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佐藤春夫的《星》看近代日本的中国想象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佐藤春夫的中国题材作品《星》是以中国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陈三五娘”为框架改编而成的,该作不仅寄寓了佐藤春夫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阐发了他的“东洋”美学。文章通过《星》与“陈三五娘”故事原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该作对“陈三五娘”故事做出3处改动,从中可见,第一、佐藤春夫的中国趣味仅仅是他的亚洲意识的载体;第二、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成为他的中国观的认知基础;第三、他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西方近代主义的认知模式评价中国、判断价值优劣。由此可见,“中国”在近代日本历史上被严重地符号化乃至意识形态化,成为近代日本知识
其他文献
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并制约了学生英语表达水平的提高,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隐喻能力概念的提出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供了新途径。隐喻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的隐喻
通过对国有煤炭企业现状和环境的分析,结合开滦集团实际,论述了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目的意义,提出了煤炭企业界定主业应考虑的因素和辅
信息时代的网络技术改变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方式,也必然引起政府组织结构模式的变革.电子政府实现了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向全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全
本文从反思的角度探讨了关于设计思维的问题,这是对于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的反思,讨论的重点围绕着全球化与地区主义,反思的设计意在谋略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全文从历史角度回顾了
从喜庆与吉利、悲伤、忧郁与忧愁、愤怒、嫉妒五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比较分析了颜色词受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表达情感隐喻时的异同