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长征战士血染的湘江,不会忘记英雄躯体铸就的雪山,不会忘记年轻生命培育的草地,不会忘记……
  1934年10月初,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加之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17日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的红二十四师和10多个独立团等共1.6万余人及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
  部队很快就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从广西全州、兴安间强渡湘江。到12月1日下午5时,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大部才渡过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以后的战略方针。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正确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见的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一部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6月18日,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地区。
  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进军甘肃南部的计划,并将红一、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右路军和左路军。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地区。9月初,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先期结束了长征。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次年7月过陇东,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与张国焘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二、六军团合组为二方面军。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14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一辰)
其他文献
[摘要]10年前,我们开始使用“口语报告”技术研究“笨”学生。通过揭示“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他们“笨”在哪里。为此,需要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学生“被理解”的地位,理性选择教学方式与策略,注意研究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笨”学生;口语报告;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2-0013-03    研究“笨”学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