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训为例,通过介绍该课程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阐述了职业院校应如何充分利用好课程实训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达到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生 培养 提高
作为高职院校的课程综合实训,在实训项目的选取上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在知识上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紧扣课程知识重点,能体现重点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既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能突出综合技能的提高;第二,项目要贴近工程实际,能与工程实际需要相结合;第三,要能较好地实现项目成本控制,以较小的成本达到满意的预期目标。因此,我们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训选题上并不追求时髦和复杂,而是根据所教专业班级的特点,能突出应掌握重点知识的应用即可。我们一般备选的项目有:二位手动/自动计数数码显示装置制作、医院住院病人“呼唤”器设计制作、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制作、数字编码无线遥控器的设计制作、拔河游戏机制作等。
现以实训项目“二位手动/自动计数数码显示装置制作”为例,简要介绍课程实训的过程。
一、实训的目标与时间分配
1.为配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通过实训把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运用,消化理解章程中实用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的目的。
2.提高数字电路的实际应用,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加深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上网或借助图书馆查找元器件参数和资料的能力,根据资料学会使用元器件。
4.进一步提高印制电路板手工布线和焊接的能力,提高工艺水平,提高学生分析、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能力。
5.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先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收集相关元器件的资料。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3-4人,便于教师管理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发挥团队作用),根据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按要求自行设计若干份电路,有条件的也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最后经小组分析、讨论筛选出最佳方案交给教师。教师应给予点评并将设计方案作为学生实训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三、完成电路制作与调试
1.教师给出规定的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元器件功能、作用及电路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然后仍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元器件,学生按要求进行如下操作:(1)检测各元器件的好坏以及参数是否符合要求;(2)每位学生按电路原理图自行设计安装图。本实训装置要求在一块55×80mm的万能版上完成全部电路制作。
2.在电路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巡回检查和指导,也可以挑选出几位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其保证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前提下,协助教师一起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纠正。
3.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装置完成或告一阶段后,一般较少有学生能一次成功的,大多数学生作品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故障。教师应指导他们如何从现象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且排除故障。从锻炼角度出发,出现问题并能找出问题原因进而解决问题才是成长的道路。面对有的学生做不成功或出故障时的灰心丧气情绪,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出故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只要自己能静下心认真检查,科学检测,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判断,一定会使问题故障水落石出,这样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答辩
在实训的最后,教师可用3个学时左右的时间(视学生人数、答辩指导教师人数而定)组织学生进行答辩,以考核学生对本次实训的认识和收获,并作为本次实训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教师可围绕本次实训项目,针对电路原理的理解、装置制作工艺、常见问题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等问题,设计好若干组大题,每组大题里又包含有4-5道小题。例如上述提及的故障现象就可以巧妙地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来作为答辩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可抽选一组题目回答。学生抽到题后可以在小组范围内进行5分钟的讨论,然后依次独立回答其中一道题并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教师当场给予评分。
实践证明,通过课程实训对学生的主动训练,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出现故障进行测试、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会有迅速的提高,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创造意识,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做实训计划和指导实训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做到有的放矢,切不可马虎或计划不周,仓促选题实施课程实训,失去了课程实训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仁华.数字电子计数[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谭永红.电子线路实验进阶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职生 培养 提高
作为高职院校的课程综合实训,在实训项目的选取上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在知识上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紧扣课程知识重点,能体现重点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既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能突出综合技能的提高;第二,项目要贴近工程实际,能与工程实际需要相结合;第三,要能较好地实现项目成本控制,以较小的成本达到满意的预期目标。因此,我们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训选题上并不追求时髦和复杂,而是根据所教专业班级的特点,能突出应掌握重点知识的应用即可。我们一般备选的项目有:二位手动/自动计数数码显示装置制作、医院住院病人“呼唤”器设计制作、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制作、数字编码无线遥控器的设计制作、拔河游戏机制作等。
现以实训项目“二位手动/自动计数数码显示装置制作”为例,简要介绍课程实训的过程。
一、实训的目标与时间分配
1.为配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通过实训把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运用,消化理解章程中实用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的目的。
2.提高数字电路的实际应用,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加深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提高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上网或借助图书馆查找元器件参数和资料的能力,根据资料学会使用元器件。
4.进一步提高印制电路板手工布线和焊接的能力,提高工艺水平,提高学生分析、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能力。
5.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先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收集相关元器件的资料。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3-4人,便于教师管理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发挥团队作用),根据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按要求自行设计若干份电路,有条件的也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最后经小组分析、讨论筛选出最佳方案交给教师。教师应给予点评并将设计方案作为学生实训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三、完成电路制作与调试
1.教师给出规定的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元器件功能、作用及电路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然后仍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元器件,学生按要求进行如下操作:(1)检测各元器件的好坏以及参数是否符合要求;(2)每位学生按电路原理图自行设计安装图。本实训装置要求在一块55×80mm的万能版上完成全部电路制作。
2.在电路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巡回检查和指导,也可以挑选出几位水平较好的学生,在其保证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前提下,协助教师一起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纠正。
3.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装置完成或告一阶段后,一般较少有学生能一次成功的,大多数学生作品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故障。教师应指导他们如何从现象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且排除故障。从锻炼角度出发,出现问题并能找出问题原因进而解决问题才是成长的道路。面对有的学生做不成功或出故障时的灰心丧气情绪,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出故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只要自己能静下心认真检查,科学检测,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判断,一定会使问题故障水落石出,这样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答辩
在实训的最后,教师可用3个学时左右的时间(视学生人数、答辩指导教师人数而定)组织学生进行答辩,以考核学生对本次实训的认识和收获,并作为本次实训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教师可围绕本次实训项目,针对电路原理的理解、装置制作工艺、常见问题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等问题,设计好若干组大题,每组大题里又包含有4-5道小题。例如上述提及的故障现象就可以巧妙地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来作为答辩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可抽选一组题目回答。学生抽到题后可以在小组范围内进行5分钟的讨论,然后依次独立回答其中一道题并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教师当场给予评分。
实践证明,通过课程实训对学生的主动训练,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出现故障进行测试、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会有迅速的提高,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创造意识,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做实训计划和指导实训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做到有的放矢,切不可马虎或计划不周,仓促选题实施课程实训,失去了课程实训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仁华.数字电子计数[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谭永红.电子线路实验进阶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