并产生巨变。
根据美国书业数据公司Bookscan的统计,兰登书屋和企鹅分别是目前美国大众图书市场上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出版商。2011年,两家公司的总收入高达21亿欧元。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两家公司所出版的图书至少占据了当地图书市场25%以上的份额。全球最大的大众图书出版公司兰登书屋与最具盛名的大众出版品牌企鹅集团合二为一,成为大众图书市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出版巨头的合并
据悉,合并计划是由培生集团主动提出。五个月间,两家公司经过多轮洽谈,终于达成协议。在培生集团日前向媒体披露的一份声明中写道,对于出版市场长期趋势的考察让两家公司都认识到未来的成功将“有赖于与另一家国际化出版集团的合作”。分析普遍认为,企鹅与兰登的合并是为了应对图书业电子化的挑战。《卫报》日前披露企鹅公司去年前九个月的总收入下滑了2%。
合并将会给两家公司带来哪些好处?首先,合并后两家公司能够在诸多方面分摊成本。培生集团的声明里提到,新公司还可以在库房、分销、印刷以及“中央功能”等方面分担成本。“中央功能”包括法律、财会和运营成本。
其次是规模效应。目前,兰登书屋为美国最大的出版公司,企鹅为美国第二大出版公司。合并后,两家公司年收入将达到约4亿美元,旗下员工约9000名。在培生的声明中提到,新公司的规模能够让其对内容进行持续投入,探索电子出版新模式、进入新兴市场。
目前亚马逊几乎已经垄断了图书的发行和销售,它正在找寻统治整个图书出版产业的机会——包括对优秀作品进行编辑和预付,对数量庞大的自助出版物提供制作,还试图扩展所有可能的渠道将图书通过阅读设备呈现给读者。如果仅凭一家的市场占比,现有的大型出版社不会、也不可能去创建可以与亚马逊抗衡的销售平台。但是,兰登加企鹅就可以凭借联合品牌的分量以及突出的读者忠诚度在销售上自立门户。
合并后的公司无疑将获得更大的谈判能力。福布斯网站文章指出,在畅销书榜中,有12本由企鹅和兰登出版。这一市场地位将给新公司带来更强大的谈判能力,尤其是对图书零售网站亚马逊的谈判能力。尽管亚马逊与主要书商的合约细节未有披露,但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一直利用其强势地位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企鹅与兰登的合并将无疑能够增强其对亚马逊的谈判能力,但新公司将取得多大的有利条件还有待验证,毕竟,与亚马逊480亿美元的年收入相比,合并后的公司规模也不过是其十分之一。
合并乃出版业大势所趋?
兰登书屋并不是唯一一家给培生集团开了条件的公司。就在合并案公布不久前,外媒曝出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有意让其旗下出版公司哈泼科林斯(HarperCollins)与企鹅合并,据传默多克曾向培生集团开出高达10亿英镑的竞标价。企鹅与兰登书屋的合并公布后,分析人士指出,新闻集团很可能会寻找另一家公司与哈泼科林斯合作,例如同为业内巨头的麦克米兰(Macmillan),阿歇特(Hachette)或西蒙舒斯特(Simon&Schuste)。
如果企鹅与兰登的合并通过反托拉斯审查,这将成为国际出版业合并趋势的一部分。前年,哈泼科林斯就买下了美国最大的基督教出版公司Thomas Nelson。
“出版业很可能面临进一步的整合,那些抗拒这一潮流的人将会日子很难过,”加州一家专注于出版业的咨询公司Outsell分析员奈德·梅这样说道,“在许多方面,这是出版业转型的信号。”
合并是好事还是坏事?
最近几年,图书行业处于急剧转型中。在纸质书市场萎缩、实体书店纷纷关门的情况下,无论是大出版集团、独立小众出版公司、作家还是代理人都在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鹅与兰登书屋的合并,不是所有人都持肯定态度。
规模如此庞大的合并案,让包括企鹅与兰登的员工都心存不少疑虑。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企鹅总裁兼CEO约翰·麦金森(John Mackinson)说,他与兰登总裁马库斯·杜尔(Markus Dohle)将会着手为新公司制订计划,但合并的成效需要好几年才能够显现。他承诺:“我们将会仅在应该合并的地方进行合并,而且我们会尽全力保证为新公司的每一个职位挑选最合适的人。”
独立出版公司Profile Books的创始人安德鲁·富兰克林(Andrew Franklin)认为,企鹅与兰登的合并案是出版业的“一大耻辱”,并且预测此举将使企鹅丧失独立性。他说:“一个普遍的迷思是,人们认为当你将两家伟大的公司合并起来,你会得到一家更伟大的公司,但结局是,企鹅将会被彻底接管。”
相较之下,作者对此则显得更为乐观。英国作家联合会(Society ofAuthors)的常务副主席Kate Pool说,新公司做出承诺,将在现有水平上继续在内容方面进行投入,如果这是他们慎重思考后的决定,那么作者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如果他们守住自己的承诺,那么很可能在表面上,一般作者不会感受到任何差别。如果出版商担心手中的沙子在流走,他们必须加强他们一直做得很好的方面——给作者好的版权条件,有吸引力的预付金。”
不管怎样,富兰克林也不认为这项合并会让独立出版社无路可走,即便它将占据英国市场44%的份额。“当你拥有巨型公司的时候,吊诡的是,你会给那些小型的、灵活的公司留下更多空间,”他说,“看看电影和唱片工业吧,往往是巨型公司在挣扎,而不是那些独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