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结合中西药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全部患者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疗法,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加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用时基本相同(P>0.05);治疗组患者无论是骨折愈合用时、骨折愈合程度,还是治疗半年后骨密度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而言,由于患者年龄过大采取保守治疗效果最佳,手术治疗风险较大。西药治疗虽药效快,但患者的远期疗效不是十分理想,中药治疗治标治本,不但近期疗效理想,远期疗效更加显著。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225-03
  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之一便是桡骨远端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所有骨折的17%,发病人群多以6~10岁及60~75岁为主[1]。其中老年患病人群又以女性居多,其主要原因在于高龄女性在绝经后钙元素大量流失,导致其骨质疏松严重,从而易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现象[2]。虽然多数是低能量损伤,但由于患者的骨质既薄又脆,因此多为粉碎性骨折,治疗难度不容小觑[3]。我院自2004年开始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方法配合中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8例2004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治疗组男11例,女18例,年龄61~74岁,平均67.3岁,病程0.5h~3d,平均1.4d,平均骨密度0.53g/cm2;对照组男12例,女17例,年龄60~73岁,平均67.5岁,病程0.6h~4d,平均1.5d,平均骨密度0.54g/c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平均骨密度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疗法,即:先对骨折端血肿处进行麻醉,疼痛感显著减轻后实施手法复位[4]。为了实现理想复位,整复时应在骨折端持续牵引下实施骨折远端逆移位方向整复。复位成功后,将驳骨油纱敷于骨折部位上,后用上前臂四夹板将骨折部位固定[5]。后用绷带捆绑,松紧适度,把前臂固定于中立位,屈肘90°悬吊[6]。对照组加用西药利塞膦酸钠片,饭前半小时保持直立位,200mL清水送服,用药半小时内不可卧床,每日1次,每次5mg[7]。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初期口服复元活血汤(活血化瘀、止痛消肿):柴胡20g、桃仁15g、大黄30g、红花9g、穿山甲10g、当归12g、瓜蒌根10g、甘草6g;中期口服接骨续筋胶囊(接骨续筋);后期口服六味地黄汤(养血补肾、壮骨舒络):熟地黄30g、熟茱萸15g、山药12g、泽泻10g、茯苓9g、牡丹皮10g。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用时、骨折愈合用时、骨折愈合率及治疗半年后骨密度值。
  1.4 疗效评价
  依照腕关节功能评分准则:功能全部恢复、外形正常疼痛感无为优;功能基本恢复、外形轻微畸形疼痛感无或腕关节活动程度欠佳、外形正常疼痛感无为良;动能仍存在一定障碍、外形轻微畸形疼痛感无为及;功能有一定障碍、外形明显畸形疼痛时而发生为不及[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住院用时、骨折愈合用时、骨折愈合程度、治疗半年后骨密度值情况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骨折愈合用时,治疗半年后骨密度值结果
  3 讨论
  因为机体的衰老、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以及骨形成的偶联发生缺陷现象,从而使机体的钙磷代谢失去平衡,骨密度明显降低,最终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9]。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引发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便是骨折,因为老年人的骨质大多数属于既薄又脆类型,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10]。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加服中药疗法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结果十分显著,不但骨折愈合程度理想,愈合时间以及骨密度值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特点,即老年人应采取保守治疗方法,以及老年患者恢复较慢等,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疗法安全性高,由于中药治标治本,在不同时期给予相应的中药对症辅助治疗效果更加。西药虽然疗效较快,但远期疗效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而言,由于患者年龄过大采取保守治疗效果最佳,手术治疗风险较大。西药治疗虽药效快,但患者的远期疗效不是十分理想,中药治疗治标治本,不但近期疗效理想,远期疗效更加显著。因此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加服中药疗法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聂勇志,赵基民,汪言富,等.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2):234.
  [2] 马立峰,于浩淼,杨稳,等.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3(4):559-561.
  [3] 吴永光.骨愈灵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5(6):32.
  [4] 朱小虎,周临东,张惠法,等.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453-454.
  [5] 彭利平,辜志昌,何庆建.折顶挤扣法配合中药外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伤,2010,23(8):569-570.
  [6] 王兴凯,杨付晋,苏晓龙.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0,23(8):573-574.
  [7] 洪海潮,刘翔,黄明建,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骨愈灵胶囊对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5(12):646-647.
  [8] 庞飞,周平,孙新.斜T型锁定加压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1):49.
  [9] 袁海涛,李启生,黄宗贵.动态外固定架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9,22(4):301-302.
  [10] 宋恒平,王磊.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要点[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1046-1047.
  (收稿日期:2014-02-28)
其他文献
人脸识别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研究热点。基于小波分解和定点独立分量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准正面人脸径向基网络识别算法。二维的小波分解具有对表情变化不敏感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压缩和表征人脸图像的特征,定点独立分量分析是一种基于高阶统计信息提取特征的方法,克服了一般ICA收敛慢的缺点;径向基网络作为分类器具有很高的推广性能,有利于大容量样本的分类。在对人脸库ORL和YEL的识别实验中,该算法的识别率达
MAX1365低功率4.5位平板仪表集成了20位∑-△ADC、7段LED显示驱动器、&#177;15位DAC和4mA~20mA(或0mA~16mA)电流驱动器。主要介绍MAX1365的基本结构、功能特性和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子宫肌瘤与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子宫肌瘤与不孕症的女性患者共300例,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子宫肌瘤治疗A组与子宫肌瘤治疗B组。子宫肌瘤A组患者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子宫肌瘤B组患者以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不孕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不孕症治疗A组与不孕症治疗B组。同样,不孕症A组患者以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开胸式手术与全胸腔镜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护理特点对比。 方法 选本院行传统式肺癌根治术为对照组(n=50)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为观察组(n=50),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放置时间、术后饮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等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留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膜剥脱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方法 对53例胸膜剥脱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 结果 53例患者中,有1例于术后6h进行剖胸探查止血术,1例乳糜胸,术后8d出现。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胸膜剥脱术后要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引流量,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 胸膜剥脱术;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用户消费习惯与需求的改变,APP式移动电商正强势进入生活。团购客户端的率先洗礼,美丽说、蘑菇街的兴趣引导,用户消费终端的改变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传统B2C迅速
【摘要】本文主要以寿光市为例,论述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理念对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作用和意义,以期对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有更深的认识。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特殊管道护理过程中观察表格的设计与应用。 方法 将92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管道护理,研究组46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使用观察表格进行管道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对照组46例患者8例出现一定程度的手术并发症,研究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的满意度方面,
为了提高传统指纹识别系统处理速度和安全问题。研究一种基于NIOSⅡ处理器的高速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利用NIOSⅡ的定制指令,FPGA实现算法的硬件设计,同时结合先进的射频识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